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勛

2018年11月初,我去趙明老師家采訪的時候,他正坐在電腦桌前制作課件,為月底去云南參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第二屆學術研討會準備主題報告。說明來意后,趙老師先從他近半年來的工作談起。7月中旬,在山西臨汾主持召開課題組第二屆年會并致開幕詞。8月去歐洲旅游。9月在家伏案寫作。10月在陜西師大附中參加全國部分大學附中教學協作體第27屆年會的教學研究活動;在交大附中、市89中參加教學評優活動……聽著趙老師的敘述,我心中不免好奇——眼前這位77歲的老人,咋就如此忙碌如此精神?咋就能擔當起全國性課題研究的重任?
趙明出生于咸陽渭河岸邊的釣魚臺村。1964年從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至今,一直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這54年可分為三個階段:前23年在中學任教,擔任過教師、教研組長、教導主任、校長等職;中間14年在教科所擔任教研員、教研部主任,西安市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退休后的17年間,擔任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課題組組長,一干就是12年;被選為全國中語會第九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之后又擔任教育部“‘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課題組學術指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師教育分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組組長。趙老師專心教研,潛心寫作,理念新穎,成果累累。他的足跡遍布除西藏之外的全國各個省市,馬不停蹄地出席各種學術研討會,參加各類教學活動;他的學術見解逐漸受到國內同行認可和推崇,他在省內外指導、培養了許多優秀青年教師,被譽為“陜西省語文教育界走出潼關第一人”。在教育科研之外,趙老師還擔任陜西師大研究生導師、陜西師大出版社、西安出版社特約編審、國培計劃授課專家、多所名校課改指導專家。
20多年的講臺實踐,30多年教育科研,點點滴滴,流淌在趙老師的筆下;生動的案例,獨到的見解,化作一篇篇論文在報刊上發表。比如《課堂三味》,沒上過講臺的人就絕對寫不出來:“語文課堂,猶如生活的舞臺,演繹著人間萬象,世態炎涼;語文教學是愛的藝術,美的鑒賞,情感的涌動,心靈的訴說……語文教師是教師中的另類,因為語文教學需要太多的感情投入,太多的語言魅力,太多的文化意蘊。”比如《語文應該有不一樣的學習方式》,比如《讓學生享受寫作的快樂與尊嚴》,比如《真情和諧愉悅藝術——寫作教學的理想境界》等等。
2011年9月3日,70歲的時候,趙明出版了他的個人文集《落葉滿長安》第一二卷;2016年,75歲的時候出版《落葉滿長安》第三卷。三卷文集,110萬字。出版社和語文教學研究會舉辦《落葉滿長安》出版座談會,領導、專家和趙老師的弟子、學生出席,為這位語文教育界的前輩送上祝福和敬意。《西安晚報》2011年9月4日以《東出潼關走向全國語文界關注趙明現象》為題對座談會做了報道。
《落葉滿長安》第二卷有很大的篇幅收集的是趙明在全國各地的評課記錄和他與青年教師的來往信件。評課對象包括清華附中趙謙翔老師、北京大學附中程翔老師、上海建平實驗中學李百艷老師等,這幾位現在都是聲名遠播的語文名師。2001年12月,一個全國性教學研討會在山東威海舉行,太原化工集團第一中學田秀忠老師上臺講課,臺下有500多名老師聽課,課后上臺評課的正是趙老師。趙老師對田老師追求的“有我無我,無我有我”的教學境界給以充分肯定。評課采用對話方式進行,兩人侃侃而談,臺下掌聲不斷。
劉艷琴是榆林市蘇州中學一位高級教師,曾在包頭聽過趙老師評課,佩服趙老師的學識和才華,也用心讀過趙老師在寧波一次會議上的發言,認定趙老師是真做學問的老師。2010年,在綿陽的一次研討會看到主席臺上的趙老師,有心當面請教卻不好意思打擾。會后,她把自己的兩篇講課心得寄給趙老師,很快就接到了兩封回信,信中對她的文章提出了8條改進建議。劉艷琴深受感動,她在回信中說:“我求學、教學的路上很少得到高人指點,總是如在漆黑的夜里奔走,費了氣力,但收效甚微;如今得到您的教誨真是三生有幸……”
被趙老師點評過課業的寶雞市高新中學語文老師田玲在讀了《落葉滿長安》之后寫道:“趙老師不僅為老師們撥亮了一盞燈,照亮語文前行的路,更是點燃了一把火,激起老師們對語文的熱愛。”這段話是對趙老師不辭勞苦、培育新秀的精神和成績所做的最好總結。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北京教育學院教授蘇立康說:“趙明老師是一個學術研究頗有建樹而組織能力也毫不遜色的人,是一個執著追求而充滿愛心的人。”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副會長、《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主編張吉武說:“趙老師是西安乃至陜西走向全國的旗幟性人物,他是陜派語文的一個代表。”西安市教研所所長、陜西省特級教師李夏彬說:“趙明老師是西安市語文教育界的領軍人物,其卓越的業績在西安、陜西乃至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在語文教學研究之外,趙明老師對西安市基礎教育事業發展也有突出貢獻。2011年10月,他受市教育局委托,主編《西安市中小學素質教育文化讀本》(中學卷、小學卷,共31萬字,2012年8月,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教育局免費發給全市中小學生閱讀,為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18年6月,西北大學出版社又出版了趙明老師主編的《中華根民族魂——尋根溯源話陜西》五本叢書。這套叢書被列為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主旋律精品圖書、全國高校出版社主題出版書目。
語文人生,詩意最濃——趙明老師在語文教育的園地里,度過他的詩意濃濃的語文人生。退休17年里,他還當老師,在全國60多個城市作報告、聽課、評課。17年里他又一直作學生,向國內外專家學者請教學習,與一線教師探討交流。年輕老師課堂上的每一個閃光點都說在他的嘴里,喜在他的心里。他是一個老教師,又是一個新學生。老與新,教與學,角色轉換之間,退休生活充實豐滿,精神意境騰躍升華,這正是他推崇的詩意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