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萍 戴楊潔 張小蓮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在不斷改變。在科技日益發展和創新的前提下,互聯網已經滲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也成為傳統行業發展轉型的重要形式。近年來,借著互聯網浪潮,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如火如荼。共享單車雖然解決了人們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壓力,但是也產生了一些管理上的問題。共享單車企業存在的問題沒有解決好,不僅讓公司難以在行業中獲得生存條件,還會產生更多弊端,影響其發展。文章以南寧市和崇左市的摩拜共享單車為例,通過對摩拜共享單車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解決措施,讓共享單車能夠健康有序地發展。
【關鍵詞】共享單車;摩拜;管理
【中圖分類號】F572.6;F724.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7-0203-03
1 共享單車的發展現狀
共享單車是在傳統單車的基礎上借助互聯網而發展起來的出行工具。通過GPS定位系統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手機快速找到自行車,而且相對于傳統的自行車而言共享單車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更好地滿足大眾需求。共享單車的出現解決了人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緩解目前的交通壓力;低碳環保、綠色出行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環境問題[1]。然而,共享單車作為新發展起來的短途出行代步工具,使得許多共享單車企業在城市大量投放單車。大規模的共享單車停放在公路邊,影響市容市貌,共享單車維修不及時,使用久了人們的出行安全成為新問題[2]。本文主要以南寧市和崇左市的摩拜共享單車為例,分析兩個城市摩拜共享單車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使摩拜共享單車能夠在城市更好地生存與發展。
2 共享單車的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摩拜為典型的共享單車應運而生,只要通過掃碼解鎖,根據使用時間支付一定的費用便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共享單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特別是在校園、地鐵站附近、公交站點周圍、居民住宅區等地方,騎行結束將車停放在安全區域即可,無需再尋找車輛停放處,節省了出行時間[3]。
2016年以前,共享單車基本上是以政府主導的有樁公共自行車為主,用戶體驗相對較差。2016年底以來,無樁式共享單車出現,不再由政府主導,國內的共享單車品牌多樣,各大城市路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各個品牌爭相進入市場,共享單車行業競爭激烈[4]。根據智研咨詢網發布的《2018~2024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可知,到2017年國內共享單車的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迅速擴張,市場競爭愈加激烈,2018年國內共享自行車市場規模達178.2億元,增速達73.3%,預計到2020年,國內共享自行車市場規模或將突破300億元。但是市場上占有量較少的企業因面臨各種壓力不得不倒閉,最終剩下摩拜、ofo、哈羅等規模較大的幾家大企業相互競爭[5]。
2018年5月,共享單車App活躍用戶排行前三的分別是ofo共享單車、摩拜單車、哈羅單車,活躍用戶數如圖1所示。ofo共享單車排名第一,活躍用戶達到2 805.1萬人;摩拜單車排名第二,活躍用戶數為2 085.63萬人;哈羅單車位居第三,活躍用戶數為761.85萬人。其他共享單車的使用數量較少,市場占有率低。
2017年2月21日摩拜單車進入南寧市場。據統計,2017年南寧市共有共享單車12萬輛,分別是ofo、摩拜、永安行、索天、酷騎,投放量以摩拜和ofo居多。2017年9月摩拜單車開始進入崇左市場。其中,崇左市共享單車以摩拜、哈羅、小鳴單車為主。
根據收集的資料整理得出數據,目前南寧市和崇左市的共享單車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20~35歲,以學生和上班族為主。根據對南寧市和崇左市的調查,得出當前共享單車的市場占有率(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哈羅單車的市場占有率比較高,達到71.70%,這與南寧、崇左兩市共享單車的投放量有關,摩拜單車投放較早,但目前市場上以哈羅單車居多,而且哈羅單車的使用效果比摩拜單車更好。
3 摩拜共享單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 用戶使用行為不規范,共享單車容易被占為私有
共享單車是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開鎖,使用結束自動扣款的騎行方式。但是有的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行為不規范,將車藏到無人知道的地方,防止別人找到車,這種行為方便了自己卻讓他人在使用時找不到車。還有的用戶將車輛私自上鎖,在調查分析中有52.83%的人偶爾會發現有用戶將共享單車占為私有,其已經失去共享單車的服務初衷。
3.2 車輛亂停亂放,影響市容市貌
共享單車由于無樁性,隨時隨地使用,方便人們出行。但是有些用戶為了方便或者趕時間將車無序擺放在道路兩旁,公路旁的人行道比較狹窄,共享單車無序擺放占用的公共空間較大,給行人帶來不便,嚴重影響市容市貌。分析調查數據發現,有77.36%的人反映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可見,人們為了方便將車亂停亂放現象較為嚴重。
3.3 車輛破損沒有及時維修,安全隱患較高
由于共享單車停放在露天場所,風吹日曬容易損壞,并且共享單車使用效率高,因此單車的損壞率較高。用戶使用時,有些車輛轉動起來比較費時費力;有的剎車不靈敏,騎行過程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有的缺座、缺少腳蹬甚至缺車輪等,根本無法使用。這些情況的發生有的是人為破壞,有的則是車輛生產技術問題造成損壞,但是車輛損壞之后并沒有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維修,有的從外形看不出損壞,騎行上路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對人身安全造成威脅。難以維修的車輛可以通過企業回收再利用的形式降低損失,也可以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影響市容市貌。
3.4 投放量不合理
共享單車競爭激烈,各大企業為了占據更多市場份額而盲目無序地投放,使得某些城市的共享單車數量與城市容納量不成正比,這樣不僅無法給企業帶來盈利,反而會造成企業成本增加。調查發現,城市里有的地方存在大量閑置車輛無人使用而布滿灰塵,但有些人流量較大的地方經常找不到車。
3.5 后臺管理系統有待進一步優化
共享單車的GPS定位不準確或者在城市中偏僻的地方尚不夠精確,用戶在找車時經常看到App上面顯示某個地方車輛很多,但實際數量卻很少,有時幾乎沒有單車。用戶既找不到車坐也浪費時間,降低了使用滿意度。支付平臺功能不完善及定位系統沒有及時跟隨城市設施變化都會影響用戶租用共享單車的效率,降低顧客滿意度,不利于企業良性發展。
4 摩拜共享單車改善管理對策
4.1 建立個人信用體系
無樁性是共享單車區別于以往公共自行車的特點,共享單車的無樁性要求用戶使用的自覺性。對共享單車私自上鎖將共享單車私有化、惡意破壞車輛等問題反映出部分用戶的道德素質尚未達到較高水平,因此要通過制定相關措施規范用戶行為,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和共享意識。當今網絡技術發達,將個人的騎行記錄與信用相結合不再是難題,通過建立用戶的使用信用體系,改善共享單車目前私自上鎖占有車輛的行為。若用戶之前存在不良記錄,則不能繼續使用共享單車,以此來減少用戶的失信行為[6]。調查分析發現,有38.68%的用戶愿意將騎行記錄與個人信用相結合,有29.25%的用戶愿意通過設置不同的信用積分對用戶實施獎懲,還有32.08%的用戶愿意采用多種科技手段對使用行為進行有效監管與評估。將個人信用體系與共享單車的使用相結合,能夠改善共享單車私有問題,讓每個公民都有共享意識,不私自占有共享單車,不上私鎖。
4.2 政府牽頭規劃專用擺放區域
共享單車用戶為了方便經常將車輛停放在地鐵站出口、公交站附近、小區門口、校門口等地方,擺放沒有規律。但這些地方人流量大,共享單車停放在出口會引起交通擁堵,對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牽頭在每個區域劃分共享單車停放范圍,讓用戶騎行結束能夠就近找到停放區域,而且用戶即使趕時間也要將共享單車停放在規劃范圍內,否則共享單車強行不給關鎖,通過政府出面規范用戶的車輛停放問題,從而減少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現象,使共享單車的擺放能夠成為城市一道靚麗風景線。通過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用戶行為,規范車輛停放問題,從而讓共享單車行業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4.3 共享單車企業做好車輛維護工作
共享單車企業生產的產品要在減少成本的同時保障自行車質量,共享單車的維護工作是一項大工程,因為有的是人為損壞、有的是質量和使用壽命問題,若不按時維護損壞的車輛則會使城市出現越來越多的單車積壓堆放,而且車輛存在非正常狀況,會給用戶帶來人身安全隱患,因此為了共享單車的有效使用和人們的安全問題,共享單車企業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定期或者不定期做好車輛維護工作,讓人們安心、舒適地騎行。企業應增加更多人員及時檢修車輛,讓用戶能夠擁有舒適、安全的騎行車輛。
4.4 結合區域發展合理投放共享單車數量
每一個地區和區域范圍人口數量及流動量不一致,共享單車的投放數量也有所不同,通過合理投放能夠減少企業成本,讓資源得到合理充分利用。對于人口流動量大的區域可以多投放,但對于人口較少且使用率不高的地方則不必要過多投放。通過科學合理地投放,能使車輛使用效率得到提高[7]。企業在用車高峰期可以通過內部系統,了解各區域共享單車的最新數量,從而根據各地區的情況有計劃地調配,讓更多用戶能夠在需要時找到車。
4.5 優化后臺信息管理系統
經常更新優化后臺信息管理系統,及時更新GPS定位,使用戶能夠更精確地找到車輛。企業在前期進行軟件研發時要對軟件進行充分測試,從測試中不斷完善優化界面設計,選擇適合企業的操作系統軟件。企業不斷發展強大,軟件也要及時改善以適應企業需求,定期或者不定期對企業的服務器進行升級和維護,及時發現漏洞并不斷完善、更新軟件系統[8]。車輛使用情況要及時在系統上體現,特別是在用車高峰期,車輛定位系統要實時更新,讓用戶能夠及時發現空閑車輛及車輛集中區域,為用戶節省時間,實現車輛快速調配。
5 結語
綜上所述,共享單車快速發展并在社會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是因為其低碳環保、方便的代步工具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它既可以改善交通擁堵問題,也可以改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近年來行業競爭激烈。共享單車在城市的投入,方便了學生族、上班族等群體,但也帶來一些問題。本文通過調研南寧市和崇左市共享單車情況,發現共享單車在投入使用中存在一些問題,也提出了相應對策,希望能夠給政府和相關部門及企業發展共享單車提供參考。通過用戶自覺、政府出面、企業改進等共同治理和維護,使共享單車在城市中更好地發展。
參 考 文 獻
[1]童小莉,劉芹.“分享經濟”時代企業進入共享單車行業的路徑——以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為例[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7(6):641-644.
[2]侯紅磊.關于共享單車公共治理問題帶來的經濟損失及其解決方案的探究——以西安為例[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7.
[3]張子軒.共享單車的現狀、問題以及其發展對策建議[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7.
[4]曾榮漢.莆田市共享單車管理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8.
[5]李驁渤.共享單車競爭發展對策研究的現狀及建議[D].杭州:浙江大學,2016.
[6]王婷.共享經濟模式下共享單車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咨詢導報,2007(28):102.
[7]郭月.對共享單車管理問題的研究——以貴陽市為例[J].山西財稅,2016:81-83.
[8]黃璽文.研究共享經濟模式下共享單車管理[J].低碳世界,2017(30):293-294.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