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亮
摘? 要:以拳星時代體育學院的社會體育指導、休閑體育、舞蹈學(體育舞蹈)兩專業一方向為研究對象,結合學校應用型人才轉型發展戰略,借鑒民辦高校辦學經驗,利用海南經濟貿易試驗區(港)建設的契機,整合資源,合理規劃,以明確人才培養方案與培養目標,構建該校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以服務地區為原則,突出地區特點,推動教學改革;強化實踐教學,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成效,以此為基礎,優化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設,指導教學體系建設,構建“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教學體系,對突出現階段民辦高校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體系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體育專業? 人才培養? 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150-03
在我國高校應用型轉型發展建設中,各民辦高校體育專業設置不盡相同,皆依據當地經濟發展需求,市場人才需求導向,學校資源等進行建設。??诮洕鷮W院拳星時代體育學院體育專業自2011年開設,學院發展迅速,教學體系建設近兩年有明顯改善,這是應用型轉型發展與學校教學質量評估所帶來的動力,也是海經體育人堅韌不拔的精神,腳踏實地的實干品質。通過對體育專業教學體系構建的分析,提供教學體系建設的經驗,共同為民辦高校體育專業的發展,立意求新,打破傳統應用型體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具有特點的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1? 體育專業教學體系構建背景與思路
在市場經濟形勢與就業導向基礎上,結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2018年,以下簡稱《國標》)發布,對本科專業的學科建設提出質量標準及建設依據;教育部對普通高校開展的教學質量所進行的周期性審核評估;以及高校應用型轉型發展的建設要求下,我校審時度勢,加快教學改革,促進辦學質量,對人才培養方案及專業建設提新要求,以高標準努力辦成應用型轉型發展示范院校。
1.1 新辦民辦高校體育專業發展基本現狀
近年來,國內民辦高校開設體育專業日益增多,說明民辦高校逐漸重視體育專業的人才培養,認可社會體育人才市場的需求與趨勢。但民辦高校與公立高校因教學資源、師資力量、辦學力量、培養方向等因素上,決定了民辦高校與公立高校對體育專業的開設、培養方向、師資力量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專業少,學生人數少,師資力量弱是目前民辦高?,F實存在的問題。民辦高校更多的是開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體育經濟與管理類的專業,培養的目標主要趨向于群眾體育、休閑體育的組織與管理能力的培養,這也是辦學力量、目標方向、市場導向所決定。
1.2 樹立辦院理念,引領專業發展
辦院理念是辦好專業的奠基石,也是定向標。我院通過近幾年的體育專業辦學,結合自身優勢與資源,統籌規劃,提出“別無我有,別有我強,別強我新,別新我精”的辦院理念,以此為學院發展、學科建設提供重要理論依據,也是體育專業教學體系構建的重要依據。以此為導向,合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引領專業良性發展,突出自身特點。
1.3 構建“一體兩翼”教學體系,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
我院目前開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舞蹈學(體育舞蹈)兩專業一方向,在整合教學資源、師資力量、培養目標、及建設大專業的基礎提出構建“一體兩翼”教學體系。以專業課程為主體,公共課(通識課)與實踐教學環節(活動)為兩翼的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目標明確,任務清晰,并將兩專業一方向做為一個大專業進行統籌規劃。以“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專項運動素養突出”為要求,培養應用型體育人才。
2? 構建以能力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
依據習近平、陳寶生2018年的重要講話,結合學校專業的模塊化課程建設要求,以及體育專業應用型的特性,緊靠市場經濟,構建以能力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通過模塊化課程建設,以期達到“水課”變“金課”的目的,并突出能力培養導向。
2.1 專業課程模塊化劃分
依據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的模塊化課程建設中,我們以體育學基礎理論、運動技能學習與指導、體育產業運營與管理、體育專業知識服務與應用、體育專業運動技能與應用、個性化專業教育為上位模塊,每個上位模塊含有下位模塊,課程建設緊緊圍繞上位模塊的應用能力培養目標進行。同時為培育專項課程,在運動技能學習與指導課程的下位模塊中,開設15門專項運動課程供學生專修,510學時。面對全院學生開設,實施橫縱向選擇,打破專業、班級、年級建制,即滿足不同學生學習與市場人才需求。該模塊課程是核心課程,也是特色課程,重點培育學生專項運動素養與能力。
2.2 整合課程資源,排除課程“水分”
在專業課程的建設中,各專業理論課程教材的陳舊,關聯的課程內容相近現象較突出,為解決問題,組織課程內容研討會,各理論專業教師擺出各自所任課的課程內容,通過專業教師集體商議,規劃教學內容,避免教學內容多次出現在不同課程上,排除課程“水分”,形成專業理論課程的邏輯性,使課程內容之間的關聯合理縱向延伸,使理論課教學內容更合理、科學化。
2.3 服務地區,開設特色課程
海南島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島嶼特點突出,人們熱衷于水上運動,同時2017年海南省政府提出中小學生必須掌握游泳技能,并將考核與畢業掛鉤,加強學生水上生存能力,逐漸掌握救生技能,因此目前海南對水上行業人才需求加大。在此基礎上,我院將游泳課程改革,開設三個學期的游泳專業課,120課時的學習量,旨在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游泳技能,且有救生能力,同時能具備指導教學能力,增添學生的就業途徑??v向開設親水運動技能學習與指導課程(專項課),主打親水文化,培養親水運動專業人才。
2.4 構建課程評價體系,增加學生學習“壓力”
模塊化課程建設中的課程評價體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向標。在前期的課程體系評價建設中,我們以運動技能學習與指導課程模塊為主,在課程的成績評價體系內增加專業實踐、專業書籍閱讀筆記,以此對標“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專項運動素養突出”,加大學生專業實踐力度,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專業實踐活動,提高自身專業應用能力,也遵循陳寶生部長及學校的教學管理要求,增加學生學生壓力,提升學生學習的緊迫感與動力。
3? 構建實踐教學一體化管理體系
實踐教學在“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中是重要的一翼,也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主要手段與方法,也是教學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環節,為更好的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我們改革實踐教學體系,規范實踐教學活動,加強實踐教學管理,保障教學秩序為前提,積極開展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規范畢業實習與論文(設計)工作。
3.1 成立實踐教學團隊,實施一體化管理
成立實踐教學團隊,專人專管,發揮實踐教學工作最大效應。將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夏冬季小學期實踐,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專業實踐活動等進行一體化管理,本著橫縱連軸,搭建實踐教學平臺的原則,構建實踐教學一體化管理體系。
3.2 規范學生專業實踐活動,完善規則制度
隨著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求,行業內的體育賽事組織的需求,學生外出考證或培訓的需求日益增多,為使學生的專業實踐活動做到規范管理,結合專業特點,相應的制定學生專業實踐的管理制度,加強專業教師與學生的管理,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及利益。同時制度是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鼓勵學生多參與專業實踐,提高理論與實踐的運用能力,也激勵專業教師開拓專業資源,為學生搭建專業實踐平臺。
3.3 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服務教學活動
實踐教學需要穩定的實踐平臺,并具有相應的專業崗位能提供學生實踐與實習,為維護及建設實踐教學基地,我們從行業發展趨勢,主要以親水、體育俱樂部、學校、體育公司等行業進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目前已建立16家穩固的實踐教學基地,并簽署基地協議。同時也依托學校內的資源,如體育總局沙排管理中心、中國排球協會在我校建立的海南省國家沙排訓練基地,該基地常年具備國家級賽事,能夠讓學生近距離的參與到賽事組織中,從而學習及培養實踐能力。
3.4 規范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強調過程管理
遵循服務地區原則,加強實習與論文工作管理,以之前的分散實習逐漸改變為集中實習,強化實習過程管理,促進實習與論文(設計)的關聯性,以保障學生的實習管理及畢業論文(設計)的實踐性。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從嚴從實踐出發,規范論文(設計)工作的管理,嚴格把關畢業論文選題及論文答辯等工作,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具備基本的社會調研能力,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構建個性化課程,優化專業選修課程
個性化課程建設,是教學體系的一個特色課程建設,也是滿足學生對職業資質培訓的需求,增加就業渠道,同時,培養師資,使校內教學內容與國家行業資質考證內容接軌,使學生校內就可學到職業資質培訓的內容,提高學生社會競爭力。
4.1 整合資源,開設個性化課程
在個性化課程的建設中,學校整合資源,與國家職業資質鑒定站、體育行業培訓機構合作,以前期的校內課堂教學為主,派送教師外出學習,校企合作等措施,加大校內教學與職業資質培訓的緊密度與統一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也能夠有序規范實踐教學管理,統籌安排,保障教學秩序的穩定。
4.2 優化專業選修課程辦法與管理
在專業選修課程建設上,我們針對同一年級,不同專業(方向)等開設專業選修課程,不限制各課程的開設學期,只要學生選課人數滿足開班要求,該課程可以持續每個學期開設,同時也限制專項學生選擇與專項課程教學內容相同的課程。此優化目的,在于滿足學生選課需求,鼓勵專業學習的延續性,提高學生一專多能的應用能力。規范專業選修課教學管理,加強學生學習考勤與學習完成度的管理,嚴控學習紀律,積極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5? 加強實驗(訓)室、場館建設,改善教學環境
體育專業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離不開實驗(訓)室、體育場館,積極改善教學環境,加快實驗(訓)室的建設,滿足教學、科研、訓練的需求,同時探討實驗(訓)室的開放制度。
5.1 完善實驗室建設規劃,服務教學與科研
在此項工作中,聽取專家意見,部署制定實驗室建設規劃,分批次分周期完成實驗室建設,目前已建設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一間,高爾夫球實訓室一間,基本滿足目前教學需求,但從建設規劃中,要以建設滿足教學、科研、訓練、群體的實驗需求出發,加強理論與實驗的應用性,同時能開展國家運動隊的科學研究,甚至群眾體育的科學研究,以教師為主導,讓學生介入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中,培養科研后備人才,也發揮實驗室的實際功效。
5.2 合理規劃體育場館建設,優化教學環境
體育場館建設對體育專業建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專項運動離不開體育場館,從目前我校場館的建設來看,功能館齊全,場館大,綜合應用能力突出,也曾承辦過多項體育賽事或其他大型活動,但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場館建設需要進行合理規劃,提高場館綜合運用率,并結合社會、體育項目的發展,需增加其他新興項目的功能館,以滿足教學需要,同時需要規劃場館開放管理辦法,讓更多的學生受益,得到良好的教學環境。
6? 促進核心課程教材建設,打造精品課程
課程教材是專業建設的重要環節,隨著課程的改革,教學內容的快速更新,傳統的課程教材已跟不上教學改革的步伐,需要我們合理規劃課程教學內容,以吻合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以此為基礎,通過教材建設,提升教學質量,打造精品課程,讓學生系統的掌握專業知識,也讓教師走在專業知識的前沿。
6.1 整合課程內容,提升教材建設質量
以整合課程內容,剔除相同教學內容,凝練課程教學內容,建設更適合我校學情的教材,突出應用型、指導性。通過教材修訂,也能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提升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夠及時站在專業前沿,以便給學生帶來系統的課程學習。
6.2 “一師一優課”,打造特色精品課程
以學校教學改革及師資培養要求出發,從模塊化課程中以專項運動技能學習與指導、核心理論課程為主,打造特色精品課程,籌劃課程建設,提升教師課程建設能力,目前我院以運動人體科學基礎、親水運動技能學習與指導課程為第一批精品課程建設,以完善一個課程,建設一個精品課程為目標,最終形成“一師一優課”。
本文從民辦高校開設體育專業的背景,結合我校的應用型轉型發展規劃建設目標,以及國家教學審核評估,海南地域特點等進行體育專業教學體系的實踐研究,至今尚屬于建設階段。體育專業的教學體系建立,需要關聯,需要依托的平臺至關重要,目前建設階段初有成效,在此也做一參考與借鑒,也讓民辦高校的體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百花齊放,為我國的體育事業做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 劉遠航.21世紀體育院系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5(12):54-55.
[2] 劉其龍.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制訂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考[J].四川體育科學,2014(12):107-110.
[3] 周賓宇.民辦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思路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9):175-176.
[4] 王喬君,童瑩娟,周奕君.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平臺+模塊”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9(3):69-71,122.
[5] 鄒學亮,陳亮,林斌.校地協同培養體育專業人才的探索與實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3):126-127,131,
[6] 何劍康,白銀龍.高校應用型體育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21):173-174.
[7] 周麗云,張兆龍.基于轉型背景的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研究——以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