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梅 李育紅
摘要:儒家歷來重視教育。在早期的儒家思想當中,有一種教育啟蒙思想蘊含在其中,主要強調的是各種道德內容。在《漢志》中已經對儒學的教育功能進行了簡明扼要的概括。儒家教化中還對人性予以反思,倡導“為己而學”,主要是強調道德教育要與知識教育同步,還要根據教育的具體情況予以完善,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中,對儒家思想合理運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針對儒家思想對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展開研究。
關鍵詞:儒家思想 當代 大學生 核心價值觀 影響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9-0138-02
儒學思想中更為重視理想對人格的培養。在儒學的早期,理想人格被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即優等人格和劣等人格。在培養人格的過程中,儒家主張理想人格的培養可以通過完成培養人的道德來實現,塑造一個自律的人,追求家庭的同構。總的來說,儒家思想提倡社會倫理、自我修養和道德理性。此外,儒家學者大多注重改變習俗,這對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具有借鑒意義。[1]
一、將以人為本的目標體系構建起來
(1)尊重個體,以人為本探求本真。大學生的價值觀還沒有形成,高校教育中要注重對大學生的正確引導。在對大學生的教育中將儒家教育滲入其中,做到以人為本,在教育的過程中重在對人的心理上的理解。大學的教育對象是大學生,運用儒家思想對大學生進行教育,讓大學生正確理解儒學教育理念,對大學生進行人格塑造。在對大學生的教育中要結合當前形勢,對大學生的特性特點和興趣愛好有所了解。大學生接受了儒家思想,就可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認同和加以傳播,不僅對國家有利,對社會的發展也非常有利。大學生在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中,對于價值觀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夠更好地成長。當代大學生對于專業知識非常重視,沒有認識到價值觀的作用。大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增強了,自身素質沒有得到提高,就會影響其未來發展。所以,高校的教育中要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采用這種教育方法促進大學生愛國、敬業、誠信、友愛性格的形成。
(2)主動引導,根據其需要進行教育。今天的大學生大多是90后、95后,性格更加主動,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對于權威能夠勇于挑戰,對自我價值非常重視,更為重視自我選擇。基于當前大學生的這種個性特點,就可以引入儒學思想,從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具有針對性地展開教育,用恰當的方法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需求,使大學生理性思考問題,接受道德規范要求。[2]在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中,對于教育模式要予以創新,將傳統文化與價值觀融合,教育模式上作出調整。比如,大學實踐教育活動中,采用社區文化活動的方式對大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使得大學生認識到“以人為本”的重要性,也能使學生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更為懂得尊重人、關愛人,大學生持有這樣的價值觀,就實現了“育人養心”的目標。
二、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結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國家;第二個層次為社會;第三個層次為公民個人。要正確解讀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在觀念上要與時俱進。在對大學生的教育中,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作用,對于各種觀念予以整合,在對大學生的教育中發揮社會價值觀的功能,有助于維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對政治上層建筑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具有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和中國特色文化的作用。所謂的塑造新人,就是指通過幫助大學生促進其價值觀的形成。[3]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在國家層面上對大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以滿足社會的需要。還要將儒家思想與社會主義公民精神相融合,做好民主文明的宣傳。同時還要考慮到法律制度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兩者統一,轉化為公民個體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模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大學生的生活中,使其即使在畢業離校后,也能夠適應當代的社會環境。
三、注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維護者和踐行者
(1)將主渠道的作用發揮出來。從大學生的角度而言,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就要將價值觀的內容引入到校園生活中,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高校的教師要發揮榜樣的作用。教師要注重對大學生的心理引導,對于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成長的規律進行深入研究,總結規律,從學生的特點出發,對于教育模式進行優化,提高教育的科學性。[4]教育的過程中,應用儒家思想能更有效,且不斷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素質教育的融合,并將教育的內容滲透進教材中,融入課堂,融入學生的思想,滲入學生的意識深處。
(2)將濃厚的文化氛圍營造出來。高校作為人才教育的基地,發揮著文化傳承的載體作用,同時也是文化傳承的目標。校園文化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當今社會多元價值文化環境中,教師培養大學生的價值觀,也會面臨各種問題挑戰,在對大學生的教育中,要積極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作用。[5]高校要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激發大學生積極向上,將儒家思想融入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兩者結合起來,形成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校園文化。引導大學生接受多樣化的思想觀點。在多元文化的時代,大學生需要對價值觀有正確認識,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示認同,用儒家思想引導大學生正確解讀傳統文化。
用儒家思想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容易體現本質。通過文化實踐活動的互動體現儒家思想,使大學生在活動中能夠自覺樹立價值觀,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注重宣傳傳統文化,讓大學生接受傳統文化教育。[6]高等教育工作者還應不斷引導大學生識別和自覺抵制一些錯誤的觀念和價值觀,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行動中,在實踐中發揮價值觀的正確指導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儒家思想的視角,針對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公民在國家層面上、社會層面、個人層面進行分析,借鑒儒家提倡的“忠誠”和“信”“仁”“義”四個價值元素,指導學生理解、運用并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將儒家思想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以在大學校園中更好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孫倩.儒家教化思想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啟示研究[D].燕山大學,2017.
[2]姜卉.論儒家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借鑒意義[J].大連干部學刊,2018,260(7):28-34.
[3]邵斌.儒家文化對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啟示探究[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8(2):67-68.
[4]汪榮有.傳統文化與大學生價值觀——儒家文化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8,37(2):1-5.
[5]蘇玲,張練.論如何促進當代大學生對儒家誠信倫理文化的認同[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56-57.
[6]陳鵬,閆博榮.論儒家君子人格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涵養作用[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26-31.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