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謝亞芹 李穎 孟凡星 崔海鵬 劉凱 張雷
【摘要】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并根據患者的病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癥治療患者疾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微視頻主要從教學目的、教學時間、腳本設計及視頻錄制等方面對“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微視頻的設計及制作等相關知識進行論述,為學生學習該知識點提供學習資源。
【關鍵詞】病理生理學? 微課? 因果交替? 局部與整體
【基金項目】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項目;承德醫學院教育科學研究課題(20150010);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2018GJJG338)。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236-02
一、教學對象
本項目組將錄制的微課視頻上傳到我校開放式的病理生理學網絡教學平臺http://211.81.224.117/,各專業學生均可通過該網站進行學習。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掌握:“車禍大失血患者”的損傷與抗損傷規律、“燙傷患者”的因果交易規律、“癤”和“糖尿病”局部和整體規律;熟悉:“破傷風”患者的局部疾病引起整體疾病發生的機制;了解: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在臨床的意義。
(二)教學時間
教學時間設置在7min38′s,視頻內容簡潔、精煉,重點突出,實用性強,方便學生閱讀與復習,易于理解和記憶。
(三)教學設計思路
在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擬通過講授、啟發式提問、案例教學法(CBL)等教學手段與學生共同學習“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
(四)教學PPT制作
教師根據本科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要求,制作“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微視頻課件,并根據課件梳理出自己的講稿。
(五)腳本設計
針對“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設計微課程教學形式,制作微視頻腳本。
PPT第一頁:題目(講授時間9′s);
第二頁:知識點概括(講授時間6′s);
第三頁:損傷與抗損傷規律(講授時間22′s);
第四頁:“車禍大失血患者”案例(CBL、文字和圖片結合講授,時間23′s);
第五頁:“車禍大失血患者”的損傷與抗損傷規律線路圖。機械力引起組織創傷和失血,大量的失血引起心輸出量減少、血壓下降等變化均屬損傷性變化,而此時的機體對損傷反應進行代償,可刺激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引起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升高等抗損傷反應。如果損傷較輕,則通過各種抗損傷反應和輸血、輸液等適當治療,抗損傷力量大于損傷力量,患者病情減輕,逐漸恢復健康。反之,如損傷較重,患者失血量多,組織長時間的缺血、缺氧,使微循環障礙,回心血量減少,動脈血壓進行性下降,而此時又無恰當及時的治療,損傷的力量大于抗損傷的力量,病情惡化,患者最后死亡。由此可見,損傷與抗損傷反應的斗爭以及它們之間的力量對比影響疾病的發展方向和轉歸。在臨床疾病的防治中,應盡量支持和加強抗損傷反應,減輕和消除損傷反應,從而使患者病情好轉(線路圖講授1min28′s);
第六頁:因果交替規律(啟發式提問講授16′s);
第七頁:因果交替規律概念(啟發式提問講授26′s);
第八頁:“燙傷患者”案例(CBL、文字和圖片結合講授30′s);
第九頁:“燙傷患者”案例因果交替規律線路圖,熱水的高溫和用冷水沖洗傷口作為原始病因,引起皮膚、組織壞死、創面大量滲血等結果;滲血等結果又作為發病學病因,引起機體循環血量下降;而機體循環血量下降又作為病因引起組織缺血、缺氧這個結果;組織缺血、缺氧和創傷部位涂抹醬油作為病因引起患者出現創傷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這個結果;休克作為病因引起患者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疾病過程就是一種不斷交替的鏈式反應,使患者病情不斷惡化,最后不治身亡。這就是因果交替規律(線路圖講授1min14′s);
第十頁:總結。損傷與抗損傷規律、因果交替規律及局部和整體規律。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并根據患者的病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癥治療患者疾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講授時間23′s)。
(六)視頻錄制
采用具有整合、編輯功能、簡易操作的錄屏軟件Camtasia Studio 9.0 (CS)錄制微課視頻[1]。采取多種媒介傳播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在線觀摩學習或將其下載到筆記本、手機等便攜式智能化數字終端設備上,隨時隨地進行自助學習。
三、教學總結
本微視頻內容通過小案例和同學們探討了疾病發生發展的三大規律:損傷與抗損傷規律、因果交替規律及局部和整體規律。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正確、深刻認識疾病本質,了解其發病機制,制訂盡可能正確的診斷和防治疾病的戰略、戰術,明確我們與疾病作斗爭的行動方向。
參考文獻:
[1]李育嫻,張介平,秦穎,等.微課在高等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和體會[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5(11):1443-1446.
作者簡介:
趙娟(1981—),女,滿族,內蒙古赤峰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病理生理學教育教學研究。
張雷(1976—),男,滿族,遼寧錦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護理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