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時代下,教師不斷開拓教學手段創新教學理念,高職思政課堂對創新創業教育也尤為重視。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能夠強化思政課堂教學質量,對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也有較強導向作用,對素質教育下創業教育工作意義重大。本文從“互聯網+”視域下對創新創業教育、高職思政課的現狀做出解析,并針對此類問題現狀提出有關的創新創業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教育理念;途徑
引言:
網絡在當今社會的地位不斷水漲船高,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互聯網在豐富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為創業和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曙光。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教育和創業教育應順從當今時代的潮流,針對不同學生的現狀營造出不一樣的網絡現代化教學方式,促使“互聯網+”形勢下創新創業教育在高職思政課堂的應用,有針對性的對高職學生展開教育教學工作,提高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思想觀念,更好的順應時代潮流,為社會做出貢獻。
1創新創業教育與高職思政課在“互聯網+”潮流下的現狀
在網絡盛行的今天,更多的人只是順從的跟隨著時代潮流的步伐,而不乏一小部分人已經從理論和經驗中窺視到了網絡時代的趨勢走向,和傳統的創新創業教育比起來,當代網絡大背景下人才的傳播滲透顯得愈加廣泛,大學生的創新意識種類也愈加多樣。
(一)“互聯網+”時代下的創新創業教育
對于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浪潮中,當代大學生大多數都經歷過網絡時代的發展變遷,對于網絡相當了解。因此,若加以利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在高職宣導創新創業常識,可能大多數學生對此還是比較認可的。因為學生對于“互聯網+”時代有著感同身受的體驗,在潛意識里會對此較為信賴,然后主動參與相關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
創新創業在當下互聯網領域中相比于傳統的創業形式來講是有很大感召力的,而互聯網創業在飽含機遇的同時,也是充滿著挑戰。與此同時,“互聯網+”背景下的創業優勢便能更加吸引當代高職學生。熟悉“互聯網+”,并以此創業的人都是對網絡大背景時代下有相應的認知,將一小部分未入門者拒之門外,規避了風險,同時也提高了創新創業成功率,實現別樣的創新創業[1]。
(二)“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課堂
在人們的認知中,高職畢業學生是要稍遜于相應的本科學生的,而高職的學生的理論基礎也相對于本科學生有些許差距,而正是因為各方面基礎薄弱,所以才需要適合于他們的教學策略,加強對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塑造,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創業并更快的適應社會。將課堂的理論教學和實踐生活中相融合,更好的傳授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理論思想,真正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2“互聯網+”時代創新創業教育與高職思政課的相互作用
高職思政課程教學和創新創業能力教育,都是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成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學策略只是為了向學生導入“互聯網+”的知識概念,引導高職學生順應“互聯網+”創新創業才是高職思政課的有效方式。
(一)網絡時代在高職思政課教育的延伸
現今互聯網上形形色色的信息五花八門,獲得信息資料的渠道更是數不勝數,互聯網思維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了。學校應該適當進行教務管理,利用網絡對學生進行網上在線教學活動,選擇并利用合適的資源加以組織和引導,更好的開發學生自身的互聯網專業技能,例如:在上課過程中將教室演變為職場,讓同學分飾職場各角色,通過這種偽職場提前讓學生做好步入社會的準備,將互聯網教育理念真正應用于高職思政課程中去。
(二)高職思政課教育下對學生創新創業的正確引導
網絡發達的互聯網時代在給人們帶來信息便捷的同時,也不可置否的帶來信息爆炸時代的弊端,人們在暢所欲言的同時,也為他人傳遞著許多偏帶主觀性的論斷[2]。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壞的一方面,學校在教育教導學生互聯網知識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向正確積極的方向前進,激勵學生合理使用“互聯網+”渠道,正確應用互聯網思維,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多應用互聯網思維和視域,通過相關信息對當前格局做出詳盡了解,方便選擇正確的道路進行創新創業。
3創新創業教育在互聯網時代下扎根高職思政課堂的途徑
(一)促進創新思維理念在高職思政課堂中的傳授
“互聯網+”時代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觀念、教學形式、教學質量等方面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有很大的變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思政課中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指引會更有利于改進思政課堂拘泥形式的頑疾,更加具有實地效果。例如: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如何能夠和本科學生同等的創業、就業、實踐的專題展開,對此種類型所需要的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一方面使學生明白這樣的能力和思想在創新創業實踐中的意義,再方面可以讓學生從中明白自我改進觀念和價值的方法[3]。
(二)提高創新創業教育在學生實踐中的實施
理論聯系實踐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教學效果,往常的思政課堂雖然少不了教育環節,但大多老舊古板,和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興趣點相悖,這樣的教學方式偶爾之下可能還會有效果,但時間長了,要想持久穩定的取得成效,則難免使學生產生倦怠和反抗情緒。融入創新教育狗的思政教育相對就更加針對于學生的創新創業導向,以開放、趣味的特點更受學生所歡迎,將學生的天賦更好的發揮出來。因此,高職學校可以利用已經成型的學院培訓場所和原有的培養方式,亦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資源和實際情況構建平臺等方式,以全能型、多樣性、多層次性方式凸顯出“互聯網+”的時代特征,借用當前的互聯網資源技術,從而確保高校學生在思政課與創業實踐的結合下與“互聯網+”時代接軌,為以后更好的進行創業創新做出鋪墊。
(三)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與高職思政課堂的外部環境
高職思政課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相滲入實質上是為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塑造高職學生在社會實踐生活中的職業素養[4]。所以,高等職業學院在教學實踐中便需要注重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引導和對教學過程中相關理論的轉化,使得學生在學校所學知識能夠有效的應用于工作實踐中去,學校可以引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鼓勵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對學生的各大實踐活動做出相應的支持,為學生指定事適合的培養計劃同時,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創新,勇于實踐。例如:可以施行創新實踐與學業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允許學生調整學業時間的進程,在此期間允許學生保留學籍的情況下進行創新創業實踐,若有了好的成效,則可以用以抵作作學分的效用,以此為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營造出良好的創業氛圍環境。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需要學校和學生共同實踐創造才能實現,高等職業學院在思想政治課程教育中結合“互聯網+”的創新創業模式,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創新創業實踐方面來講都具有強烈的可實踐性。在日后的教創新創業學活動中,向學生傳授此種模式不但可以讓高職學生認知到互聯網時代的新型創業理念,還能賦予學生以創業實踐能力,在豐富學生全新的創新創業理念的同時,促使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需要。
參考文獻:
[1]柯達.“互聯網+”視域下高職思政課路徑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融入分析[J].智庫時代,2019,182(14):160+162.
[2]崔甜,李淑敏.“互聯網”視域下創新就業教育融入高等思政課的途徑分析[J].大眾文藝,2019,453(03):207-208.
[3]初春興.“互聯網+”視域下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思政課路徑探究[J].中國市場,2018,No.959(04):271-272.
[4]王美娜.“互聯網+”視域下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思政課路徑初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No.184(03):197.
作者簡介:
莫新菊,女,1978-9,漢族,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