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甜
摘要:有研究表明,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同學生之間在感知能力、認識水平等方面往往表現出不同的結果。因此,在教學中,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本文圍繞如何遵循學生的差異開展教學,旨在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差異性;認知;思維;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1-0006
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運算階段的兒童已經具備完備的語言系統,但卻存在個體與群體的差異。”事實如此,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與接受教育程度的深淺,致使學生呈現出多樣化與個性化的趨向發展。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來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在遨游于英語世界時,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興趣愛好,結合學生的性格、優缺點,開展差異性教學,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一、深挖教材,善用多種教學方法
布魯姆的教學觀認為:教材是教師教學的抓手,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依據。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內容,整理劃分出學習歷程里的重難點,引導學生安然渡過難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教材中的例句,填充新詞匯,幫助學生熟練運用句型與詞匯,熟記于心。如,在講解七年級Module 9 A trip to the zoo時,“Is there a panda?”可以被用來記憶新詞匯“giraffe;Kangaroo;Monkey;Panda;Snake;Wolf;Polar bear”等,并進行重復性練習。合理的教學方案與方法,能夠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上,并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開展聽、說、讀、寫多方面的鍛煉。在提升學生英語全面能力的同時,教師要劃分課堂的側重點,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的。每位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這提醒了教師要顧全大局,帶領每位學生徜徉于英語知識的海洋中。教師可以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練習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酣暢淋漓地汲取知識甘泉。
二、科學分組,為差異教學奠定基礎
對于知識水平差異較大、個性化較嚴重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科學分組的方法,實施差異教學,顧及到每位學生的學習感受。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知識需求和英語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例如,教師可以依照學生的日常表現與綜合能力,進行科學化分組,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劃分為一級目標、二級目標與三級目標,進行流動性分組,讓學生能夠全方面發展。例如,在學習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時,利用How do you make fruit salad?的課本內容,設置一下學習目標:一級目標:熟練運用詞匯peel、finally、yogurt;并根據自己的理解與課本內容,復述水果沙拉的教程;三級目標:熟練運用詞匯peel、finally、yogurt、teaspoon、mix up;以“How to make……shake?”為出發點來創作制作過程。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向學生發布任務,要求學生完成內容。借助分布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三、由易到難,先差生后優生的原則
相對于優生的學習歷程,后進生顯然更需要教師的指導與開導,由易到難,實施起來比想象的更加艱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與呈現的英語能力的不足與優異,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自我肯定,讓他們愿意花時間與精力投入在英語學習上。例如,在講解八年級上冊Unit 4,Section B,Part2c Groupwork,“Tell how Nina gets to school.”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清晰直觀地呈現一組圖片,“家——行走的人——公共汽車——地鐵——公共汽車——行走的人——學校”,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接著,激勵學生自主描述Nina的行走路程:“How does Nina get to school?”“First,she walks from home to the bus stop,then she takes the subway to another bus stop,then she takes the bus,finally,she walks to school.”如果不按照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后進生完成不了任務,就會讓學生對自己喪失信心,繼而失去對英語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善于劃分學習難度,幫助后進生從基礎出發,“She walks,takes the bus,takes the subway...”還可以采用one by one的方法進行訓練,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
四、創設情景,吸引不同層次的學生
在實施差異化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動用學生的五官能力,尤其是視覺,借助多媒體功能,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高效率地利用眼、腦、口、耳、手等,營造生動有趣的實際交流環境,調動每位學生的好奇心與表現欲,讓學生熟悉并熟記學習內容,汲取知識甘泉,翱翔在英語的知識天空。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表現欲與探究欲望,給予學生能夠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在進行課堂分角色扮演時,可以讓知識范圍廣的學生扮演對白多的角色,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扮演對白少的角色,以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鞏固知識基礎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差異教學不僅可以顧及到每位學生的學習感受,幫助學生奠定基礎與培養英語能力,還可以激勵學生積極投入到英語學習中,避免厭學情緒的產生。教師在幫助優等生披荊斬棘的同時,也要幫助后進生踏出戰斗的那一步,增強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收獲成功的果實。
參考文獻:
[1] 童素姬.差異教學如何體現在英語作業設計中[J].小作家選刊,2016(6).
[2] 周啟山.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幾個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2016(14).
[3] 林 燕.談差異性在初中英語教學抵抗母語的干擾[J].學苑教育,2017(7).
(作者單位:江蘇省盱眙縣河橋初級中學 ? ?2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