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敏花

【摘 要】受生育率下降和人口預期壽命延長的影響,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老年撫養比和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逐漸上升。未來,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還將繼續提高,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造成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原因除了經濟快速發展外,還有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當前,中國應積極調整政策,提高生育率,并通過延長退休年齡和挖掘農村剩余勞動力等措施提高勞動參與率。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現狀;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C9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9-0219-02
1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少兒撫養比指少兒人口(0~14歲)與勞動人口(15~64歲)的比率,老年撫養比指老年人口(64歲以上)與勞動人口的比率。隨著生育率的下降,中國少兒撫養比顯著下降,由1970年的72.22%下降至2012年的23.99%,此后,少兒撫養比略微回升,2018年為24.75%。與之相反的是中國老年撫養比逐年提升,1970年僅為6.73%,2018年則上升至15.72%。
受少兒撫養比與老年撫養比變化的影響,中國人口總撫養比呈現“先降后升”的特征。1970年以來,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和占比持續升高,受醫療衛生條件等的限制,平均預期壽命較低,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為3 000萬,占總人口比重僅為3.76%。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及社會觀念的轉變,2018年,我國老年人口數達1.56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高達11.19%,高于中高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1960—2018年,我國老年人口數量明顯上升,而少兒人口數量下降顯著。
聯合國人口司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9》顯示,未來中國人口年齡結構中,少兒人口占比將趨于穩定,勞動人口占比將持續下降,而老年人口占比將持續上升(如圖1所示)。到203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上升至16.9%,2050年將達到26.1%,與目前日本老年人口占比相當,而到2100年,老年人口占比將高達31.8%。屆時,巨大的老年人口規模將為我國醫療保健、養老保險支出等帶來沉重的負擔。同時,由于老年人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弱,創新性不足,因此老年人口過多將影響整個社會的創新能力,不利于社會更新和普及新技術、新知識。2035年以前,中國14歲及以下人口比例將持續下降到14.8%,此后少兒人口占比將趨于穩定(如圖1所示)。1950—2100年,我國人口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由“下寬上窄”到“上寬下窄”。
2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成因
從造成中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成因看,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自然結果,也是政策因素如計劃生育政策推行的產物。
2.1 經濟社會發展的自然結果
世界范圍的經驗研究表明,人口轉變的主要推動力是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歐美發達國家及亞洲的韓國、新加坡等在未實施政府強制性人口政策時,人口出生率均出現了下降。印度由于經濟發展增速較緩,其人口轉變過程也相對緩慢。
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以2010年不變價美元計算,我國人均GDP由1970年的229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7 308美元,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43‰下降至12.43‰。蔡昉(2010)指出:“三個主要的人口轉變階段的依次更替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結果。”因此,我國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2.2 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
人口轉變是人口再生產行為的直接結果,但在中國,促使人口年齡結構轉變的還有政策因素即計劃生育政策。該政策的實施加速了中國人口轉變過程,使中國在短期內完成了歐美國家需要上百年時間才能完成的人口轉變歷程。1982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為22.28‰,2012年降至12.1‰。1990年我國的人口生育率較1964年下降了65.53%,少年人口比重下降了31.97%,老年人口比重則提高了56.46%。
2.3 生育意愿的改變
生育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由于經濟發展、社會觀念轉變導致的生育意愿轉變是重要因素。根據人口學相關原理,生育率或多或少地受經濟收入、文化觀念及家庭習俗的影響,而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因素對于家庭生育觀念的影響尤為顯著。
3 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政策建議
中國正處于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時期,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及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發展,人口老齡化將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多方面的影響,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挖掘勞動力供給潛力,提高勞動參與率。一方面,應通過戶籍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轉移更多農村勞動力到城鎮就業;另一方面,延長退休年齡,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及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多數人到了退休年齡時,身體狀況較好且有意愿繼續工作。因此,政府可以依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逐步延長退休年齡,提高勞動參與率。
(2)落實全面二孩政策,探索放開生育政策限制,實現人口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認真落實全面二孩政策,探索全面放開生育的政策限制。雖然全面二孩政策對提高人口出生率效果有限,但還是有一定幫助的。因此,現階段應全面落實二孩政策,政府應全面清除以往嚴格限制生育的政策。其次,降低育兒成本。可以從延長婦女產假,給予男方帶薪陪護假,新增和擴建托幼機構等方面入手實施相應政策。最后,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出臺人口生育獎勵政策。在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嚴重且財力許可的條件下,鼓勵各級地方政府出臺鼓勵人口生育的政策,對新出生人口給予相應的獎勵,這也是許多發達國家常用的政策。通過上述政策的實施,希望能把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穩定在一個合理水平,實現人口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人口與經濟之間的均衡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蔡昉.人口轉變、人口紅利與劉易斯轉折點[J].經濟研究,2010,45(4):4-13.
[2]杜鵬.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與變化[J].中國社會保障,2013(11):13-15.
[3]黃毅,佟曉光.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J].中國老年學,2012(21):4853-4855.
[4]周文靜.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與積極應對[J].經營與管理,2014(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