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瑜
摘 要:基于新時代背景下,落實黨建思政工作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是必然舉措。以黨為根本領導,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國有企業應始終圍繞人民利益這一核心內容,積極開展促進人民發展的工作,以改善人民經濟發展水平與生活質量,進一步推薦我國社會的小康建設。對于國有企業人員而言,其思想直接決定行動方式,若思想存在誤差,則無法就工作內容開展正確地行為,社會發展方向必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影響其發展的可持續性。因此本文在闡述強化國有企業黨建思政工作所具備的影響性的基礎上,就現階段國有企業黨建思政工作存在的問題展開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議,謹供有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問題分析;強化策略
黨的十九大召開會議上,總書記提出了“四個新”理念,每一個新均是一種信任精神的體現,同時也代表著創新力量。對于企業而言,創新是其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企業員工擁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其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并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方案,有利于企業管理體制與時俱進的革新,提高企業的時代活力。企業以此為基礎才能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找到立足之根本,實現健康發展。由此可見,新時代黨的根本發展方向便是以黨建思政工作為核心內容,國企員工在開展實際活動過程中,也應秉持這一理念向大方向不斷邁進。
一、強化國企黨建思政工作的影響性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水平的持續提升,受國內外經濟形勢以及市場競爭環境改變的影響,國有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性發展,變革勢在必行。不過,隨著變革進程的逐漸深入,一些國有企業存在的思政認知弊端也逐漸顯露,由于缺乏良好的思政意識,導致其思政工作開展困難重重。因此對國有企業思政工作進行有效強化,對其發展意義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政治層面需要完全等同于黨的需求。《中央宣傳部、國務院國資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2011版)對此有所說明,以及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也表示,需要進一步做好國有企業思政建設工作,促使國有企業人員思想政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用于等同于黨中央高度的思政素養,并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保持與黨中央一致的政治方向。其二,符合國有企業廉潔自律發展要求。受經濟新常態發展影響,利益之流極易影響人們思想、觀念,進而滋生腐敗行為,甚至誘發犯罪。做好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幫助人們樹立良好的道德信仰,提高國有企業領導、員工的思政素養,即使面對再大的誘惑,也具備一定的自控、自制能力,堅守底線與原則,始終保持良好的自律性、清廉作風,為國有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其三,有利于保證國有企業發展的健康性。基于當前市場經濟大環境下,文化發展呈現出多元化態勢,極易影響國有企業員工思想,進而導致其思政觀念不堅定,甚至發生混亂。加強對國有企業工作人員的思政教育,可以促進員工形成積極的思想價值觀,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強化企業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為企業實現良性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二、國企黨建思政工作現狀分析
首先,沒有建立完善的制度。隨著經濟發展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社會市場環境愈發殘酷,競爭愈演愈烈,而國有企業在發展期間,只有構建完善的黨建思政管理制度,才能實現自我強化,取得良好的市場份額。不過,受到經濟利益的影響,很多國有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甚至想通過投機取巧的方式獲取成功,沒有對黨建思政管理工作形成正確的認知,因此也沒有針對黨建思政工作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導致其真正作用無法得到發揮,國企黨建思政管理工作崗位形同虛設,沒有相關章法約束國有企業的員工,不利于工作質量、效率的提升,長此以往,避免給企業的發展造成阻礙。
其次,黨建思政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國有企業要想實現健康、持續發展,必須結合時代特色以及發展需求,不斷創新自身的黨建思政管理模式,以實現與時俱進,避免落后于時代。而國有企業黨建思政管理模式之所以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主要原因在于企業無法正式自身存在的弊端,即不符合經濟時代發展需求,因此無法及時革新員工的思政觀念,導致員工的工作效率、質量均較差,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效益。除此之外,企業沒有結合自身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管理模式,導致內部存在的問題無法得到妥善處理,弱化其市場競爭力。
最后,沒有專業性人才。其國有企業并沒有明確認知到黨建思政管理工作所具備的重要性,因此也沒有積極吸納相關專業人才,而這也是國有企業黨建思政管理工作普遍存在且相對較為嚴重的問題。國有企業應以為人民與社會服務為根本宗旨,若國有企業內部結構中創新人才資源嚴重匱乏,將無法推動員工的思政素養、綜合素質,進而給企業的發展造成阻礙。
三、國企黨建思政工作強化策略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國有企業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應遵循一項基本要求,即全面貫徹落實黨建思政工作,所以國有企業應結合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實際發展需求,構建完善的黨建思政工作管理制度,并對獎懲制度進行明確,基于動力、壓力的雙重作用,促使員工作業積極性得到大幅度提升,進而改善工作質量與效率,促進企業發展。除此之外,國有企業也可以通過績效考核的方式展開黨建思政管理工作,并子啊日常作業期間全面落實績效考核制度,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員工的思政素養,改進其工作積極性。不僅如此,國有企業還應該構建一個完善的人員任用管理制度,確保員工綜合素養不會出現斷層等情況,為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更有利于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全面創新工作模式
觀察現階段國有企業的黨建思政管理工作可以發現,其開展模式無外乎均是“我說你聽”的傳統模式,這種模式與當前經濟時代發展需求存在較大的出入,而且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日益全面,信息化技術全面發展,并開始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國有企業為了與時俱進,提高黨建思政管理工作的時代性,應該在實際工作中融入時代產物,并通過員工自行選擇的方式擬定開展形式,這樣有利于黨建思政管理工作更順利的開展。需注意,一定要避免高壓強迫的學習方式,而是積極引導,培養員工形成良好的思政觀念、工作習慣,以此才能確保員工在工作期間可以代入所學思想,致力于推動企業實現進一步發展。
(三)做好人才培養工作
企業黨建思政管理工作的開展方式以及開展效果的主要影響性因素,便是企業創新型專業人才資源,企業只有積極引入專業素養良好的思政管理工作人員,才能在日常工作期間,不斷強化普通職工的綜合素質,進而改善其作業質量與效率。由此可見,企業領導者應構建完善的思政管理工作人才培養機制,確保所有思政管理人員均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與企業的時代發展需求相符,并在日常工作期間,不斷優化思政管理工作人才的創新能力,因此推進企業黨建思政工作的創新。
結論:
基于十九大會議的要求,國有企業發展面臨著較大的挑戰,為了妥善處理自身發展路線問題,企業應明確認知到黨建思政管理工作所具備的重要意義,并從制度、模式、人才等層面加強黨建思政管理,以改善自身綜合能力,為可持續發展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郭釗宏.新常態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強化策略探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12):268.
[2]劉微.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強化策略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8(20):275+277.
[3]張新強.新常態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強化策略探討[J].現代交際,2018(18):236-237.
[4]劉斌.加強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J].智庫時代,2018(31):17+19.
[5]閆曉宏.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化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8):206+208.
[6]王東來.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強化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8(0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