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盈
班主任是教師隊伍中工作內容相對豐富的崗位。我們不但要承擔學科的教學任務,更要給學生人格的發展作出正確的導向。這個過程就是德育。我將它定位于培養健康的人。
培養出健康的人,這是一項艱難的工程。
作為小學生,我的學生首先應該是真正的孩子。他們應該天真快樂、朝氣蓬勃,有屬于自己的幸福感受。我的班級絕不是井然有序的,尤其是在課間。有時候,看到孩子們天真的笑臉,我會突然聯想到《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中所描述的一個場景:在那間用汽車改建的教師里,有的孩子在燃燒酒精燈咕嘟咕嘟地做化學實驗,有的默默地看著不知名字的書,有的一本正經地練習書寫日本文字假名……這樣的畫面,我很欣賞,也很羨慕。我同樣希望我的孩子能在有限的環境里創造出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做老師的,如果知道學生之所謂學生,前提首先應該是個孩子,那么無論是老師還是孩子,才能獲得教育的幸福感受。
作為身心健康的小學生,他們應該是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我喜歡孩子們在課堂上積極地參與,投入地學習;在各項活動中用心籌備,有為班級而戰的決心。彰顯個性、展示能力、投入工作(學習),是現在乃至未來人才所必備的素質。因此,我總要通過激勵性的語言調控課堂的節奏,讓教師的投入幫助學生融入課堂。我重視一切活動的過程,想在活動中讓孩子們領悟到:有時候遺憾不是失敗,而是沒有為成功付出過努力。痛痛快快地上課,學得盡興,那么我絕對不苛責他們在課堂上由于能力或者知識積累不足而導致的錯誤,反之會給予有針對性的幫助;全心全意參與活動,做得投入,那么我絕對不會因為失敗的結果而表現冷漠,相反會給予安慰與鼓勵,指出努力的方向。這樣,我的孩子們始終保持著一種力爭上游的心態,那種昂揚的氣勢,讓我這個做老師的激動不已。
當然,作為獨立存在的個體,我更希望他們擁有一顆博大、善良的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境界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真的很難達到。中國特有的社會單元組成,決定了我們的工作對象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缺少與他人溝通的渠道,缺少忍讓互助的行動,缺少為他人著想的意識。這一個群體的孩子,在愛的包圍中成長,對獲得的愛視為理所當然,而對于付出和包容則知之甚少。他們喜歡各自為政,在班級里更是表現得“無政府主義”。剛剛組建的班級,班主任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孩子們為了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事情爭吵不休,互不相讓。“告狀”現象更是屢見不鮮。小小的矛盾會讓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因為斤斤計較而黯然失色。面對凡此種種我們需要擺事實,講道理,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我的語言在他們倔強的眼神中變得蒼白無力。你會從他(她)的表情中感受到他(她)對自己的委屈耿耿于懷。諾諾的是對老師的畏懼,而不是對事實的真正認識。所以說,思想的教育是個長期的工作,我們不但要在事情發生后“亡羊補牢”,還要堅持長期的維護,甚至是防患于未然。在一些容易發生矛盾的事情(活動)即將開始時,就要征求他們的意見:在這件事情上容易發生某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某某情況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怎么做?給他們一個心理預期,那么,他們就會在潛意識當中避免可能出現的問題。即使不愿看到的情況發生,因為有了對事情處理的心理認同的鋪墊,解決起來也不會很棘手。日久天長,是與非會在孩子的心中自有一桿秤。我常??匆姲嚅L等學生干部,像當年我與學生溝通一樣,解決他們看來可以內部解決的矛盾。心底的溫暖,不能名狀。
其實一個健康的孩子,當然我所指的是心理的健康的孩子。他們在老師不斷影響下,會學會自己教育自己。在我現在班級的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每天給他們刷飯缸。當時許多孩子會說聲“謝謝”,有時候我會玩笑地說“等你們長大了,就給我刷飯缸,那時我就翻身農奴把歌唱嘞?!逼鋵嵑⒆觽兡苤栏卸魑乙呀浐苤懔?,又怎么會寄予回報的希望呢?然而,如今的我卻總是驚喜地發現,自己的飯缸會在我倒杯熱水的短暫時間消失,而后在輔導完個別同學后又發現它干干凈凈地擺在抽屜里。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想,這大概就是許多班主任老師感嘆辛苦又不忍舍棄這一崗位的原因吧!
我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結果,我的學生也不放棄任何一個同學;我不輕視任何一個學生,結果,我的學生也不輕視任何一個同學。而今,每天課余時間的學習輔導尤其是抓差輔導,從以往的我一人主持,變成由學生包辦了。當你看見他們圍成一團,彼此互助,輕聲交流時,就會由衷地感慨:“孩子長大了,真好!”我相信,孩子自身一定也能獲得“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樂。
我們做德育工作強調榜樣的力量。這里面除去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我發現書籍的力量是無窮的。無論是國外的卡爾.威特還是中國的尹建麗都在自己的家庭教育專著中強調讀書的力量。“一個不閱讀的人是蒙昧的,一個不閱讀的家庭是無趣的,一個不閱讀的民族是淺薄的?!蔽易陨硎莻€喜歡文字的人,所以我重視學生閱讀習慣,閱讀興趣的培養。我精心為學生挑選的中外兒童精品閱讀叢書,奇幻系列豐富了他們的想象;純美系列讓他們獲得美好心靈的震撼;童年系列讓他們懂得如何快樂而有意義地度過童年生活。我能從他們的話語里,行動中感受到書籍帶給他們的轉變。捕捉與孩子們共同閱讀的點點滴滴,有時我會想,書香一旦浸潤進人的心靈,就會改善道德的基因密碼。
做班主任做得隨性,我很慚愧沒有找到什么方法可以運用自如,沒有總結出什么經驗值得稱頌。倒是班主任的忙碌讓我總是對自己是否勝任這項工作質疑。好在每屆的學生都很聽話,每位家長都很寬容。讓我在工作中多了一份堅持。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只要真誠的心意被學生領悟,那么或寬或嚴、或愛或惱、或輕或重都將成為一種形式,留下來的仍將是師生之間彼此的信賴與尊重。那些淹沒于時間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日后重逢的美好回憶。我們班主任,都會有這份殊榮--享受來自多年前畢業孩子的問候與牽掛。我們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而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