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民辦本科院校開始加強對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本文分析了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實踐教學體系存在問題的原因,并提出了優化策略,從而為實踐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應用型 民辦院校 實踐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0-0037-02
一、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實踐教學體系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對實踐教學的正確認識
由于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實踐教學上以理論知識教學和“填鴨式”教學方式為主,而實踐性的教學方式少之又少,使得實踐教學失去了其真實意義。此外,實踐教學目標不明確,在教學中經常出現教學偏離現象,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實踐教學內容缺乏整合性
實踐教學的內容是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主體部分,其在體系建設中占據著關鍵地位,但實際上實踐教學的內容卻缺乏整合性。民辦本科院校在實踐教學中設置了多個內容,其中包括實驗、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等內容,但這些內容之間缺少內在聯系,內容的條理不夠清晰、層次不夠分明,使實踐教學變得雜亂無章,沒有順序性。
(三)實踐教學管理缺乏科學性
雖然大多數民辦本科院校制定了實踐教學管理制度,但也只是簡單借鑒國外一些實踐教學管理模式,實際上并不適用于本院校的實際情況。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在制定實踐教學管理制度上往往沒有科學性,在制定時只是根據自身的意愿,隨意性較大,這就導致管理混亂,效率低下,缺乏規范性,使得實踐教學管理沒有任何效果。
(四)實踐教學保障資源短缺
首先,是在資金上,由于民辦本科院校資金來源較為單一,導致在基礎設備建設中資金欠缺,使得基礎設備不健全。其次,在師資上,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導致師生比例失調,而且由于學生較多,在管理上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再次,合作企業較少,由于民辦本科院校實踐教學中存在著各種問題,學生不具備較高的實踐能力,使得許多企業不愿意與院校合作,這也就導致實踐基地減少,使實踐教學難以有效開展。
二、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優化策略
(一)設計實踐教學目標體系
在設計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時應當從以下幾點出發:首先,知識運用能力方面。民辦本科院校在實踐教學中加強對理論知識的教育,其中包括專業的學科知識、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知識、工具性知識等,并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為提升實踐能力提供條件。其次,崗位適應能力方面。在實踐教學中應當培養大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其中包括專業運用能力、遷移能力與拓展能力,專業運用能力是將所學知識熟練地運用到崗位工作中去。遷移能力是工作環境發生改變也能順利地適應新的工作崗位的能力,主要包含溝通、組織與團隊合作能力等。拓展能力包括能夠終身不斷學習的能力、獨立或者合作開展某項專業研究的能力。再次,綜合職業素質方面。主要體現在職業道德素質與基本道德方面。
(二)組織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實踐教學內容是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重點,為此在內容組織上應當確保內容的科學性。其中內容應當包括基本技能、專業技能與綜合技能,基本技能是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實驗規范,能夠運用實驗器材,可以編制簡單的實驗報告并能夠掌握計算機與外語等工具性知識。專業技能是運用專業思維分析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從事相應崗位所需的實際操作能力。綜合技能是培養學生勝任某項工作的綜合技能、創新能力等,并將所學專業知識與技能運用到工作中。除此之外,在實踐教學中應當加強實習、實訓與社會實踐,從而促進大學生實踐能力的不斷提升。
(三)建設實踐教學管理體系
首先,制定規范化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這是建設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的首要前提。在制定管理制度時應當出臺實踐教學管理文件,包括大綱、計劃、課表、指導書等,使實踐教學在管理中有所依據;在管理制度中需要規定各個部分以及整個過程的管理任務,從而使各個部分明確自身的任務,便于管理。其次,加強實踐教學管理的組織機構建設。實踐教學管理中可分為校級管理部門與院級管理部門,其中校級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制定管理總體系與總目標,并對管理體系進行監管,而院級管理部門負責對管理體系進行實施。再次,完善實踐教學監控機制。實踐教學監控主要是交由校級管理部門負責,校級管理部門本身任務量就較大,為了提高監管的效率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監管方法,可以吸收實習單位人員與有經驗的實踐教師參與監控,從而實現監控的效果。
(四)完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在完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中,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這就需要加強對實踐教學教師的培訓,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從而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實踐經驗。同時,可以與企業進行合作,引進實踐經驗豐富的員工做教師,并加強對專兼職教師的引進,不斷擴大實踐教學教師團隊。另一方面,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建設實踐基地主要是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從而為大學生提供實習的場所,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此外,政府部門應當加強大學生創業基地建設,為大學生的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從而促進實踐教學保證體系的完善。
(五)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完善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首先應當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并采取多樣化的評價形式,將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應根據評價內容不同來進行制定,評價中不僅包括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的評價,還要包括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與整體素養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則包括教學能力、教學方法與實踐技能的評價等。多樣化評價形式則是采用開卷閉卷測試、口試、動手操作、作業與畢業論文等方式進行評價,確保評價的多面性,保證評價的客觀性。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時不僅需要看實踐教學的結果,還需要針對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各項表現進行評價,從而確保評價具備科學性與有效性。
(六)完善實踐教學模式體系
首先,“教學做合一”完善實踐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是將理論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實踐活動的重視,定期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其次,“政校企合作”創新實踐教學體制。主要體現在政府、學校與企業加強合作,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從而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再次,“產學研一體”拓寬實踐教學渠道。院校以產業經濟發展規律為依據來進行實踐教學,并建立相應的實踐基地,從而促使學生在做中學,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此外,“團隊式培育”改革實踐教學方法,該模式是以學生為主導,不斷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面對當前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民辦本科院校需要加強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內容體系、管理體系、評價體系、保障體系等方面的建設,從而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孟文.新建本科轉型院校實強教學體系鉤建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
[2]白雪.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7.
[3]鄭嬗婷,陳浩.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以合肥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6(13).
[4]李靖,戴琳琳,臧琰琰.基于校企融合的民辦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研究[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