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明 梁倩 柴家玉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進步及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公共事業及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健全完善,越來越多城市居民關注公共事業及社會保障。公共事業管理與社會保障工作水平高低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間存在著密切聯系,特別是當前社會下公共事業管理與社會保障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及挑戰。文章以公共事業管理為切入點,分析其基本特點,就提出具體的社會保障措施進行深入探究,旨在為相關從業人員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
【關鍵詞】公共事業;管理;社會保障
【中圖分類號】D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7-0295-02
一般說來,公共事業泛指行政、藝術、體育、文教、保險、環保及衛生等多項事業的綜合,而日常生活中所提及的公共事業往往停留于狹義概念階段,特指通信、交通及水電等事業。受時間推移及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的影響,社會各方面運轉機制趨向成熟,不再停留于單一社會結構框架的階段,與社會經濟發展聯系密切,二者呈現相互依賴及相互影響的局面,并且社會與經濟間發展相互制約,推動彼此發展速度及發展進程。即便經濟社會下將PPI、CPI及GDP等視為重要指標,但是公共事業管理仍占據著促進城市發展極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對此,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將公共事業管理納入自身工作責任范疇,著重強調管理方法及管理效率。鑒于此,本文針對公共事業管理與社會保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公共事業管理的基本特點
目前,我國公共事業管理往往由制定群體全權負責,基本形成以政府部門為主,以非政府部門為輔的管理模式,而政府部門管理以權責相互統一為集中體現,設置專業的管理部門及管理機構,劃分相應的管理范圍及管理區域,彼此間呈現相互聯系及相互影響的形勢,突出公共事業管理模式中整體性的特點。同時,受政府部門自身行政體制特殊性的影響,普遍存在定位角度過高的問題,客觀上要求政府部門立足于國家法律法規及國計民生具體情況開展公共事業管理工作,將統一協調個人與社會間矛盾視為管理核心內容,規范相應的組織管理流程。
從職能角度來看,非政府部門于公共事業管理中扮演著輔助角色,往往帶著“趨利”性質,其工作重點停留于平衡社會公共利益與個人經濟效益的階段,尋求最大化的個人利益,與商業保險及社會保險二者核心概念相似。通常情況下,公共事業是一個兼顧綜合性、多方位及整體性的概念結合,并且現實社會中公共事業管理往往與社會保障關系密切。即便每一個人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但是均屬于社會成員的范疇,其一言一行及日常生活深受公共事業的影響,換而言之,公共事業管理方法不得當則各項事業運轉期間可能出現各種障礙直接影響公共事業長遠發展。總而言之,公共事業發展與社會保障存在著密切聯系。
2 公共事業管理與社會保障的關系
作為市場經濟下管理各種財務風險的基礎方法及有利手段,保險往往于合同明確規定下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且向用戶提供一定補償事故或意外所產生的財產損失,有助于分散總體財務風險。由此可見,保險是社會公共事業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保險概念的提出無法脫離保障的支持。名言有云“保險是保障的一部分”,而公共事業管理中保險往往停留于社會保險的階段,例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肩負著規定及管理“五險一金”的工作職責,被視為公共事業單位發揮自身管理的集中體現。此外,按保險類型,非事業單位將保險劃分為信用保險、人身保險及財產保險等多個險種,屬于公共事業管理的范疇。
其中,財產保險能保證社會財富不遭受多種風險的侵害損,并且社會財務涉及個人財務資源及公共財富資源;人身保險側重于保護個人生命健康,是保障社會人力資源可持續性發展的集中體現。由此可見,保險以自身最為直接的形式連接其公共事業管理與社會保障。同時,受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的影響,工業化及科技化的要求趨向嚴格,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造成資源需求無法與供給量相互匹配,特別是自然方面資源缺口較為明顯。一旦生產方式發生變化則生存環境出現各種變化,促使城鄉居民疾病及健康等方面問題格外突出,不同程度上阻礙社會長遠發展。
為了預防出現自然資源被削減或自然環境惡化等方面問題,妥善處理傳染病預防等顯性衛生問題,尤其是當代社會下人類面臨著生理及心理雙重健康問題的威脅,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轉變原有的思想認知,做好維護調控等方面工作,將維護調控方面工作視為公共事業管理中環保衛生的集中體現。同時,除去攻堅克難復雜病癥及滿足能源維持利用要求外,公共事業管理中環保衛生工作肩負著向城鄉居民傳遞衛生意識及處理亂排亂放問題的工作職責,屬于宏觀層次調控的范疇,并且著重強調分布至各個下級單位發揮其個體職能,有利于徹底解決具體問題。
由于環保衛生工作內容涉及范圍廣,因此其工作職責率先停留于“公共”階段,但是其工作內容與個人個體生存存在著密切聯系,涵蓋日常生活各個方面,做好環保衛生管理工作對于提高個人生活質量及推動社會發展具有不可比擬的積極作用。同時,當前我國社會保障早已脫離最低基礎生存標準的階段,特別是個人職業發展追求日益嚴格及經濟社會下高素質人才缺口持續擴大,促使文教及體育行業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有利保障。作為公共事業的主要組成部分,文教與體育行業占據城鄉居民日常生活極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具有不可忽視的存在意義。
結合醫務教育至教育改革、組織體育比賽至宣傳全民運動觀念,說明長期以來我國全民文體意識宣傳工作及活動舉辦得到踐行及落實,各個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不存在懈怠現象,真正意義上做到步步推進及步步為營,小至學校社區大到企業單位,不止保證個人職業發展,更大大提升社會整體綜合素質水平。由此可見,做好公共事業管理等同于做好社會保障管理。同時,娛樂是與文教體育間存在密切關系的行業領域,其演變發展無法脫離社會經濟的支持,而我國長時間以來社會性娛樂活動類型相對貧乏且娛樂形式較為單一,其工作水平深受社會及經濟等方面因素的影響產生差異性變化。
由此可見,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綜合考慮社會發展等方面影響因素,著重強調改善當前現狀,以達到提高娛樂水平、改變娛樂質量及豐富娛樂形式的目標。除上述各個方面外,公共事業體現于社會各個方面,換而言之,公共事業指不以盈利為最終目標,突出公眾整體利益,努力協調各方綜合利益,向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的事業。同時,公共事業以推動社會發展及促進社會進步為前提條件,彼此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早已成為社會發展的有利保障。此外,公共事業管理機制是地方政府公共部門共同承擔的工作責任機制,包括責任承擔及監督制約2個方面。
其中,責任承擔指地方政府公共部門結合具體要求及相關規定履行具體工作職責,協同完成公共事業建設任務,向提供公共服務貢獻出自身一份力量;監督及制約指劃分責任監管范疇,將內部與外部形成雙重結合搭建多途徑的責任監督機制。總之,公共事業以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為主要承擔載體,不局限于政府部門,提倡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管理、監督及制約等環節,特別是復議、審計、監察及行政檢查等方面,充分發揮社會公眾層面檢舉監督舉報的作用,甚至可利用民眾輿論及紙媒雜志等手段拓展公共事業的管理范圍。同時,公共事業管理以向公眾提供高質量服務為前提條件,保障社會全員正常生活并大大提高其生活質量,為實現謀求更多社會公眾利益的目標奠定夯實的基礎。
3 結語
由于公共事業管理與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改革步入關鍵的階段,客觀上要求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持續擴大公共服務投入總量,通過強化基礎公共服務水平等方法實現公共事業服務城鄉全覆蓋的目標,大大提高基礎公共服務的公平性及可行性。同時,加大對事業單位公共服務體系改革的重視程度,突出社會服務的主體作用,為發展外部環境及實現政策引領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此外,還要健全公共資源公開競爭、扶貧傾斜稅收及回饋社會等方面政策,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及社會資源,促進服務社會化及服務多元化。
參 考 文 獻
[1]魏源鋒.管理信息系統在公共事業管理領域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22):125-126.
[2]劉海寧.“社會研究”引導助推本科社會保障學課程研究型教學探索[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3):118-121.
[3]韓連貴,李鐵君,劉春生,等.農村文化教育衛生醫療、低保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方略規程[J].經濟研究參考,2017(57):42-47.
[4]柏琳潔.深化社會保障與公共服務制度改革的路徑初探[J].法制與社會,2017(1):139-140.
[5]王延中.深化社會保障與公共服務制度改革的思考[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6(2):68-72.
[6]張晶.論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J].人才資源開發,2016(4):174.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