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玉
[摘要]學籍管理是高校教學運行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做好學籍管理工作,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從學年制過渡到學分制,本文對高校如何改革和加強適應學分制下的學籍管理工作進行了探討。提出高校學籍管理應規范化;開發教務管理系統,為學籍管理提供可靠平臺;建立分級管理制度,明確職責;建設高素質學籍管理隊伍,提高學籍管理工作水平。
[關鍵詞]學分制 學籍管理
從學年制過渡到學分制,學籍管理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對高校如何改革和加強適應學分制下的學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籍管理是一個動態管理過程,如果學籍管理制度的變革沒能適應學分制的要求,學分制的優勢就難以有效發揮。作為培養社會建設所需人才的高校,應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及其對不同類型人才需求的變化,隨之更新人才培養的觀念,積極探索教學管理模式的變革。根據學分制的特點,不斷完善學籍管理制度,成為了一個要認真研究的新課題。
一、學分制及其特點
學分制是一種以學分為計量單位衡量學生完成學業狀況的教學管理制度。學分制1872年產生于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哈佛大學校長艾略特認為人的能力有差異,不能按同一模式培養,主張允許學生有充分選擇范圍安排自己的學習課程。選課制興起遇到的新問題是如何計算學生畢業取得學位所必須完成的學習量,于是學分制應運而生。
學分制是以選課為基礎,以學分作為計算學生學習量的單位,以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質量的指標,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學分作為畢業標準。學分制的核心是在強調尊重教育對象的個性差異和趣味發展。其目的在于貫徹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有利于發揮學生的能力和特長。充分調動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實行彈性學習制度,允許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結合專業方向在一定范圍內自主選課,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使學生由被動受教育變為主動受教育。學分制學籍管理制度的實施,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制度上的保證。
二、建立科學的學籍管理規章制度,保證學籍管理工作的規范化
現代社會是法制社會,各項工作都要求有法可依。高校要做到依法治校。由于學籍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法治效應和約束力,是學校全體師生必須遵守的教學行為準則,因此,高校有關學籍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須以國家相關法律為依據,避免出現與國家有關規定相抵觸而導致學籍管理制度喪失其實施效力的情況。高校的學籍管理制度對學生從入學、注冊、選課、成績記載、考勤與紀律、獎勵與處分至畢業與授學位等各個環節應指定詳細的文件來規定作為一名合格畢業生應具備的條件,使學籍管理工作有章可尋,有法可依,以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實現高等院校培養優秀人才的宗旨。
三、開發以選課和成績管理為核心的綜合教務管理系統,為學籍管理提供可靠平臺
學籍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最基本的常規管理,對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貫徹執行中必須保證它的嚴肅性。從學年制、學年學分制到完全學分制,是一個逐步過渡和演進的過程。在未實行完全學分制之前,學籍管理必然會出現不符合學分制要求的做法和問題,為徹底解決學籍管理的問題,就需要從選課制、彈性學制、成績管理績點制等學分制的重要環節著手,采取有效措施,健全相關制度,消除學籍管理的根源性問題。而學生成績管理是學籍管理中一項重要的內容。主要包括課程考核的組織,成績的評定、登記、錄入、管理,是學籍管理中一項經常性的基礎工作。學生成績情況是人才培養評價的最基本的依據。筆者認為,高校應建立相應的綜合教務管理系統。我校現在使用清華大學教務管理系統軟件,該軟件功能比較完善,能夠達到資源共享。
四、建立分級管理制度,細化、明確職責
由學年制向學分制過渡的過程中,人才培養計劃性與靈活性的統一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高校學籍管理應包含四個層面,即教師和學生組成的自我約束層面、各二級學院具體執行操作層面、教務處為主導的職能層面和學校主管領導小組組成的決策層面。
學分制雖有共同特征,但沒有共同模式。建立健全規范的學籍管理制度是搞好學籍管理工作的基礎,學校領導層要制定出切合本校實際的學籍管理制度;教務處作為學籍管理的職能部門,對學籍管理整個過程起監督、平衡、協調、把關的作用;各二級學院是學籍管理的具體執行操作單位,承擔學籍管理的具體實施、檢查、向上級部門提供學籍變動信息的工作;教師和學生則應按照學校相關規定,做到自我約束。學校應實行崗位責任制,包括任期責任制和崗位目標任務責任制。各部門之間只有職責明確,互相協作,才能保證學籍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五、加強學籍管理隊伍的素質建設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與傳統的學年制學籍管理相比,學分制學籍管理對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更高。學籍管理隊伍是學籍管理工作的主體執行者,學籍管理隊伍素質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高校教學各環節的運轉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尤其是在現行的學分制下,選修課制度的實施,使學生的自主權大大增強。高校相應設置了大量跨專業,跨學科的各類全校性的選修課。從而使得教務管理面大、量大、壓力大,教務管理的對象發生了重大變革,管理環境由原來的有序、穩定和平衡的狀態變為混亂、不確定、失衡的狀態。在這種復雜的新形勢下,要求學籍管理人員不但要有較強的管理能力,還要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一是教育觀念要創新,要樹立以人為本意識,堅持以教學為中心,遵循教育規律,為培養創新人才服務。二是管理制度上要創新。強化目標管理的激勵作用。三是管理手段上要創新。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實行電子管理。學籍管理人員必須掌握系統管理、信息管理、量化管理等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技能,促進學籍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和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