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星
【摘 要】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音樂化手段的運用,必須緊密聯系教學任務的實際,要根據具體的語言場景,有選擇地、科學合理地運用,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隨意性,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關鍵詞】 音樂化教學 英語課堂
英語的教學方法很多,每種方法都有其獨特的魅力。音樂化教學手段,顧名思義,即利用學生對音樂的敏感、對審美的鑒賞力和心理追求,把英語教學活動最大程度地與歌曲、詩歌、韻文和順口溜等相結合,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活躍的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達到愉快學習的目的。這種音樂化手段的運用,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智力與非智力的各種因素,鼓勵學生參與到語言實踐中去,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能力,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形成積極有效的學習策略。
一、英語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魔力
小學生的天性是愛動、愛唱、愛玩。他們獲得知識都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把音樂融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音樂的巨大感染力,采用聽、唱英文歌曲的教學手段,把音樂和語言場景相結合,讓學生在獲得愉快、輕松的心理享受的同時,在其思維與語言上引起共鳴,產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1. 英語歌曲在課堂導入中的應用。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它的魅力是所有人特別是小學生無法控制的。在課堂開始時,如果我們以一首悅耳的英語歌曲導入,學生立刻就能融入到英語學習情境中來。但是在英語歌曲導入時,我們應該注意歌曲要和本課所學知識相關;歌詞要簡單易學,適合學生知識結構:歌曲旋律要動聽,節奏明快。
2. 英語歌曲在鞏固練習環節的應用。
初步接觸英語,學習英文字母。在學習之前先讓學生聽、唱字母歌。在活潑跳躍的樂曲聲中,學生很輕松地學會了唱字母歌,產生了對英文字母的好奇與探究心理,接著通過學習掌握26個英文字母,學生又會產生一種成就感,認為英語并不難學,為在心理上接受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三年級在教授How are you? I?蒺m fine, thank you. 時,從網上收集How are you這首英語歌曲,學生邊唱邊做動作,在玩中學到了本課的重點句型。學習問候語時,以欣賞歌曲Good Morning導入新課效果很好。輕松的音樂響起來,師生情感交融,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會了問候“早上好”,為進一步學習“下午好”、“晚上好”、“你身體好嗎”等會話內容作了鋪墊。
學習基數詞的知識時,用Ten Little Indian boys既糾正了學生發音方面的錯誤,又鞏固了對數詞的掌握。美妙的音樂旋律響起來,學生的疲勞消退,精神振作,學習效果大大改善。
喜愛音樂是人類的天性,歌聲是最足以打動人心的力量。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用緊密結合教材的歌曲來引導課文,總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學生學習的熱情高漲,課堂氣氛十分熱烈。通過音樂欣賞與課文內容相結合,聽、唱英文歌曲手段的合理化運用,學生在無意中建立了一種心理傾向,激發出學生探索英文歌曲中所含知識的心理要求,為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二、優美的詩歌、韻句在英語教學中的魔力
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插入一些英文詩歌、韻句,朗朗上口的詞句不僅可以陶冶學生情操,使之心靈得到凈化,也可以使他們的身心平和放松,更能平息浮躁的心理,調節情緒,引起注意。不但提高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還增強了語言知識的記憶。
湘教魯教版教材幾乎每單元都有一個chant,教學中讓學生打著節奏,跟讀若干遍之后,開展競賽,學生興趣盎然,躍躍欲試,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方位詞east, west時,讓學生欣賞一句西方諺語:East, west, home is best(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同學們開懷大笑,既理解了一些東西方文化的異同,也學會了新的單詞。在學習定冠詞the的用法時,用順口溜幫助記憶:“我一天三餐都喝粥,喝完粥后去玩球,玩完球后做游戲,偶爾還去下下棋。”讓學生明白了一天三餐、球類運動、棋類、游戲前不能用the。像這樣的順口溜瑯瑯上口,為同學們所喜聞樂見。
最后要強調的是,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音樂化手段的運用,必須緊密聯系教學任務的實際,要根據具體的語言場景,有選擇地、科學合理地運用,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隨意性,這樣才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