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138-01
數(shù)學是一門抽象而枯燥的科學,要想變成學生感興趣的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有一定的技巧。其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必不可少的,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或是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關系。此外,教師良好的數(shù)學素養(yǎng),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機智,營造和諧、融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讓他們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愉悅都至關重要。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是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
一、有趣的故事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上好一節(jié)數(shù)學課,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認真設計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師個人應變能力等。我認為有趣的導入?yún)s是關鍵,俗話說:“良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有趣的導入使學生對問題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就是一節(jié)好課的開端。在新授課中,我特別注意設計通過故事導入新課。比如我上一年級下冊《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時,我用了學生喜歡看的動畫片中的《喜洋洋與灰太狼》當中的故事設置了這樣的情節(jié):慢羊羊村長給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和懶洋洋分別發(fā)了一個紅包,喜羊羊得到10張1 角的人民幣,美羊羊得到5張2 角的人民幣,沸羊羊得到2張5角的人民幣,而懶洋洋只得到1張1元的人民幣。懶洋洋不認識錢,他誤認為別的小羊得到紅包錢多,而自己的紅包錢少,覺得很不公平,很傷心……通過故事的導入,一下子就把課堂的氣氛調動起來了,大部分同學由于生活中早就經歷了元與角之間的關系,知道1元=10角的進率,因此都有著強烈的表達欲望。學生的興趣閘門一下子被打開了,紛紛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樣的導入設計比起直接簡單說教要好得多。
二、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調動學習積極性
數(shù)學知識雖然抽象,但知識的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是十分明顯的,一味的講解并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低年級起,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些新知識,學生通過自學能基本掌握的,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自學中有更多的機會獨立思考,然后通過適當練習檢查學生的掌握程度。這樣的教學模式,既減輕教師在課堂上的授課壓力,同時能空出更多時間關注學困生,有利于大部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鼓勵學生在課外多看其他課外書籍,擴大知識面,提升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便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在上二年級數(shù)學《角的認識》時,我采用了自學輔導的方法。由于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角、生活中的角有了一定的認識,教學新課時,我先讓學生自學教材,并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認真地讀一讀、看一看、想一想,然后把自己自學到的知識與同學說一說,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老師、同學提問。學生明白了自學要求后,一下子就進入自學狀態(tài),并大膽把所獲得的知識與同學交流、分享,不懂的地方大膽提問。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問我的,書上所說的角的兩條邊必須是直的,而生活中所見的牛角、鹿角都是彎的,這些算不算是角呢?這時,教師從中進行了指引,我說:“書上所說的角是怎樣規(guī)定的?”一個學生馬上搶過來說:“要有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我說:“牛角的頂點在哪里?有兩條直直的邊嗎?”這個學生一下子無語了。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學生逐步明白生活中的角與數(shù)學中的角的區(qū)別。還有另外一位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我并沒有直接告訴他,而是把他的問題拋給了大家:“誰愿意幫助這位同學?”。這時,學生紛紛舉手幫助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了。
三、適當在課堂中轉變學生的角色,充分發(fā)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體能動性
在新課程改革中,學生的角色定位已經發(fā)生了改變,已經由傳統(tǒng)的接受者轉變?yōu)檎n堂中的主體。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特別是直接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悅的體驗過程,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有興趣的學習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特別重視在課堂上發(fā)揮小老師的作用,讓學生充當我的小助手,幫老師講解題目。比如,在鞏固練習的環(huán)節(jié)中,我特別重視巡視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然后讓解題較好的學生來充當小老師的角色,為全班同學講解題目的過程。這樣做,既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提高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訓練。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經常當小老師的學生,往往思維能力都是比較強的,而且數(shù)學興趣也是特別濃的。另外,對于作業(yè)的布置和批改,我盡量做到堂中布置,堂中批改。我主要采取這樣的模式來完成,首先批改每組完成最快的兩個學生的作業(yè),全對的就讓他們當小老師,每次小老師都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每周做作業(yè)都得優(yōu)秀的學生也可以獎勵兩朵小紅花,老師每四周發(fā)一次獎,獎品有作業(yè)本、老師自制的卡片等紀念品。這樣,老師的教學很輕松,學生的積極性高,做作業(yè)更細心,大大提高課堂中的教學效果。
總之,課堂中老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就會感興趣,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輕松,收到的教學效果更好,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簡介:
黎東鳳(1977.12-);女;漢族;廣西欽州人;本科;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