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娟 王克喜


【摘 要】文章從電子商務視角,對鄉村旅游的開發進行探討,以長沙縣開慧鎮鄉村旅游的開發為實例,論述其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條件和現狀,采用SWOT分析方法剖析其在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鄉村旅游;開慧鎮;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7-0233-03
0 引言
旅游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時代必需。
(1)旅游行業的互聯網化。根據中國互聯網統計報告《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8年)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達到3.76億,較2016年底增長7 657萬人,增長率為25.6%;在線旅行預訂使用比例達到48.7%,較2016年提升7.8個百分點;在線旅游消費占到旅游總消費的20%,旅游電商已經成為增速最快的電商領域之一[1]。
(2)全域旅游的行業背景。2016年,我國國內游人數達到44.4億人次,人均出游率達3次;我國休閑農業接待人次和經營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18年,我國休閑農業市場規模將接近5 900億元[2]。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明確了“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題,以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為主線”的方針。
(3)城鄉統籌發展的背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7年)》指出要促進“旅游+農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推動1 000個鄉村旅游重點村與旅游電商、現代物流等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4)居民休閑觀念的轉變。《國民旅游休閑發展綱要(2013~2020年)》,強調到2020年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可以預計未來國民將實現擁有越來越多的時間進行休閑旅游活動,這無疑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1 長沙縣開慧鎮的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現狀
1.1 區域簡介
開慧鎮位于長沙縣西北部,地處長沙、平江、汨羅三縣(市)交界處,位于“長株潭”都市圈北部,環洞庭湖經濟圈東南部,區位條件優越。鎮政府駐地距省會長沙約59 km,距長沙縣城41 km。京港澳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東通過金開線連接東八線、S207線;西通過驕楊路連接107國道。經2015年轄區合并后,目前開慧鎮鎮域面積為123.82 km2,下轄8個行政村、2個社區、335個村(居)民小組,鎮政府駐開慧。2014年,開慧鎮總人口達到4.57萬。
1.2 開慧鎮發展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的基礎分析
1.2.1 旅游發展概況
近年來,開慧鎮旅游業發展勢頭強勁,先后榮獲“全國100個紅色旅游基地”“國家級生態鄉鎮”“湖南省衛生鎮”“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鎮”“湖南省最佳鄉村旅游目的地”“長沙最美鄉村”“長沙市兩型示范單位”“長沙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佳鄉鎮”等榮譽。
2009年,長沙縣委,縣政府決定打造新農村試點板鎮“板倉小鎮”,摸索一條獨立于城市擴張、可復制推廣的城市近郊鄉鎮的新路。2010年,開慧鎮成為長沙市首批十個城鄉一體化試點鎮之一。2012年,確立開慧鎮為全市五大特色城鎮之一。
開慧鎮發展規劃的空間發展結構為“三心、三軸、五點”,定位是以紅色教育、現代商貿物流為主導,以水果產業、綠色生態為支撐,以文化教育、都市休閑、鄉村旅游為延伸的生態型特色小鎮。目前,開慧鎮形成以鄉村旅游、現代農業、文化教育、商貿流通、休閑養生為主導的多產業化格局,建設了“山、水、林、田、路”生態共同體,由過去產業單一、發展滯后的傳統鄉鎮轉化為今天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注重產業聚集效益的現代化新型鄉村。
1.2.2 開慧鎮鄉村旅游發展類型
(1)政府公辦景區。開慧鎮是全國100個精品紅色旅游基地之一,因此屬政府公辦的旅游景區豐富,主要景點列舉見表1。
(2)鄉村特色農莊。近年來,依托政策扶持、開慧鎮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及大力發展的生態改造工程,開慧鎮形成了一批典型特色農家樂企業。典型的有東慧農莊、板倉山莊、飄峰山莊等。
(3)農業觀光園。將農業園區與農業觀光結合起來,進行一些農園活動,例如水果采摘、科普教育、參觀游覽等。比較典型的有津之源農業觀光園、開慧茶廠等。
(4)休閑度假區。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大中型綜合性鄉村休閑度假中心。典型代表是慧潤板倉國際露營基地,其業務范圍涵蓋餐飲住宿、鄉村會所、野炊露營、垂釣燒烤、農產品銷售等。
1.3 開慧鎮開展旅游電子商務的SWOT分析
1.3.1 優勢分析
(1)旅游資源豐富.開慧鎮轄區內現有國家AAAA級景區1個、休閑廣場2個、公共文化服務中心1家、明末清初古塔1座、人文景觀長廊1條、露營基地1家、25 km長自行車綠道1條、現代農莊3處、生態茶園2處、生態景觀休閑湖1個、大型水庫3座。
(2)政府政策支持。2015年,開慧鎮共發放各種涉農補貼1 963萬元,惠及農戶38 512戶,其中包含農資綜合補貼17萬元、農作物良種補貼2.2萬元、農機購置補貼87萬元、農村危房改造88萬元、耕地地力補貼(糧食直補)505萬元、其他涉農補貼638.1萬元。
(3)經濟基礎和區位優勢。開慧鎮連續5年榮獲縣對鎮績效考核一等獎,是湖南省社會經濟發展較好的行政村之一。至“十二五”末,開慧鎮財稅收入達910萬元,增幅為312%;工業總產值達4.98億元,增幅為344%;固定資產投資達25.9億元,增幅為564%;招商引資達1.64億元,增幅為521%;人均純收入達2.5萬元,增幅為263%。
(4)產業布局合理。開慧鎮始終堅持“六個集中”的要求,目標是“新建一個小鎮(板倉小鎮),探索兩條新路(農民進城、市民下鄉),創新三種模式(經濟、低碳、生態),打造七大產業(生態有機農業、水果產業、旅游產業、文化教育產業、經貿服務產業、養老養生產業、生態地產)”,以“小鎮大愛,初戀板倉”為文化定位,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1.3.2 劣勢分析
(1)電商人才不足。開慧鎮仍缺乏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尤其是同時具備農業知識又兼具電子商務技術的復合人才。人才不足制約了鎮域內電子商務基礎服務水平,導致規模化的產業聚集效益得不到釋放。
(2)物流體系缺失。開慧鎮的道路系統建設、餐飲住宿接待設施等設施較為完善,但是物流信息、數據信息獲取發展還較為滯后,全鎮仍未實現快遞到戶,鎮域內電商服務站點的數量和規模都有待提升。
(3)信息化程度不高。開慧鎮目前網絡信息化建設相比城鎮依然比較滯后,鎮域內七成左右的個體商戶和企業已經應用了基本的信息手段,剩余的除了將計算機應用于財務和日常記錄以外少有他用。
1.3.3 存在機遇
(1)政策引導。2016年1月,長沙縣政府響應《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號)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湘政發〔2015〕28號),提出打造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都市休閑度假目的地的目標。按照“重點優先”的原則,重點安排北部重點發展鎮及“瀏陽河文化產業帶”,開慧鎮位列其中。
(2)電商企業在鄉村布局。從2015年開始,各大電子商務企業在農村地區開展布局計劃,建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打造淘寶村、發展鄉村地區電商推廣業務,這些舉措有效推動了農村地區電子商務活動的繁榮。
1.3.4 面臨挑戰
(1)傳統消費習慣的制約。目前,鎮域絕大多數居民還是偏好傳統購物的消費方式。要在鎮域發展鄉村電子商務,必然要求一定程度地摒棄這種習慣。
(2)旅游產品的同質化。目前,開慧鎮內各大景點、景區、村落、商戶缺乏深度有機融合,資源開發的同質化競爭明顯。與此對應的是,景區對自身特色的挖掘還不充分,景區之間的互通還有待發展。
2 依托電商平臺的開慧鎮鄉村旅游建設對策
2.1 開慧鎮鄉村旅游電子商務體系架構
綜合分析,開慧鎮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特點如下:整體電商環境欠發達;鄉村旅游景點同質化競爭;產業聚集效應有待釋放。開展開慧鄉村旅游電子商務時,應使開發平臺具有如下功能。
(1)以域內省市重點旅游景點為宣傳核心,同時向區周邊鄉村旅游資源擴散。
(2)以移動端開發為主設計網絡終端。
(3)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的體系架構不僅要符合開慧鎮自身的優勢特點,更要結合旅游者的需求。開慧鎮旅游電子商務信息流程如圖1所示,開慧鎮電子商務整體結構(如圖2所示)可以分為應用層、平臺層、基礎層。3個層次分別為系統提供應用支持、網絡服務和環境基礎。
2.2 鄉村旅游電子商務基礎層建設
(1)完善村級電商服務站功能。建議在開慧鎮下轄各個村建立鄉村電商綜合服務站,承擔整合標準產品供應、農村小微金融業務、鄉村電商培訓、網絡營銷等平臺功能,為鎮域居民提供電子化交易、商務咨詢、技術支持、在線教育、政策解讀等多樣化服務。
(2)完善村鎮物流體系。不僅要保證物流覆蓋的范圍,還應當建立起便捷、高效、暢通的雙向物流體系。要降低流通費用和提高流通效率,就要求物流流通的環節要盡量減少。為保證物流質量,還要力爭建立全程監控和信息追溯系統,形成高效的倉儲配送網絡。
(3)加強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在鄉鎮政府的支持下,開慧鎮的網絡覆蓋度在同等鄉村地區比較靠前,主要景點已經實現了免費Wi-Fi覆蓋。在此基礎上,應該進一步加強鎮域移動互聯網建設,以景區為中心擴大網絡覆蓋范圍。
2.3 鄉村旅游電子商務平臺層建設
(1)農村電商培訓平臺。要改善鄉村電商的人才結構,第一,采用政策鼓勵的手段吸引返鄉就業,比如稅收減免優惠、改善土地管理等;第二,嘗試與周圍高等院校合作,促進產學研融合發展;設置更多專業型政府招聘崗位。
(2)網絡營銷平臺。首先是營銷對象的精準化,需要展開對整個鎮域鄉村旅游市場的調研,通過游客偏好和消費行為對市場進行細分;然后針對細分市場的特點進行相應營銷措施,尤其應該加強對網絡營銷工具的使用。
2.4 鄉村旅游電子商務應用層建設
(1)移動終端建設。開慧鎮發展鄉村旅游電子商務應該注重擴大移動端設備的使用。通過票務系統與GPS系統的結合,景區可以準確獲取游客信息和需求數據,從而為旅游需求方和供應方提供更好的服務。發揮移動端優勢,還能在智能導航、產品展示、交易服務、物流配送等方面提升效率。
(2)產品線上展示與體驗店。建議開慧鎮整合各大村莊的特色產品和服務,設立“線上、線下農產品體驗館”,體驗館即鎮域鄉村旅游產品和服務的賣場。
參 考 文 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17.
[2]國家旅游局規劃財務司.全域旅游發展報告[R].2017.
[3]楊冉冉.芻議國外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及對我國的啟示[J].商業經濟研究,2017(14):180-181.
[4]王慶生,張亞州.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研究新進展述評[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14,34(4):18-26.
[5]崔寧.“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的聯動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2017(10):105-106.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