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杰 葉婧雯 羅夢瑤 江有燦



摘 要:目的:比較不同年級護理本科生專業承諾狀況,為階段性開展護理本課生專業承諾教育提供指導。方法:采用護理專業承諾量表對330名護理本科生進行調查。結果:330名護理本科生專業承諾總分及專業努力意愿、專業生涯涉入、專業正向評價和專業價值認同四個維度的得分分別為2.38±0.50及2.30±0.56、2.16±0.54、2.73±0.50和2.78±0.61;不同年級護生專業承諾總分及專業正向評價和專業價值認同兩個維度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關于是否從事護理工作的5個條目得分較低,關于護理的地位和發展及護理對他人及社會的意義和貢獻的5個條目得分較高;不同年級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條目主要體現在是否從事護理工作、自身和護理之間的相互作用、護理的地位及價值等10個條目(P<0.5)。結論:護理本科生專業承諾總體上不太高,盡早開展專業承諾教育,并將專業承諾教育貫穿于護理本科生大學四年的各個階段有助于提升其專業承諾水平。
關鍵詞:年級;護理本科生;專業承諾
護理專業承諾是護理人員對護理專業的正向評價及對護理專業價值的認同,是愿意為護理專業努力和從事護理工作的態度與行為[1]。我國護士的流失率一直比較高,研究顯示全國每年有20%的護士離開護理行業[2],65%的護士承認過去曾有不同程度的離職傾向[3]。另一方面,護理技術的發展及人們對護理的需求日益增加導致對護理的要求日漸增高。因此,調查分析護理本科生(以下簡稱“護生”)專業承諾現狀,并比較不同年級護生專業承諾狀況,據此開展不同階段有針對性的專業承諾教育很有必要。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取整群抽樣法,于2017年9~10月選取佛山市某高校經過全國高考統一錄取的全日制護生330人為調查對象,自愿參加。調查對象18~23(20.25±1.34)歲;男生53人,女生277人;一年級74人,二年級78人,三年級98人,四年級80人;城市98人,市郊鄉鎮87人,農村145人;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51人,1000~2000元70人,2000~3000元81人,3000~4000元60人,4000~5000元37人,5000元及以上31人;自愿就讀護理專業63人,父母幫助選擇專業38人,高考調劑132人,根據就業選讀專業47人。調查前一周剛剛結束對大一護生的新生入學教育,大四護生已進入臨床實習3個多月。
(二)調查工具
采用臺灣呂桂云教授1998年研制的護理專業承諾量表[4],該量表共34個條目,包括四個維度:①專業努力意愿,指護生目前專業學習的動力和將來深造朝向護理專業的意愿,16個條目;②專業生涯涉入,指護生由于自身素質、能力、就業機會和行業待遇等原因從事臨床護理工作且不改換行業的意志,9個條目;③專業正向評價,指護生對本專業的地位、發展的評價,5個條目;④專業價值認同,指護生關于專業行為及在專業實踐中獲得的某種結果的價值判斷,4個條目。該量表采用Likert4級計分法,選擇“極不確定”、“不確定”、“確定”及“非常確定”分別賦值1分、2分、3分級4分,其中第26、26、28這三個條目反向計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專業承諾越高。設定護生專業承諾平均分3.5分以上為“很高”,2.5~3.5分為“比較高”,1.5~2.5分為“不太高”,1.5分以下為“不高”。該量表在國內研究中多次被使用,有較好信度和效度,pearsons相關系數為0.85,Cronbachα系數為0.93,并有較好的內容效度。
(三)資料收集方法
通過問卷網進行匿名調查,共發放問卷380份,收回有效問卷330份,回收率86.84%,有效率100%。
(四)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護生專業承諾進行一般描述性分析,不同年級護生專業承諾比較采用SNK-q檢驗,檢驗水準α=0.05。
二、結果
(一)護生專業承諾狀況
1.護生專業承諾得分情況(見表1)
2.護生專業承諾各條目得分情況(得分排在前后各5名的各條目得分情況見表2)
(二)不同年級護生專業承諾的比較
1.不同年級護生專業承諾得分情況的比較? (見表3)
2.不同年級護生專業承諾各條目得分情況的比較? (見表4,僅列出不同年級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條目得分情況)
三、討論
(一)護生專業承諾總體上不太高
調查結果顯示,護生專業承諾總均分為2.38,<2.5分,表明護生專業承諾的水平不太高。可能與護生就讀意愿不強、護理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及護生就業選擇多有關。本研究中志愿選擇就讀護理專業的護生只占19.09%;關于是否從事護理工作的5個條目得分較低,關于護理的地位和發展及護理對他人及社會的意義和貢獻的5個條目得分較高;大二護生的專業正向評價得分顯著高于大四護生(P<0.05)。這些都說明護生為滿足自身需求不愿選擇有專業價值及發展前景但不符合自身興趣的工作,更難愿意在薪資所得不滿意、晉升機會很少等委屈自己的情況下從事自己不想從事的護理工作。
(二)不同年級護生專業承諾的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三護生專業價值認同得分比較低,不愿意從事護理工作,不愿意繼續深造學習護理,不愿意為護理工作盡力,與同事發生矛盾時愿意放棄護理工作,不愿意談論護理專業;大四護生的專業正向評價得分較低,認為護理人員沒有地位,甚至影響其對護理貢獻的認識。而這些方面大一和大二護生的得分均比較高,特別是大一護生在上述很多方面都比大三和大四護生高。而大一護生剛剛接受了新生入學教育,說明及時對護生進行護理專業承諾教育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大三護生也經過了臨床短期見習,對臨床有所了解,但了解不夠深入;大四已經進入臨床深入實習了三個多月,對臨床了解比較多。可能是臨床的工作環境、帶教老師及其他護理人員的待遇、地位、晉升機會、工作壓力導致了大二及大三學生的護理專業承諾現狀。可見,對護生大學期間的各個階段均應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專業承諾教育。
(三)護生專業承諾培養的建議
對護生大學四年期間進行無間斷專業承諾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①在校專業承諾教育:針對大一護生盡早開展新生專業承諾教育,講解護理的內涵及發展與作用等;對于大二及大三學生持續進行在校護生專業承諾教育,并與他們多探討臨床護士的工作內容及方法和環境、薪資待遇、發展機遇等,消除他們短期接觸臨床后所產生的對護理工作的疑惑與動搖;②實習期間的專業承諾教育:主要是針對進入臨床實習的大四護生,也包括見習的大二和大三護生,提請臨床護士和護理管理者正面引導護生看待臨床護士所面臨的問題,如工作倦怠、社會地位、護理薪酬及職業發展等,使護生愿意從事護理工作。
綜上所述,護生的護理專業承諾水平有待提高,應盡早開展專業承諾教育,并將專業承諾教育貫穿于護理本科生大學四年的各個階段,以提升護生專業承諾水平,減輕護理人員流失狀況,滿足護理工作需求。
參考文獻:
[1]王薇,施歡歡,程芳.護生專業承諾的研究進展[J].護理與康復,2012,11(8):726-728.
[2]何鳳云.護士職業倦怠與離職傾向關系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
[3]魯劍萍,孫慧君.醫院組織承諾對臨床護士離職意愿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5):409-411.
[4]呂桂云,邱香蘭.護生專業承諾之研究[J].護理研究,1998,6(2):1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