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龍

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融合,通信、信息、管理等技術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與此同時大數據、云計算、第三方支付、電子商務等技術的發展給金融類新興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契機。這些有利條件的鋪設最終迎來了以網絡融資貸款、第三方支付、網絡銀行為典型的互聯網金融的不斷成長與發展?;ヂ摼W金融大環境的變化雖然會影響滯留在傳統發展模式的商業銀行,但這也為其成長提供了一定的契機。通過對文獻的整合與梳理,發現現代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挑戰主要是源于市場需求,即客戶需求的變化。因此首先對互聯網金融的定義及其內涵進行一定的闡述,隨后分析與討論互聯網金融給商業銀行帶來哪些挑戰及其背后的原因,最后針對商業銀行的發展模式提出有效的對策,并希望能夠幫助商業銀行轉變經營理念、嫁入現代金融技術,能夠實現穩定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 F23?????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3.061
1 互聯網金融的定義和內涵
一般來說,互聯網金融是對傳統金融模式的變革,它把類似于銀行、證券類的金融機構與互聯網整合在一起,使得對商業銀行原有業務或服務進行創新,以此來適應金融環境的變化。互聯網金融不是簡單的把互聯網與金融相加,而是要真正的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統一體。它依托互聯網平臺為媒介、互聯網技術為支撐進行財務、貸款、收支等業務的功能性提升。
互聯網金融目前的影響范圍主要體現在金融業,尤其以傳統金融機構最為明顯。對傳統金融機構的影響主要是將傳統金融業務融合互聯網進行業務的升華和創新,包括無人銀行、銀行APP軟件等;非金融機構則主要是指那些利用互聯網技術的一些電商企業和平臺等。它主要擁有以下特點,成本低、效率高、覆蓋廣、發展快、管理弱、風險大?;ヂ摼W金融具有以下發展模式,眾籌、P2P網貸、第三方支付、數字貨幣(比特幣)、大數據金融、信息化金融機構、金融門戶等。如下表所示,表1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匯總,包括各模式的定義及其特點。我們可以從表中發現這些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都比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具有明顯的優勢,例如說眾籌是一種網絡化的大眾籌資方式,P2P網貸是通過一個互聯網平臺進行借貸人和貸款人雙方的溝通,第三方支付具有快捷方便、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
2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挑戰
2.1 金融環境變革對支付業務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的在用戶中的快速傳播不可避免的對商業銀行傳統的支付業務服務有一定程度的打擊。以第三方支付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以互聯網為依托打破地理空間和時間上的“天然”障礙。通過信息化的電子支付方式,消費者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實現快速支付,使得整個支付流程更為方便、快捷,而作為商業銀行傳統的盈利支付業務因此受到重要影響。目前而言,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能夠為顧客提供多功能的互聯網接入服務,并且在這些軟件中還能提供其他平臺的連接。例如針對學生的校園一卡通轉賬、火車票等支付,針對上班族的代繳燃氣水電費結算與支付業務等,對商業銀行支付業務的格局形成了影響。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愈演愈烈,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使用量和交易量越來越大,涉及的用戶范圍越來越廣。第三方支付與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完美融合使得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支付的發展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2.2 金融環境變革對存款業務的影響
林芳茜(2018)發現互聯網金融下的網絡融資對商業銀行的融資及吸儲能力具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網絡融資不僅交易過程簡潔便利而且能夠降低交易成本,這能夠吸引大量潛在客戶。一般來說,商業銀行獲取收益的方式主要是依靠貸款和存款的利息差。吳曉雅(2017)發現互聯網金融對銀行吸儲具有“排斥”效應,商業銀行存款被其他互聯網金融產品給套住,使得商業銀行的存款量大幅度減少。 伴隨著像“余額寶”、“理財通”等這類理財產品的出現,它們具有很高的收益而且大眾化,這就能夠吸引很多分散資金,給部分商業銀行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壓力。據天弘基金2017年度發布的報告,余額寶的資產規模已經超越招商銀行2016年末的個人存款余額,直逼中國銀行2016年全年的個人平均存款余額1. 63萬億元。這就意味著社會中很多閑散的資金并沒有流入是商業銀行的口袋中,而是流進了互聯網金融產品中。因此商業銀行應對其存款業務的流程、服務等進行改善并提升質量。
2.3 金融環境變革對經營理念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能夠滿足客戶的新的需求,它始終以顧客為中心,完善自身服務理念并追求完美客戶體驗。但現有的商業銀行服務不到位、辦理業務程序繁雜、低效率、高成本、沒有創新環境等問題使得大部分客戶對商業銀行的不滿。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客戶體驗是商業銀行能否創造商業價值的一個核心因子。因為顧客對于不滿意的產品和企業,可以隨時更換,而客戶的轉換產品的成本幾乎為零。所以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任何企業都需要重視客戶體驗價值,并強調與客戶進行溝通來共同創造價值,比如說小米手機,它會根據顧客需求對其產品和服務進行調整,從而共同實現雙方價值。
3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有效的商業銀行發展模式
3.1 推動網銀服務創新,努力向電子銀行多功能業務轉型
通信技術、大數據、共享平臺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持續推動商業銀行原有業務向互聯網金融電子網上銀行轉型。但現有的網上銀行無法延伸商業銀行銷售和盈利渠道,只能滿足部分客戶要求,產品創新率不高。雖然商業銀行擁有大量資金,并且具備先進的管理模式和豐富的經驗,但缺乏互聯網金融先進技術和大量的客戶資源。所以商業銀行需要針對客戶需求完善網上銀行業務,與互聯網金融企業不斷深入合作,推動網上銀行全面轉型升級,大力促進電子銀行業務發展。商業銀行更需要吸收互聯網金融創新思維,簡化操作流程,實現用戶便捷性,有效整合互聯網金融平臺信息。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改善客戶服務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效率,促進原有業務的發展。
3.2 創新服務理念,打造商業銀行的直銷模式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和互聯網金融的持續成長,很多互聯網金融產品及其業務服務深受客戶歡迎,因為他們是“共創”的關系。例如理財產品(余額寶),它一度受到新興客戶的喜愛,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因此商業銀行為獲得部分資金來源,降低經營成本,創新服務理念,以客戶需求為使命,打造商業銀行新模式。郝建明(2016)認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能夠推動商業銀行開展網上直銷銀行的行為。直銷銀行只專注于那些互聯網客戶,并結合其“新潮、快節奏、追求精致生活”的特點,展開營銷與推廣。它與傳統的商業銀行不同。它還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直銷銀行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快速布局,并拓展相關業務。
3.3 始終圍繞客戶,構建創新型客戶服務模式
互聯網金融環境的變化會導致商業銀行發展模式發生“突變”,這種突變可能是一種適應,也可能會給銀行帶來損失。所以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改變經營理念,借助互聯網社交網絡進行產品和品牌宣傳,并積累一定的客戶量。此外,商業銀行應以客戶為中心,并融合互聯網技術,推出細賬查詢、轉賬、理財等創新服務,構建創新型客戶服務模式,改變原有商業形象。通過大數據技術處理獲得海量客戶信息,有效針對客戶需求開展服務,推送專業化的移動金融APP,實現傳統商業銀行和現今互聯網金融的有效融合。商業銀行需要重新規劃自身經營理念,以客戶為中心不再是“三心二意”,而應該是“從一始終”。重視客戶體驗,提倡模式創新、理念創新和服務創新,摒棄以產品為中心的傳統經營模式,為客戶帶來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
4 結語
綜上所述,商業銀行對其發展模式的未來規劃和應對互聯網金融環境的變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一是推動網銀服務創新,努力向電子銀行多功能業務轉型。二是創新服務理念,打造商業銀行的直銷模式。三是始終圍繞客戶,構建創新型客戶服務模式。商業銀行需要依托自身優勢,改善發展模式,并創新經營和管理理念。要想將商業銀行傳統的發展模式變成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發展模式,就要在支付業務、銀行存款、客戶服務等方面進行創新與改變,這樣才能給商業銀行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激勵。
參考文獻
[1] 王曉燕.互聯網金融創新背景下的商業銀行發展模式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24):8.
[2]姚藝.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的商業銀行發展模式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2014.
[3]降磊.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商業銀行發展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3.
[4]張慶.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商業銀行發展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55-55.
[5]王聰.論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時代下的發展戰略研究[D].沈陽:遼寧師范大學,2015.
[6]郝建明.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發展模式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