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璐
摘 要:招投標執行情況是中央投資項目審計的重要內容之一,從近年的審計情況來看,招投標一直是審計發現問題的多發區域,這些問題既有主觀方面的,也有客觀方面的,既有制度層面的,也有管理層面的。如何在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做好招投標工作,是政府部門和各級招投標主體應該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中央投資項目;招投標;問題;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C93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2-0115-01
一、基本建設項目招投標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從近幾年審計情況來看,發現的問題涉及多個層面,多個環節。從審批部門來看,主要有制度規定缺失、招標方案審核不嚴、批復的招標方案不切實際、招投標過程監管不嚴、處理處罰力度不夠等;從招標人來看,主要有招投標工作介入不夠、上報的招標方案不切實際、應招標未招標、擅自改變招標方式、規避招標、肢解發包等;從招標代理機構來看,主要有資質不符合要求,組織程序不合規(如資格預審、勘查現場、招標文件編制、開標、評標、中標、中標公示、中標通知書發出等環節)等;從評標委員會來看,主要有評標專家入庫標準不嚴、專家水平參差不齊、評標專家責任心不強、評標不嚴謹、程序履行不到位等;從投標人來看,主要問題有圍標串標以及策略投標等。
二、招投標問題產生的原因
1.政策法規不完善,管理難度大。目前,招投標的法律體系是由國家、各部委以及地方出臺的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構成??偟膩砜矗究梢员WC招投標活動的有序運行,但在招投標活動的一些具體環節中仍缺少明確性和強制性的規定,對一些關鍵環節的規定也相對不完善,同時也存在著可以人為調控的因素,執法存在較大的彈性空間。
2.監督機構設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監管制衡。招標投標監督管理職責分屬若干部門,實踐證明,當前這種職責分工的設計由于各部門權責不清,部門之間互相爭利推諉,部門之間的協調難度大,可以說是“九龍治水,水患猶存”。這種各自為政、多頭管理的監管體系與方式,不僅增加了大量的行政成本,而且形成了相互抵消和抑制,大大降低了行政效能。甚至有些行政主管部門不僅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用自己來監督自己,完全違背了監管本身的宗旨,無法避免和有效防止違規違法案件的發生。
3.主管部門監管手段有限,處罰力度不夠。各主管部門對其管理范圍內的項目招投標進行監管主要依靠監督檢查、竣工決算審計以及少數招投標專項檢查。各招投標主體在實踐中逐步找到了招投標法律法規的空白和漏洞,審計發現各類圍標、串標、以合法的招投標活動掩蓋非法利益輸送的手段越來越隱蔽,單單通過上述檢查手段根本無法有效發現和挖掘出招投標中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同時,招投標法中對招投標違規問題的處罰方式和程序規定不夠明確,各主管部門在處理招投標違規問題時,缺乏具體、明確的依據,因此不敢輕易做出處理,處罰力度不夠,監管手段有限。
4.招標人招投標工作管理弱化,重視度不夠。一是法律意識淡薄。部分招標人往往因為法律意識淡薄,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違規開展招投標活動。投標人為了更加順利地成為中標人,想方設法拉攏招標人,進行利益輸送,與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私下商量,內定中標人。招標人為獲得更多的附加服務,或更低的價格,甚至是為了個人利益,內定中標人。二是招標人缺乏專業人員參與過程管理。較普遍的情況是,招標人將招標事項委托給招標代理機構后,認為自己就不需要做任何工作了,也不會派相關人員參與到招標活動的各環節。殊不知,招標人是招標活動的委托方,有權利對招標代理機構及評標委員會在招標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監督和糾正。三是招標單位紀檢部門參與不夠。當前,我國的招投標監管體系還不成熟,監管力度較弱,招投標過程中極易出現腐敗行為。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金額較大,如果內部監督弱化,更容易滋生腐敗。部分招標單位的采購審批手續較為簡單,責任分散,特別是大額工程及設備的采購,監管流程中沒有本單位紀檢部門參與,不利于強化招標活動的監督管理。
三、招標人開展好招標工作的策略
1.強化前期論證,提高招標方案編制的科學性。招標人應重視招投標工作在項目管理中的關鍵作用,將招投標方案編制的合理性作為考核招投標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必要時可以編制一套檢驗招投標方案合理性的指標體系,從必要性、適用性、合理性入手,從源頭上強化招投標管理工作,使招投標工作的成果能夠切切實實地為項目建設服務,為強化項目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率發揮作用。
2.強化招標代理機構和評標專家的考核,倒逼招標代理機構提高服務質量。招標人作為招標活動的發起人,應充分行使自身的選擇權,可以建立招標代理機構信用庫,對經常合作的招標代理機構的服務質量進行考核,對于未按國家有關要求組織招投標活動的招標代理機構,特別是出現重大失誤的招標代理機構,應堅決拉入黑名單,不再使用;對于未按照招標文件規定進行評標的專家應要求招標代理機構在本單位以后的招標活動中不予使用。
3.抽取專業人員,全程參與招投標活動監管。招標人可以培養一些熟悉招投標實踐工作、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專業人員,積極參與到招標活動中去。從前期選擇招標代理機構,到中期起草招標文件、監督招標程序再到后期的復核評標資料、選擇中標單位,專業人員均可以進行跟蹤,從而提高招投標工作的規范性,防止招標代理機構和評標專家出現工作失誤或違法違規行為。
4.增強法律意識,杜絕謀取利益的僥幸心理。招標人應強化法律意識,提高防腐拒變能力。要以法律作為招投標活動的依據,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開展具體工作。對供應商承諾中標后增加服務、降低標的物價格、給予回扣等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堅決抵制。
5.適當引入紀檢監督,防止腐敗行為發生。招標人可以建立健全招投標工作的內部控制制度,完善招投標工作的監督機制,強化責任制,特別是涉及金額較大的設備和工程,應適當地引入單位紀檢部門參與,強化權力制衡,減少招投標工作的廉潔風險,防范腐敗行為的發生。
6.重視合同管理,減少項目實施風險。合同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它貫穿著整個工程項目的始末。特別是建筑工程,不可預見性情況較多,風險大,合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高水平的合同管理才能有效控制風險,才能對質量、成本、工期進行良好的控制。招標人在開展招標采購工作前,一定要詳細研究合同形式和合同條款,提高合同內容的嚴謹性、前瞻性,強化履約能力,降低建設風險。
本文僅從招標人角度提出了完善招投標工作的部分建議,要從根源上解決當前招投標市場存在的問題,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特別是政府部門要根據我國的經濟體制,緊密結合當前的經濟發展特點,建立規范高效的招投標市場機制,提高招投標法規體系的縝密性和可操作性,從制度層面來規范招投標市場存在的各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