楊綠頻 李雪君 張靜宇
[摘要]目的 探討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在腹腔鏡小兒疝修補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行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修補術的96例患兒,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8例。研究組護理團隊采用基于移動互聯網護理健康教育,對照組采用傳統健康教育方式。比較兩組患兒的家長綜合滿意度、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研究組患兒的家屬總滿意度為95.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研究組的住院費用為(5181.81±1241.94)元,低于對照組的(5698.34±925.09)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住院天數為(2.96±0.54)d,短于對照組的(3.38±1.06)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術后均未發生陰囊氣腫、漿液腫、修補區域疼痛、疝復發、疝囊血腫腸管損傷、出血等并發癥。結論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健康教育護理模式能滿足小兒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手術的健康教育需求,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滿意度,減少住院日和住院費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移動互聯網;腹腔鏡;腹股溝斜疝
[中圖分類號] R726.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5(c)-0182-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mode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in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surgery in children
YANG Lv-pin1 LI Xue-jun1 ZHANG Jing-yu2 ZENG Xiao-yun1 ZHANG Xuan1
1. Department of Surger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Pingsh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122, China; 2.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Pingsh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1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model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in laparoscopic pediatric hernia repair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ligation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48 cases in each group.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The degree of overall satisfaction, hospitaliz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5.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5.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The hospitalization cost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5181.81±1241.94) yuan,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5989.34±925.09) yua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ospital sta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2.96±0.54) days, which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3.38±1.06) day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scrotal emphysema, serous swelling, repaired area pain, hernia recurrence, intestinal sac hematoma intestinal injury, and hemorrhage.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model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can meet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in children. It can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hospitaliz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s.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Mobile internet; Laparoscope; Inguinal hernia
小兒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修補術對患者損傷小,將傳統的開放式手術轉變為微創手術后,其對患者內環境平衡的影響、對全身免疫系統的干擾、對減輕術后臟器粘連的程度均優于傳統開放式[1]。但小兒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修補術住院時間短,而且患者往往集中在寒暑假期間進行手術治療,周轉速度快,更重要的問題是小兒的心智還處于發育階段,這就明顯增大了術后不良事件及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可能對患兒的康復造成明顯的影響[2]。傳統的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小兒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修補術的需求,必須尋求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和高效率的健康教育方法。隨著移動手機的普及,手機正從通信工具演變為具備重要影響力的傳播平臺,其使健康傳播從傳統的“刻板”模式轉變為能夠根據不同個體的性格、興趣和文化等特征進行個性化定制的健康傳播新模式。基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健康教育方式具有針對性強、形式新穎、互動性強的特點。筆者嘗試對小兒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修補術的住院患兒家屬使用基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健康教育方式,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將方法和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修補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兒入院時間的先后順序,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分為對照組(48例)和研究組(48例)。研究組中,男38例,女10例;年齡(3.41±2.96)歲。對照組中,男40例,女8例;年齡(3.50±3.02)歲。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住院并行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修補術的嬰兒及兒童;②患兒家長在知情同意的原則下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患兒家長持有移動手機并掌握微信的基本使用方法。排除標準:①有凝血功能障礙而未能完全糾正者;②有全身麻醉禁忌證者。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方法
研究組護理團隊采用基于移動互聯網護理健康教育,對照組采用傳統健康教育方式。護理團隊對研究組患兒及家長的主要健康教育工作是指導使用移動互聯網護理健康教育平臺并對患兒家長的圍術期護理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評估,如掌握程度不足,則進行加強指導。對照組患兒及其家長,采用傳統口頭講授的方法進行圍術期健康教育。
1.2.1基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健康教育平臺的建立 建立小兒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修補術護理健康教育公眾號,對于常見問題,只要患兒家長在對話框內輸入關鍵詞,即可得到答案,主要內容包括小兒腹股溝斜疝術后護理要點(術后日常飲食、衣物、衛生、運動等要求)。以上部分內容配上相應圖片或做成生動的動畫形式,使家長,甚至患兒均能輕松接受并長期記憶。
1.2.2基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健康教育平臺重點推送內容 小兒腹股溝斜疝術后護理要點是重點推送的內容,具體如下。①體位與活動:術后需去枕平臥6 h,講述心電監護和吸氧的必要性以及術后嘔吐的處理方法,并注意觀察孩子的口唇顏色,如有發紺、喉頭痰鳴、呼吸困難,需立即通知醫生或護士。術后6 h后可下床活動,注意避免用力排便、咳嗽,避免過度用力而使腹內壓增高,導致疝氣復發,傷口愈合前避免跑、跳等劇烈運動。②傷口護理:傷口如有少量滲血為正常現象,無需處理,如滲血為鮮紅色,面積浸濕全層紗布,請及時通知醫生;通常傷口外層貼透明防水敷貼,注意防止尿液浸濕傷口,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及時更換尿布。③飲食:麻醉清醒前不得進水和進食,手術后2 h可進少許白開水,若無惡心、嘔吐等不適,可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稀飯、牛奶、面條、蛋糕等,術后第1天恢復正常飲食。
1.2.3基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健康教育平臺的應用 研究組患者入院時護士進行入院宣教時即給予指導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講解并指導家長使用公眾號自動回復功能閱讀常見的問題,指導患兒家屬利用留言咨詢功能,通過文字或語音留言,由醫生24 h內給予回復解答。護士同時登記患者姓名和主要診斷,在患者進行手術前的當天晚上發送微信提醒術前注意事項,術后發送術后注意事項,出院當天發送出院須知注意事項。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患兒家屬綜合滿意度:采用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護士服務態度滿意度、護理操作滿意度、護理巡視滿意度、護理健康教育滿意度、病區環境管理滿意度、醫保報銷程序宣教滿意度等6個方面;問卷選填的答案有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調查時由專職人員至病區向當日出院的患兒家屬交代此次調查的目的,以取得患兒家屬的充分理解和配合;同時為保證調查真實可信,全部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問卷填寫完畢后由專職人員回收并統計滿意度結果。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②患兒平均住院時間、住院費用。③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包括陰囊氣腫、漿液腫、修補區域疼痛、疝復發、疝囊血腫腸管損傷、出血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
研究組患兒的家屬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2.2兩組患兒平均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的比較
研究組患兒的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的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兒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兩組患兒術后均未發生包括陰囊氣腫、漿液腫、修補區域疼痛、疝復發、疝囊血腫腸管損傷、出血等并發癥。
3討論
傳統的住院期間健康教育主要由護士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進行,然而,小兒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修補術手術創傷小,恢復快,患者周轉速度快,而且患者往往就診時間相對集中。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引入,對護理工作提出了相應的挑戰[3]。護士的健康教育工作如不做相應改進,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導致患者家屬對圍術期護理知識的知曉率低,影響術后康復,甚至可能影響手術的正常進行。只有使患者和家屬參與其中,才能起到快速康復的作用[4]。傳統的健康教育方式會因受到宣教者知識水平、宣教時間、宣教形式、宣教 內容等方面的限制,無法滿足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患者及家屬對于疾病相關知識的需求[5],也無法滿足快速康復外科的需求。
手機新媒體以移動互聯網技術、手機移動終端為代表,其跨越了時間和地域限制,逐漸成為人們從事社會工作、學習社交的主要媒介,成為滿足公眾健康需求、獲取公共衛生信息的主要途徑[6]。微信主要通過微信公眾號傳播健康知識,可以主動向用戶推送健康信息,公眾也可以通過指定關鍵字在微信提取健康信息。另外,公眾號針對用戶的特殊疑問,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對一的對話解答服務。國內有研究[7-8]顯示,微信公眾平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本研究也有相似的結果。與傳統的護士床旁宣教和電話隨訪相比,基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健康教育突破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具有直觀、方便、經濟、快捷、實用等特點[9]。首先,提高了患者對于接受健康教育知識的積極性;其次,患者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和反復閱讀,提高了對宣教知識的接受和掌握程度[7,10];最后,基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健康教育通過視頻、圖片等形象、生動的健康教育知識傳播方式結合個性化指導,提供個性化的人性化服務,增強了患者和護士之間的溝通,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促進患者滿意度的提升[7- 8,11]。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是護士的職責,但是由于腹腔鏡小兒疝修補術的特點,患兒往往集中出現,且住院時間較短時,護士由于工作繁忙,導致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患兒及家屬得不到相關的康復和護理知識,這可能導致手術和治療計劃的延誤、術后并發癥或不適感增加等,進而導致住院時間延長、住院費用增加。
本研究結果顯示,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在腹腔鏡小兒疝修補術中的應用可降低住院費用和住院日。由于應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健康教育可打破傳統健康教育方式的時空限制,具有時效性、簡便快捷等特點,是護士開展健康教育較好的模式[12]。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將健康教育貫穿于入院至出院后,是實現延續護理的一種簡便有效的方式[13]。研究顯示,高效、規范的健康教育方式可有效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復發,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死亡率及醫療成本,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4-16]。
綜上所述,基于移動互聯網健康教育護理模式能有效滿足臨床快速發展的健康教育需求,有效地提高患者綜合滿意度,減少住院費用及住院日,本研究可為其他專業的健康管理提供新的、可行的模式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全勝,路菲菲,克力木.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腹股溝疝患兒臨床療效比較[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8,12(5):387-388.
[2]范結微.護理健康教育路徑對于腹腔鏡下小兒腹股溝疝手術的臨床效果[J].中醫臨床研究,2017,9(18):130-132.
[3]潘曉虹.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腸外科腔鏡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0):1364-1365.
[4]李秀輕,許志娟,孔曄宏,等.快速康復理念的系統健康教育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24):6151-6152.
[5]Smith EJ,Soon VL,Boyd A,et al.What do Scottish patients expect of thei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J Arthroplasty,2016,31(4):786-792.
[6]鐘微,黃佩貞,張弛,等.手機新媒體在健康傳播中的應用[J].中國健康教育,2015,(8):807-808,11.
[7]劉延錦,蔡立柏,王秀霞,等.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基于微信公眾平臺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7,24(7):65-68.
[8]尚文媛,黃潤,劉霞,等.微信在心臟瓣膜置換術后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5,15(6):11-14.
[9]李海燕,范鳳燕.建立微信平臺實施護理質控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6,23(6):34-37.
[10]章蕾.基于微信公眾號的移動健康教育研究[J].護理與康復,2018,17(8):84-86.
[11]徐芮,鐘麗暉,申玥,等.微信健康教育對早產兒出院家庭準備度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8,25(6):68-72.
[12]寧余音,姜濤,李敏智,等.微信公眾平臺開展醫院健康教育狀況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7,33(12):1145-1147.
[13]李亞玲,陸寧麗,范忠婷,等.基于微信平臺對腹腔鏡日間手術患者圍術期實施延續護理[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2):37-40.
[14]Wong FKY,Chau J,SO C,et al.Cost-effectiveness of a health-social partnership transitional program for post-discharge medical patients[J].BMC Health Services Res,2012,12(1):479.
[15]謝敏,高秀梅.微信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圍手術期健康教育中的實踐應用[J].西南國防醫藥,2017,27(6):627-629.
[16]陳員娥.健康教育路徑在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6):669-673.
(收稿日期:2018-10-29 本文編輯: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