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澤
中圖分類號: C931.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4-138-02
摘 要 在現在國有企業的干部管理制度中由于很多是我國傳統經濟產物,在發展過程中已經不再適應社會需要,因此要開展改革。改革過程中主要是對管理體制存在的一些缺陷分析,提出改進方法,保證改革的有效性。
關鍵詞 國有企業 現在社會制度 干部管理制度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國有企業需要改革,改革時要從企業管理干部開始,只要企業有著優秀管理干部,企業后期改革將會順利實現。因此在干部的選擇上非常重要,需要建立制度來規范,保證干部的高素質性。
一、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管理作用
(一)國企改革的帶頭作用
國有企業干部團體干部在國有企業改革中發揮主重要作用。不管是在任何企業管理制度,有著一支高素質人才都能夠使企業在運行過程中高效運轉,同時使用高素質人才管理,還能夠實現企業改制時提供強大動力。國有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如果有一個強大領導團體,可以實現企業內部凝聚力,同時在強度凝聚力作用下使企業發揮巨大動力。國有企業管理中要求實現零安全事故,使用高素質管理隊伍團體能夠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發生,而且在生產效率方面,使用高素質管理隊伍也能夠獲得提高。
(二)促進激勵作用
國有企業在擁有高素質領導干部團體以后,這些干部團體能夠有效發揮強大的導向作用。對于企業的決策,領導干部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有高素質領導團體能夠制定有遠見的戰略。同樣在沒有高素質領導,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如果領導缺乏有遠見,制定國有企業發展戰略時,是企業發展不夠先進性,很容易在市場被淘汰。好有一個方面是在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中,很多情況是員工看領導執行情況開展制度執行工作。如果在國有企業沒有優秀干部團體,無法實現以身作則,領導不能夠使用先進性來激勵員工,企業在內部的凝聚力很容易失去。企業在沒有凝聚力以后,出現消極怠工。因此有著一個高素質領導團體,能夠為企業塑造良好風貌。
二、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管理制度有待提升
(一)監督機制方面
近階段,在國有企業建設中,針對單位“獨大”的問題,需得以進一步提升,完善國有企業管理機制。在企業中,行政主要的領導人員掌握著最高權利,如果滋生了腐敗思想,那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加之,在企業中,黨組織沒有很好的行駛監督管理體制。還用一些國有企業中,即便有監事會,但是,監事會的運行制度不完善。不然,就是監管人員都是經由企業干部進行擔任的,此種情況監督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辦法發揮正常的能力。
(二)激勵機制方面
在當前企業制度中,對于分配的要求一般都是根據勞動進行分配的,效率是最為主要的,之后要兼顧平等。作為經營者,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職業工作較為重要,實施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需要依靠出資人的資金,同時根據本身的經營管理才能有效增加資產的保值額度。作為企業,取得最根本的利潤便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經營者的工作業績,從而對其提出更高的評價。在企業中,出資人需想好怎樣給經營者發放工資以及獎勵方面,這是目前國企和國企改制公司未能從制度上有效的處理好此種問題。基于歷史的種種原因,需在計劃經濟體制中,合理的分配制度,加強精神追求,不可重視物質方面,需要根據勞動成果來取得報酬,這是不予重視的一項內容。需積極提倡精神方面的鼓勵,發放獎勵物品,這是對勞動成果的肯定,但是,卻降低了經營人員的工作積極,在企業中,進行平均主義,從表面看企業中有具體的負責人,但是實際是不存在的。在現代經濟制度下,首先需要認真落實根據勞動的多少來進行提取報酬,將大鍋飯的局面打破,根據效率優先的方式來經營,簡單來講,需根據企業的利潤、資產增值等方面,給予物質方面的獎賞,對經營這存在的經濟價值給予肯定。當前市場競爭非常惡劣,作為經營這,需積極領導企業員工來開發新的產品,從而建立屬于自己的企業品牌,占據市場較大的額度,從而使得企業資產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取得非常高的利潤。對于經營人員,做出的貢獻是最多的,不可只是采用精神方面進行獎勵,需業績方面給予一定的肯定評價。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一方面要體現經營者的價值,另一方面也需控制好人才資本合理配置。將經營這的物質獎勵和企業取得的利潤緊緊相聯系在一起。
將兩者聯系在一起,在經營良好的企業中來看,需拿出一部分利潤作為獎勵給予企業中的經營人員。在獎勵方法上,可以積極對其實施調整,以前都是運用的現金、房子,現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讓經營者持有企業的股票,而且,規定在相應的時間范圍內,不可將其轉讓,將經營這和企業長久利益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杜絕發生經營者短期的經營行為。為了有效體現出公平的原則,需做好收益多少的差異性變化,在稅收方面給予一些調整。這樣做可以確保企業長久的利益,同時也確保了經營者應有的利益,并且需要經營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采用激勵機制的管理方法,建立穩定、高素質以及具有職業素養的隊伍,這對于企業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需讓經營人員提高重視程度。
三、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管理制度完善方法
(一)建立健全選拔任用制度
建立科學完善的任用選標體系,對于國有企業在干部的選任中,必須要通過組織部的考核,主要考核方面是工作能力、知識能力和素質能力,實行綜合能力考核。而在考核干部使用時,不能夠使用個人考核方法,個人考核容易出現個人喜好和對干部的了解不夠全面。對于國有企業在干部的選擇中要引進市場機制,拓展對人才選用方法,比如可以使用組織推薦、民主選舉和競爭上崗的方法。建立起“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者上、庸者下”、“唯品行、唯業績”的干部動態管理體系,積極探討更能適應國有企業管理干部的選拔任用機制。通常情況下,完善選拔任用制度,可以規法法人在治理方面的結構,能正確處理好各個管理階層之間的關系。從現代企業制度可以看出,基于法人財產權得以確定,作為企業的出資人,全部的權和企業中真正存在的經營權,屬于兩權分離的狀態,在經濟主體中,所有者與經營這都屬于不同的經濟主體,他們都在執行自己應該有的權利以及義務責任。在企業中,生產經營者都是經由經營這來合理管理日常的,企業中的財產也都在它們能力范圍之內,有效控制著資產的處理、使用以及占用等,推動資產運行達到最佳配置,所有權都是經過企業經營者進行經營的,可以達到出資人應有的權益。
(二)完善領導干部培訓機制
隨著市場化不斷發展,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因此在對干部的管理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國有企業要注重對干部素質文化培養,因此在培養干部素質時需要建立有效培訓機制。同時還要對黨的重要方針學習,研究在在當前習總書記的領導下,對治國理論思想了解。對現在的優秀中國文化了解,還要忠于黨和國家,干部人員要淡薄名利,以優秀對道德品質,宣揚我黨優良作風。在企業中,積極建立經營者人才市場,對于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建立經營者人才市場還能有效推動人才之間相互的流動,通過經營者間相互的競爭,合理運用市場機制來有效對其分配,可實現經營人才良好的搭配。
(三)選用現代公司治理結構與職業經理制度
以往國有企業選用的經營模式是所有者和經營者,屬于委托-代理間的關系,由于信息不對稱,非常容易發生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方面的問題,缺乏科學性管理,只根據個人經驗與領導權威做出的決策與管理,沒有建立真正的公司治理結構,在公司中,沒有形成一套法律、文化以及制度等安排。在當前市場經濟體系下,企業中人事干部相應的制度不能根據市場經濟發展來順利實施,同時,也沒有認識到,在企業中,作為經營者,機制的改變是非常重要的,具有較為重要的地位,許多企業,選出的經營人員,都不是直接從經營者人才市場選出的,從一開始便沒有建立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即代理關系,從法律實體方面來看,作為經營者需對其實施有效的管理與激勵政策,這樣便沒有辦法確保出資人應有的利益關系。所以,在企業中,需要積極建立健全的且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人才市場,來進行經營,這是成就企業家最為主要的的一個步驟,針對推動當前企業人事管理制度來講,占據主要地位。經營者以及出資人在本質上,屬于一種代理的關系,稱之為合約關系。即便出資人不能直接達到掌控資產運營的目的,但是,在企業中,出資人仍然占據較為主要的地位,可以對企業生產經營實施一些主要的權利,隨時來改正經營者損害作為股東應有的權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在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管理制度完善方法中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建立健全選拔任用制度;完善領導干部培訓機制;組建全新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可有效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內在要求。做好這三個方面的工作,實現國有企業干部有效管理。
參考文獻:
[1] 李德強.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