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君 尹治世
摘 要:腐敗是現階段我國建設發展中必須高效治理的社會問題。在新媒體環境下,我國反腐倡廉建設中新矛盾、新問題、新情況不斷呈現,亟須在多層次實踐中采取確切可行的應對策略,高效轉變反腐倡廉建設模式,在保證社會公平、正義的同時促進我國社會與經濟全面、健康、持續發展,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在凈化社會風氣、強化黨建等中推動和諧社會建設進程。
關鍵詞:中國;反腐倡廉建設模式;轉變;策略
中圖分類號:D669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1-0182-02
一、腐敗與反腐倡廉
腐敗并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在私有制作用下產生的。從廣義上說,腐敗是社會主體通過濫用職權獲取更多特殊化的利益。從狹義上說,腐敗就是國家公職人員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權利獲取更多的私人利益,它不利于國家政治生活的良性發展。由于受到多方面主客觀因素影響,腐敗范圍日漸擴大、程度不斷加深,已成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社會問題之一。公共管理領域、商業交易領域等腐敗問題特別常見。隨著不同國家聯系日漸密切以及依賴程度持續提升,腐敗行為在一國泛濫的同時也跨國蔓延,其在國家政治、經濟等領域造成的不利影響不可忽視,亟須以腐敗為基點,在實踐中高效開展反腐倡廉工作。自十八大以來,我國對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視度不斷提升,在加大對腐敗高官查處力度的同時轉變了反腐倡廉模式,法治反腐取代了以往的人治反腐、權治反腐,強調標本兼治及聯合治理,全面深化開展反腐倡廉建設工作,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決現階段呈現出的腐敗問題,在凈化社會風氣的同時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在夯實黨建基礎中促進我國不同行業領域健康持續發展,為小康社會全面實現提供重要支撐力量。
二、中國反腐倡廉建設模式的轉變與轉變策略
(一)中國反腐倡廉建設模式的轉變
1.群眾性反腐倡廉建設模式。在新中國建立初期,我黨建設發展中面臨鞏固地位以及國內、國外反動勢力有力抵制的重大挑戰,在反腐倡廉建設中高度重視階級斗爭,某些學者將其稱之為“運動反腐”,是執政黨組織尤其是重要的領導人發動的,強調反腐中廣大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呈現,借助組織、舉報等多種手段,引領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地區反腐中。這樣的反腐運動也就是群眾性反腐倡廉建設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當時國內外形勢下,這種反腐倡廉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治理地區發展呈現的腐敗問題,也為階級斗爭工作高效開展以及威懾各層次腐敗分子提供了重要支撐力量。
2.制度化反腐倡廉建設模式。自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持續加快。隨著各類腐敗問題不斷呈現,反腐倡廉建設中呈現的矛盾、問題等也在不斷變化,以往“三反”、“五反”過程中采取的措施已無法應用到現階段腐敗問題解決中,亟須科學轉變反腐倡廉建設模式。我國要通過多樣化路徑吸引不同階層、多樣化組織參與到反腐倡廉建設中,深化整合來自不同層面的反腐力量,高效完善已制定的制度體系,使其具有較高的科學性、標準性、有效性,在明確反腐方向的同時深化廉政建設環節,在制度層層落實中持續提高反腐倡廉建設整體水平。
(二)中國反腐倡廉建設模式的轉變策略
1.以提高領導人綜合素養為中心。現階段我國反腐倡廉建設模式高效轉變離不開高綜合素養的領導人。在反腐倡廉建設過程中,我國要在宣傳、教育二者協調作用下,提升領導人對其思想認識,在不斷完善、提升自我中科學轉變反腐倡廉建設模式。在工作實踐中,不同崗位領導者要強調自我完善,樹立正確的反腐理念,高效處理出現的相關矛盾、問題,將自身崗位使命和黨、國家發展命運以及利益深度聯系,在統籌兼顧中增強全局意識,在工作崗位職能作用呈現中科學應用手中掌握的相關公共權力。在此過程中,領導人要提升綜合素養,在高效勝任崗位工作的同時規范自身行為,在解決腐敗問題中將提出的方針、政策等落到實處,以綜合素養提升為核心,全面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進程。
2.以依法治國為重要指導思想。有效打擊、懲處各層次腐敗分子必須將依法治國作為反腐倡廉建設中的關鍵性指導思想。我國要從不同角度入手高效分析、總結反腐倡廉建設具體情況,針對存在的各類問題,在明確反腐倡廉建設重難點中補充、完善在這方面出臺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提升法制建設整體層次,并將其落實到開展的反腐倡廉建設工作中。在此基礎上,我國要站在依法治國角度,加強和國際間的聯系、合作,在共同探討、剖析腐敗問題的同時設置專門的反腐倡廉建設機構,將相關的國際法落到反腐倡廉建設各環節,進一步完善我國制定的反腐倡廉預警、監控等機制,借助依法治國這一重要指導思想深入開展的反腐倡廉建設工作。
3.以反腐倡廉制度完善為根本性保障,以決策機制深化為具體行為導向。在轉變反腐倡廉建設模式中,我國要將相關制度深化完善作為根本性保障,提升反腐倡廉各項制度的科學性、標準性及有效性,在制度落實過程中借助網絡等多樣化路徑,加強對各層次領導干部的監督,在源頭上高效預防、控制各類腐敗現象頻繁發生。在此過程中,我國要將決策機制深化作為反腐倡廉建設中的具體行為導向,以腐敗問題為基礎,深化創新決策機制、決策方式,在聽取專家意見基礎上強調各層次社會大眾參與其中,在公開決策方案、反腐倡廉成效等過程中共同探討、解決呈現的問題,在整合多方面反腐力量過程中進一步深化決策機制,完善相關政策制定、執行、監控、評估等多個環節,科學指導反腐倡廉建設實踐。
總而言之,在我國革命、建設以及改革實踐過程中,反腐倡廉始終是我黨建設發展中面臨的重大任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實踐分析、總結中全面、深入把握世情、國情、黨情以及民情新變化,針對反腐倡廉建設現狀,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觀點、新論斷、新任務。今后要結合當下整體形勢,有效轉變反腐倡廉建設模式,在解決腐敗問題中客觀展現反腐倡廉建設現實意義,走上具有中國特色的反腐道路,為我國新時代下的深化改革、從嚴治黨、依法治國等打開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羅亮.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建設過程審視[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25-31.
[2] ?蒙常勝,劉志剛,陳勇平等.新時代反腐倡廉的內在關聯及其應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57-61.
[3] ?史麗琴,顧晨琳.新媒體環境下反腐倡廉建設的路徑探究[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7-13.
[4] ?杭修勇.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J].現代企業文化,2018,(2):68.
[5] ?周萱.以新時代總要求統領黨風廉政和反腐倡廉工作[J].現代企業文化,2018,(1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