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有所改善。中國傳統的藝術體現了中國傳統的人文思想,而這些藝術體現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電影文學將電影藝術特性與文學藝術特性相結合,實現了對人文美學的獨特表達。西方文學作品表達的藝術比較開放,電影導演將中西方文化藝術緊密的結合起來,完成一個又一個表達美學思想的電影。將文學通過電影的形式表達出來,引發人們的興趣。本文主要講述了美學思想電影文學中的表現并做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中西電影文學? ?美學思想? ?表現? ?分析
一、中國電影文學中的傳統文化內涵
(一)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分析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是從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探究出來,因此他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傳統文化的表現內涵豐富,中國美學思想將抽象的事物與具體的事物相結合從而表達出中國傳統的文化藝術[1]。而中國的民間藝術更是在中國發揚光大,民間藝術體現了人民的真實生活,富有樂趣。如果以民間藝術為電影主題,足夠提升文學作品的知名度,民間藝術幽默風趣同時又是人們智慧的體現,符合人們的生活,民間藝術散步在各處,使中國這片神圣的土地上又增添了生機,中國多元化的文化藝術正是促進中國走向國際的指南針,從而影響著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是對中國電影文學中的傳統文化內涵的詮釋。
(二)電影文學中的傳統文化體現
當今社會中國的發展正處于蓬勃階段,中國新興產業在世界各國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2],而電影文學中的傳統文化也在逐漸興起。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濟價值得到極大的重視,尤其在電影文學方面。電影文學體現的是傳統的文化藝術,既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又體現了文化的藝術價值給電影的創作者帶來高效益。將傳統的文化貫穿于整個電影文學中的策略,將會極大提升電影的藝術性,從而體現出中國的傳統文化。
(三)電影文學中的倫理道德分析
要想使中國文化發揚光大就必須遵守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修身養性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從而將電影文學中的美學思想表達出來。家是人們生活的港灣,從古至今家庭和睦也是體現了優良的文化藝術,“家”注重于倫理道德,但同時也為電影文學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文學素材[3]。電影文學以家為主題,圍繞家庭展開一系列的故事使電影更貼合實際,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體現出人們生活中的道德思想。
二、中國電影文學美學思想與西方美學思想的辯證分析
(一)從世界本源上:比較中西方電影文學的差異
西方文學作品與中國傳統的文化藝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人們的思維潛在影響中西方文化的發展。從哲學的發展觀來看物質決定意識,以思維論為主體的傳統文化影響了中國人上千年的文化生活。西方的文學作品表達思想的邏輯性這與中國傳統文學作品有明顯不同,中國傳統的文化表達了更多的感情色彩具有獨特的表達方式,因而中西方電影文學產生了差異。
(二)從具體藝術表達手法上比較中西方電影文學的差異
大自然帶給人們的寶藏是無窮無盡的,人們只有尊重歷史的發展規律,才能享受大自然的藝術氣息[4]。使藝術在人民生活中得以發揚,西方的美學思想中在自然情景方面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而中國的詩歌書畫等方面都流傳著古代的韻味,使自然之美盡可能的得以還原。在書寫方面,臨摹他人的字跡時模仿的程度越高,對業界美的認識也就越加深刻。西方繪畫注重寫實,而中國繪畫注重寫真。寫真在電影文學中有充分的體現,因此,在電影文學中以家庭作為電影的主題,生動的體現了喜怒哀樂的無常,故事主人公通過在經歷大悲大喜從而得到個人修養層次上的提升。
三、中國電影觀眾審美問題分析
在中國電影文學的創作過程中,由于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許多創作的主題與設計都來自于生活,符合時代發展的主流貼近人們生活從而使電影的價值充分體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人們對于電影的要求及追求也不同,人們往往通過電影文學以便讓自己心曠神怡,凝神緩解生活中的壓力,通過電影藝術使自身的藝術修養得到提升,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
(一)符合當下主流價值觀
主流價值觀的體現是電影文學作品表達的重要表達方式,對于一些熱愛文學的人來說他們認為文學作品能夠提升自己的品味,通過文學作品能夠反應出當代社會的發展從而體現當前社會主流價值觀。許多文學作品通過電影的形式表達出來,更能夠突出作品的主題對人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電影在發生地首次出演時能夠激發人們的興趣,熱愛文學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真”“善”“美”。人們透過美學的本質彰顯文化的特質從而提升觀眾的審美水平,體現出電影的獨特魅力。通過電影文學使觀眾在情感上引發共鳴,對文學文化有獨特的見解,符合當下主流價值觀。
(二)電影文學表達的中國化
隨著科技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今許多電影的主題都是符合人民群眾的生活,為了緩解人民群眾的生活壓力通過一些藝術形式貼近群眾的文化生活。平民的工作壓力與生活壓力較大,傳統的電影文學在藝術表達上過于脫離實際,使得電影與觀眾的情感溝通不足,不能夠將美學思想得意以詮釋。許多文學電影以人民群眾的角度拍攝,一方面能夠使人民感到親和感,另一方面以人民群眾為主,使整部影片具有幽默、平和的特點,以小人物為背景,體現出電影文學作品的獨特美學思想。
四、中西方電影文學中的美學思想與表達的具體分析
(一)好萊塢商業美學與中國傳統電影文學表達方式的碰撞
好萊塢電影行業在世界上聞名,因此國內的電影文學作品與好萊塢的電影文學相比不足一提,但是中國的電影文學作品代表著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這是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影都比不上的。因此,國家為保護中國的特有電影文化不受侵犯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并給與保護。使中國的電影文學作品成為被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提升了我國電影文學作品的質量水平[5]。好菜塢電影在世界電影中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對世界電影的發展也是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好萊塢電影表現的內容豐富多樣并且有自己的獨立品牌,因而在世界上越走越遠。而使好萊塢進軍世界電影的原因是因為他能夠把握住觀眾的審美需求,并且根據人民群眾的需要制定主題,符合人民群眾的心理提高興趣。并且在電影上市之后根據電影的銷售情況及時的進行調整,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人民群眾的利益。而中國的電影文學作品只是用中國獨特的文化及元素進行創作,范圍較窄。
(二)中國電影文學發展前景分析
美學思想的運用需要與中國傳統文化充分結合,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符合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而西方電影文學不不僅在電影文學上突出主流價值觀更是加入了本土元素及人們群眾的情感色彩,因而從整體水平上領先于中國。中國電影文學作品在創作上理念上還需要像西方文學作品學習,傳統的電影文學表達方式需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從而提高中國電影文化的整體水平,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為中國電影文學的發展做充分的準備,使電影文學走向國際。
五、結語
隨著科技社會的不斷發展,在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于生活的質量不斷提高從而追求藝術體味文化的韻味。在電影文學方面,中西方電影文學中的美學思想具有特殊性與共性相結合的特點。人們通過多種形式來體味生活,尤其在現在人們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不斷學習來提升自己。同時為促進電影文學的發展,還需要對電影文學中的美學思想進行充分的研究與實踐,從而提升中國電影的發展水平。電影文學不僅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還要結合實際體現中國人民的心理需求,從而提升電影藝術內涵以及商業價值。
參考文獻:
[1]蔣鵬.淺析動畫中影藝術中的關學思想[J].中影文學,2013,(11).
[2]葉玉露.淺析電影《新少林寺》中的禪宗美學思想[J].電影文學,2011,(17).
[3]張玉霞,賈夢.儒家美學思想與中國電影[J].管子學刊,2011,(03).
[4]岳振國.論釋道美學思想在革命歷史題材電影中的藝術表現[J].齊魯藝苑,2014,(02).
[5]張楠,,梁佳卿.《一九四二》中的美學特征分析[J].電影文學,2013,(08).
(作者簡介:孫靜,本科,單位:山東省濱州鄒平市文化和旅游局,職務鄒平市美術館館長,職稱四級文學編輯,研究方向:藝術文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