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得杰
互聯網時代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終端設備的全面普及,使得傳統的信息獲取和傳播途徑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社會公眾行使監督權的方式日益多樣化,隨手一拍、輕松一按,圖片或視頻承載的信息瞬間將會被不特定多數人獲取并傳播。在此背景下,交警執法過程時刻處于輿論和公眾監督之下,任何細微的執法瑕疵或用語失當都可能產生巨大的連鎖反應,從而引發涉警負面輿情,應對不當將嚴重損害公安交警隊伍的執法形象和執法公信力。因此,代表公安機關形象和窗口的交警更應當注重執法細節,維護執法權威,謹言慎行,嚴格依法辦事,避免執法時用語失當。
交警執法過程中用語失當的主要表現
隨著法治理念的不斷深入,交警隊伍的依法行政意識、責任擔當意識和執法為民意識不斷提升,執法管理服務能力水平進一步提高,但不可否認,交警隊伍在執勤執法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交警法治意識不足、服務意識不夠、專業能力不強,執法時容易出現執法用語不當的情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不會說
由于業務流程不熟、專業能力不足、語言積累不夠,甚至對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和相關政策一知半解,個別交警在執法時語無倫次、支支吾吾,自身能力不足容易引發相對人對執法者素質能力和執法行為合法性、合理性的質疑。
不敢說
由于公眾法律素養逐步提高,社會監督力度加大,執法環境日益復雜,一些交警擔心言多必失、承擔責任,從而不敢說話,怕引起是非,甚至擔心對自己的職業前途帶來影響,因此,執法中對于應當依法告知相對人的事項不予告知。
說空話
極少數交警工作作風懶散,對從事公安交管工作缺乏職業責任感和認同感,將職業簡單地視為謀生手段,因此,在執法時不能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群眾考慮,沒有將執法為民理念內化于心,愛說空話、套話。
說氣話
一些交警思想保守,固守傳統執法管理模式,依然秉持“管理者”心態高位自居,抱有“我是警察我最大”的偏執理念進行執法管理,執法過程中情緒控制能力較弱,工作隨意性大,有時態度冷淡,有事則言語呵斥,引發相對人誤解,甚至釀成群體性事件。
說胡話
少部分交警工作經驗不足,執法辦案水平不高,在執法時不堅持原則,不恪守底線,與執法無關的話說得過多,甚至故意同相對人針鋒相對、惡語相向,置紀律、制度和法律于不顧,從而授人以柄,損害交警隊伍形象。
交警執法用語失當的法律分析
現行法律規定中對交警執法用語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沒有對此進行明確的規定,只有原則性的要求,根據該法第七十九條規定,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應做到公正、嚴格、文明、高效。此處文明既包括行為舉止文明,也包括執法用語文明。《交通警察道路執勤執法工作規范》則在第二章執勤執法用語部分,專門對檢查、查糾、處罰等不同執勤執法環節用語進行規定。根據該規范第六條規定,交通警察在執勤執法時,應當尊重當事人,使用文明、禮貌、規范的語言,語氣莊重、平和。對當事人不理解的,應耐心解釋,不得呵斥、諷刺當事人。這是對交警執勤執法用語的基本要求。
執法用語失當對執法行為法律效果的影響
基于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理論,合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必須滿足四個要件,即主體合法、權限合法、內容合法和程序合法。任何一個要件的缺失,都會對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效果產生影響,造成具體行政行為無效、可撤銷或效力瑕疵等不同的法律狀態。在作出行政處罰、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等行政處理決定過程中,交警執法用語失當,不符合法律規范的要求,屬于程序違法,由于用語失當并不會對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造成實質性損害,因此,存在用語失當時,可認定具體行政行為存在效力瑕疵,且該種瑕疵尚未達到嚴重程度,并不影響具體行政行為的公定力、執行力和約束力。
但同時,行政機關進行社會管理的過程,也是服務社會公眾和保護公民權益的過程。建設服務型的法治政府,要求行政機關既要嚴格執法以保障社會公共秩序,同時也要尋求以更為合理的方式表達行政管理意圖,實現行政管理目的。交警執法是為了通過良性管理模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維護公眾利益,這種良性模式必然是雙向的,既有交警嚴格依法辦事,又有相對人通過合法途徑表達意見。顯然用語失當不符合良性管理模式的要求,與民主法治國家的基本理念相違背,與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的國家政策方針不符。因此,從構建民主法治國家和執法規范化的角度,執法者應極力避免在執勤執法時出現用語失當。
交警執法用語規范化提示
執法用語法治化,“明之以法”
交警執法時,要嚴格遵循法律至上原則,堅持依法辦事,在實施行政處罰或采取行政強制措施時,要依法告知當事人所要采取的措施、內容,并告知理由、依據和權利救濟渠道等,以充分尊重和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執法用語規范化,“言之以度”
根據執法規范化的要求,交警執法應當是一個流程化的過程,各個環節都有相應的操作標準,執法用語也有規范的要求,交警在執法時,要嚴格按照統一的口徑予以告知,與執法活動無關的話不講,與執法活動無關的問題不答。
執法用語理性化,“曉之以理”
交警執法時,要以理服人,耐心告知當事人違法行為性質、危害后果,讓當事人在明辨是非的情況下主動配合管理,而不應該通過言語恐嚇使其屈服,對于經耐心告知仍不服從管理的,要嚴正警告,用語要規范干脆,內容要有理有力。
執法用于人性化,“動之以情”
執法管理不是為了管理而管理,其最終目的是為社會公眾服務,因此,交警執法時應保持冷靜頭腦,堅持文明用語,確保態度平和,要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對狡辯抵賴的,不要急于指責訓斥,要學會傾聽,換位思考。(此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