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蘭
[摘要]目的:探討手術治療在老年膽結石應用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86例膽結石老年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不同治療方式進行分組對照,將采用手術治療的43例患者設為研究組,采用保守藥物治療的設為對照組,觀察研究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術后不良反發生幾率為6.98%;對照組患者藥物治療不良反應發生幾率為13.95%,組間差異做統計學對比顯示無意義(P<0.05);研究組治愈率為100%,對照組患者治愈率為72.09%(21/43),組間差異做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結論:手術治療在老年膽結石臨床效果顯著,術前應根據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制定科學、安全的手術方案,確保手術治療的安全性。
[關鍵詞]老年膽結石 手術治療 可行性 有效性
本研究特選取86例膽結石老年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旨在觀察手術治療在老年膽結石應用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86例膽結石老年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不同治療方式進行分組對照,其中研究組患者43例,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齡在61歲到89歲之間,平均年齡(70.26±3.41)歲,病程1年到12年,平均病程(5.96±1.51)年,其中膽總管、肝內外膽管結石患者16例,膽囊結石患者17例,兩類結石共有患者10例;對照組患者43例,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齡在60歲到87歲之間,平均年齡(71.03±3.16)歲,病程1年到13年,平均病程(6.11±1.42)年,其中膽總管、肝內外膽管結石患者15例,膽囊結石患者19例,兩類結石共有患者9例;納入標準:(1)所選患者均符合臨床對膽結石的診斷標準;(2)患者年齡在60歲到88歲之間,均為老年患者,均具有良好的語言交流能力及認知功能;(3)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簽署知情書;(4)治療依從性好。排除標準:(1)手術禁忌癥患者;(2)精神類疾病及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做客觀分析,提示可用于下文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接受全面的身體檢查,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藥物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手術治療,術前給予患者手術相關事項的告知,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及依從性,根據患者病情決定麻醉誘導類型,術前適當給予患者抗生素,規避術中可能出現的細菌感染,嚴格那種無菌手術操作流程進行手術操作,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針對膽囊切除患者,于患者右肋做8~10cm的切口,將膽囊充分暴露后切除,根據患者病情留置T型引流管。
1.3統計學分析
本項研究采用SPSS2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達,并選用配對樣本t檢驗,而計數資料用(%)表達,并選用配對樣本x2檢驗,對比不同治療方案下的效果差異,以P<0.05表示數據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2、結果
2.1研究組患者手術情況:研究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69.29±14.26)min,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前進無危重情況及死亡情況出現,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在6d~14d之間,平均術后住院時間為(9.01±1.06)d,受察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幾率為100%。
2.2兩組患者治療情況對比:研究組患者術后3例出現感染,2例為切口感染,1例為肺部感染,不良反發生幾率為6.98%;對照組患者藥物治療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為6例,患者均為胃腸道不適反應,不良反應發生幾率為13.95%,組間差異做統計學對比顯示無意義(P<0.05);研究組治愈率為100%,對照組患者治愈率為72.09%(21/43),組間差異做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
3、討論
老年患者的機體功能處于減退狀態,機體免疫力低,病發膽結石的幾率較高,膽結石臨床不適癥狀較多,常表現為腹部不適、惡心嘔吐等,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考慮老年患者機體的特異性,極易并發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基于對老年患者機體安全性的考慮,患者家屬多傾向于藥物治療,臨床癥狀緩解不甚理想。為了保障老年患者治療權益,臨床研究手術治療在老年膽結石應用中具有積極導向,手術治愈幾率可達100%,于圍手術期采用有效的護理干預及抗生素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手術預后情況,減低手術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手術取石完成質量,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身體。本項研究數據顯示,采用手術治療的研究組患者術后不良反發生幾率低,患者治愈率高達100%,較比保守藥物治療臨床效果顯著。綜上,手術治療在老年膽結石臨床效果顯著,術前應根據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制定科學、安全的手術方案,確保手術治療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