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柱 林潔
【摘 要】家政服務業是滿足家庭生活服務需求的朝陽產業,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民生工程。當前,瀘州市家政服務產業發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文章立足于瀘州家政服務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從政府宏觀規劃、提升服務品質、推動平臺建設、強化行業監管等方面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瀘州;家政服務產業;行業監督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7-0269-02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家庭生活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務業已經逐漸成為滿足家庭生活服務需求的朝陽產業。2018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表示:“在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家政業像‘陽光大姐這個名字一樣是朝陽產業,既滿足了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需求,也滿足了城市家庭育兒養老的現實需求,要把這個互利共贏的工作做實做好,辦成愛心工程。”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家政服務業發展的最大肯定。
1 瀘州市家政服務產業發展現狀
當前,隨著瀘州市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及城市青年生活習慣的改變,瀘州市家政服務市場需求旺盛,極大地促進了本地家政服務產業的發展,表現為家政服務企業數量眾多,服務內容日益豐富,涵蓋從傳統的保潔、搬家、保姆到新興的育嬰、家教、護理、理財等;家政服務企業日益壯大,誕生了一批規模化、連鎖化經營企業;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借助“互聯網+”經濟發展東風,本地企業開始借助互聯網平臺和手機App開展市場營銷和訂單管理,推動了家政服務市場需求與供給的有效銜接。
2 瀘州市家政服務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業發展不成熟,“小、散、亂”特點突出。長期以來,瀘州家政服務產業的發展與全國其他城市一樣,具有一定的共性,行業門檻低,全市提供家政服務的企業多如牛毛,但普遍規模偏小,沒有形成典型的龍頭企業示范效應。調查顯示,瀘州年營業額超過100萬元以上者寥寥無幾,且主要以母嬰醫療服務為主;大多數企業以中介式經營模式為主,只提供簡單的家政中介式服務,服務內容單一且企業管理不夠規范。
(2)家政服務供需矛盾突出。目前,瀘州家政市場需求明顯提升,但是家政服務供給并沒有同步提高。一方面,社會對家政服務認知還不夠成熟,部分人認為家政服務是一項伺候人的不光彩職業;另一方面,表現為服務質量與季節性的供不應求,其中服務質量供需矛盾主要表現為瀘州從事家政服務者以再就業下崗工人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為主,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專業技能,其自身素質決定了難以滿足當前市場高質量家政服務需求,而季節性的供不應求是由家政從業人員在春節、農忙等時間回家勞動、休息,加上節假日期間需求量的增加而導致的。
(3)行政監督功能缺失,市場管理不規范。當前,瀘州市家政服務市場管理存在多部門交叉管理現象,商務、工商、民政、人社局等部門都有不同的工作職能參與市場管理,但責任、分工不明確,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各種爭議糾紛協調難度大,各方利益相關者利益均未得到有效維護。
(4)法律法規不健全,權益保障機制不完善。首先,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家政服務的法律法規,而家政服務員大多以非正規就業為主,不受《勞動法》等現有法律的保護,家政市場缺乏法律指導;其次,家政服務合同缺失或不規范現象嚴重。瀘州本地家政服務除少數有規模企業以外,大多數消費者、家政服務員、家政公司之間基本不簽訂服務合同,即便少數簽訂的服務合同也存在不規范現象,各方權利、責任劃分不明確,權益保障沒有依據,容易發生爭議和糾紛。
(5)家政服務培訓機制尚待強化。從市場反饋看,瀘州家政服務業還缺乏健全的培訓機制。從家政服務員的角度看,家政服務業人員主要來自農村地區,大多沒有接受系統的知識教育,他們滿足于從事家庭保姆、衛生保潔等傳統家政服務,對技能要求低,專業性不強,不愿意自費參與更具專業性的培訓。從家政公司的角度看,員工制企業有意愿讓員工接受更好的培訓,但是高昂的培訓費和員工管理費是主要障礙,而中介型企業由于員工流動性強,所以不愿意提供更優質的培訓服務。
3 瀘州市家政服務產業發展對策
3.1 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首先,搶抓宏觀規劃,規范產業發展。完成全市家政服務頂層規劃和設計,明確發展目標和任務;重塑產業發展地位,明確將家政服務產業定位為“重點經濟與民生工程”,納入政府新興產業規劃范疇;成立全市促進家政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參與政府部門職責,強化目標責任考核。其次,強化政策引領,引導產業發展。適時出臺全市家政服務產業發展指導政策,支持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實施財稅優惠政策,在“雙創”管理、網絡平臺建設與監督、標準制定、質量監管、職業教育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實施家政產業規范化管理,探索家政中介資質考核、家政從業人員考證規范化、家政培訓機構和培訓講師資質等規范化運營模式,提高家政服務質量,引導家政產業向標準化、規范化方向前進。最后,加強產業宣傳,重塑家政形象。借助新型自媒體渠道,加強家政服務業典型案例宣傳和推廣,大力宣傳家政服務業“服務百姓、便捷生活”的突出作用,樹立一批“愛崗敬業、自尊自強”的家政服務典型,徹底改變社會態度。
3.2 實施家政龍頭企業創建活動,實施品牌發展戰略
首先,積極實施家政龍頭企業創建計劃,選擇以“瀘州小螞蟻”“馮管家”“易土”“美嬰兒醫院”等為代表的管理先進、示范性強的龍頭企業進行重點培育,發揮龍頭企業引領示范作用,推動家政服務由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出臺家政服務龍頭企業專項扶持政策,在連鎖經營、社區經營、網絡平臺建設與推廣、合作加盟等經營模式上給予信貸、稅收、人才等支持,鼓勵本地有條件的企業通過跨界并購實現跨區域、跨業態的多元化經營,推動家政企業向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其次,貫徹實施品牌發展戰略,以建設家政龍頭企業為契機,助推全市家政企業向連鎖品牌企業轉變,由瀘州逐步走向周邊城市,擴大家政品牌輻射影響力;加強品牌推廣宣傳,營造良好的家政產業發展氛圍,共同助推家政服務品牌建設。
3.3 搶抓平臺建設,積極推動“互聯網+家政”模式
首先,積極開展全市家政龍頭企業與各區縣農村聯動發展試點平臺。結合“雙創”活動,選擇一批貧困鄉鎮作為勞務輸出人員的穩定供給基地,建設一批家政服務供給+需求對接示范區,形成城市為中心、農村為補充、企業為紐帶的家政服務網絡服務體系,逐步改變產業發展供需矛盾。其次,積極推進“互聯網+家政”模式,建設瀘州家政服務服務網絡平臺,形成供需雙方有效銜接的“一站式”家政服務平臺體系;高標準建設“瀘州家政服務網絡呼叫中心”平臺,推動市場主體經營平臺與政府便民公益平臺協調發展,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局面。最后,推動家政服務社區化運營,鼓勵龍頭企業開展社區連鎖經營模式,實現用戶需求與家政服務供給的無縫銜接。
3.4 強化服務品質,提高服務質量
家政服務品質的提升,強化培訓是關鍵。加強家政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專項技能培訓,實現持證上崗,以證定薪;推行家政從業人員“星級”考核制度,打造一批在省內有影響力的家政服務隊伍。同時,推動家政從業人員隊伍年輕化建設,鼓勵全市專業院校增設家政專業,共建家政培訓基地,搭建保潔、保姆、月嫂、育嬰師、催乳師等家政專業群建設。
3.5 強化行業監管,緊抓安全管理
首先,探索家政地方立法,健全各方利益保障機制。結合瀘州本地家政服務產業發展現狀,借鑒省內外先進經驗,秉承《勞動法》《家政工人權益保護法》的精神,探索制定本地家政服務行業法律法規,明確家政服務行業法律地位,就合同規范、員工保險、爭議處理等方面提供法律依據。其次,完善行業監管機制,規范產業發展。搭建面向消費者、家政服務企業、家政從業人員的誠信服務登記查詢平臺,建立家政企業、家政從業人員信用檔案管理制度,推動家政誠信服務管理平臺與公安人口系統的對接和聯動查詢。最后,緊抓安全管理,落實安全責任。落實家政從業人員安全監管主體責任,開展家政從業人員統一注冊登記管理,實現家政從業人員個人數據采集全覆蓋。
參 考 文 獻
[1]程雁.家政服務業需要產業升級[J].家庭服務,2018(3).
[2]王穎.現代家政服務業發展困境與路徑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9).
[3]凌友君,饒圣宏,莊冰越.“互聯網+”時代家政業發展前景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8(2).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