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針對第三方支付平臺一直游離于金融監管體系外這一情況,國家在近幾年內陸續頒發了關于網聯平臺建設的文件,最終,各家第三方支付機構聯合央行共同建立了網聯清算平臺,這也就意味著直連模式一去不復返,網聯模式從此映入眼簾,這一舉措,對第三方支付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本文就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方面來闡述,并給出了一些發展建議。
關鍵詞:網聯;第三方支付平臺;影響
一、引言
2017年8月4日央行支付結算司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文件表明,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2018年6月29日央行印發《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宣布自2018 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與此同時,央行聯和各第三方支付公司成立了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這也就意味著之前的直連模式退出歷史舞臺,資金流向更加透明,第三方支付新時代正式開啟。
二、網聯模式與直連模式
在推出網聯模式之前,第三方支付機構一直采用直連模式(如圖1),即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與多家商業銀行進行洽談,達成合作,以求各家銀行對其進行支付清算業務,由此增加用戶量,擴大使用規模。不過,這樣產生的問題比較多,如:國家無法對資金進行監控,會造成洗錢行為;國家宏觀調控失靈;連接多家銀行的成本較高等。
網聯問世后,就能有效地避免上述問題(如圖2)。網聯清算是建立在各家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之間的一個中間樞紐,它不進行支付,只對交易信息進行清算,并反饋給央行。這樣一來,國家就能明確的知曉資金的流動,有利于實現監管機制。同時,此平臺的成立也會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造成影響。
三、網聯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由于網聯平臺統一跟各家商業銀行進行對接,第三方支付機構只要接入網聯就可以跟幾乎所有銀行往來,因此那些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機構便不再需要籌集大量資金建立系統,也不必跟各商業銀行談判,這將減少企業的運行成本。
2.激勵企業挖掘新的盈利模式。接入網聯后,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都在同一起跑線上,行業競爭增加,并且由于拿不到因沉淀資金帶來的利息收入,無疑減少了企業的收入,這就更加激勵企業尋求新的業務模式,彌補利息收入空缺。再者,因網聯平臺降低的運行成本也為企業開發別的項目提供了便利,企業有條件挖掘新的盈利模式。
3.保障資金安全,降低金融風險。網聯平臺相當于國家的眼睛,支付機構的每一筆交易都需通過網聯平臺的清算,備付金的往來也在監管范圍內。這就避免了第三方支付機構因私自挪用備付金而導致的資金鏈斷裂,降低了整個金融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同時,也有效避免了政府宏觀調控失靈。
4.明確責任歸屬。網聯模式下,整個交易是分塊進行的,大家只需負責好自己的板塊,這樣就能讓參與支付的各方,權責逐漸變得更加明確,即便出現什么問題,也能快速地查到是哪一環節的故障,不至于推脫責任[1]。
5.促進行業公平競爭。目前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呈現出寡頭競爭態勢。截至2017年,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支付寶、財付通分別占第三方支付市場份額的 49%和 40%,京東支付、快錢、翼支付、拉卡拉等支付機構則瓜分剩余11%的市場份額,與支付寶、財付通存在明顯差距[2]。兩家巨頭發展的規模跟其接入商業銀行的數量有很大關系,但接入網聯模式后,此優勢逐漸消失,中小型企業也能通過網聯模式間接接入各家商業銀行,等于和巨頭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能獲得相同的機會,從而實現行業公平競爭。
(二)消極影響
1.因沉淀資金帶來的隱性收益減少。在直連模式中,客戶因購買產品預先墊付的資金存留在非銀行支付機構,待確認收貨后,再將資金轉給商家。據統計,在這期間產生的沉淀資金每天的利息收入高達約 29.67 萬[4],而網聯模式運行后,商業銀行不再給予第三方支付機構利息,隱性收益大大減少。
2.交易環節增減。由圖2可以看出,網聯模式下,整個交易都必須反復通過網聯平臺清算。相對于直連模式,交易流程更為復雜,這樣勢必會導致交易有所延遲。不過根據網聯清算平臺發出的公告,春節假期,網聯平臺共處理跨機構支付交易45.5億筆,處理峰值超過4.4萬筆/秒,系統成功率100%??梢婋m然交易環節增加,第三方支付機構處理流程更多,但對于客戶體驗影響不大。
四、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展建議
(一)面向國外,開拓國際市場。網聯模式實施后,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國內這一塊蛋糕遠遠不夠各方機構瓜分,因此,轉向國外市場就顯得尤為重要。若能搶占先機,在國外建立起同樣的支付平臺,將會迎來巨大的財富。而第三方支付技術已經足夠成熟,這為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了保證。另外,網聯模式目前是我國獨有的清算模式,如能在國外建立起支付平臺,那么沉淀資金的隱性收益還是會被企業收入囊中。
(二)改變盈利方式,創新業務模式。首先,企業應將現有的業務積極推廣到各行業中,擴大業務的受用面,如網上繳納水電費、網上支付學費等。再次,企業在原有業務基礎上可發掘更多其他業務,推陳出新,比如實現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互相轉賬(如微信直接轉賬給支付寶)等。
五、結論
網聯通過統一處理交易信息,維護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秩序,保護了資金安全,降低了市場系統性風險,也給整個第三方支付行業同時帶來了正負兩方面的影響。但對于某個企業究竟是好是壞,還需看企業自身的發展方向,創新能力,拓展業務能力等。企業應積極發展國外市場,建立新的盈利模式,才能獲得永久性盈利。
參考文獻:
[1] 李慶艷,張文安.“網聯”平臺的意義及影響淺析[J].廣東通信技術,2016,36(08):10-13.
[2] 王建華,張春穎.網聯時代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市場可持續發展研究[J].財會月刊,2018(14):117-121.
[3] 楊玉國,袁澤沛.網聯清算對第三方支付業務的溢出效應[J].財會月刊,2019(06):162-168.
[4] 王菁菁.我國第三方支付發展的問題及建議——以支付寶為例[J].經營與管理,2017(01):15-17.
作者簡介:
閆明森(1994.10-),女,會計專碩,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