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娜
【摘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自覺擔當起用愛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責任,通過富有成效的努力,來調整學生的情感狀態,讓學生從教師舉手投足之間所表現出的關愛中,感受到信任、鼓勵和勇氣,從而滿懷信心,以濃厚的興趣,積極投入到英語學習的各項活動之中,創造出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 情感教育 個性發展
放眼當代中國教育,素質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和個性發展教育融為一體的現代化先進教育。其中,教師需要高度認識情感因素對學生茁壯成長的強大推動力量,強化情感教學,引領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緒與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師不僅應該傳授給學生知識與技能,還應該積極培養他們樂觀積極向上的情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又有賴于語言來表達與溝通。恰當地運用英語語言,可以交流情感、建立友誼及改善人際關系。毋庸諱言,初中英語教學中或多或少存在情感缺失的詬病,注重情感教學是新時期對英語教師的必然要求。
一、初中英語情感教學必要性
1.初中英語情感教學是實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的身心健康、思想道德品質、能力的培養及個性發展等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其目的是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初中英語情感教學方式是通過師生良好情感交流,使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中獲取知識,同時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積極情感,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發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由此可見,初中英語情感教學能夠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與素質教育的發展目標如出一轍。因此,初中英語情感教學是實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2.初中英語情感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教師通過情感教學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充分挖掘學生的情感因素,使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學習,最終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達到提高。在積極態度的推動下,學生的英語學習會變被動為主動,從而使學生的記憶力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終使得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情感教學的基礎
良好的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從而增強師生情感交融,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信任感、親近感產、親切感。教師可輕松愉快地通過英語教學上的藝術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語教材本身的魅力,達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想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培養積極的情感,克服消極情感,而要達到這一要求,教師首先必須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盡管很多情感因素有外顯的表現,但更多的情感是內在的。教師只有和學生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感,學生才有可能愿意和老師交流。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盡可能多的掌握學生的資料,包括學生的個性,愛好,家庭,學習能力,英語基礎,等等。只有盡可能多的了解了學生,才能觀察出學生的情感需求,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才能有的放矢,談到深處。二是建立情感態度的溝通和交流渠道。為了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應該建立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渠道。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協商情感溝通和交流的方式,時間,場合。在溝通和探討情感問題時,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愿望,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三是情感交流要及時,隨時,并且真誠。盡管我們強調在英語教學中的情感策略,但是情感的交流絕對不局限在課堂之內。任何時候,我們關注到學生有情感的變化或者需求,都可以真誠的溝通交談,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信任度。情感可以協助課堂,但我們進行情感交流的目的絕不僅為了英語課堂。
三、靈活運用教學評價
在教學評價環節,如果教師從情感的角度對方式方法進行全面優化,對學生學習中的表現做出總結的時候,就能夠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在情感領域的積極功能。前蘇聯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道:“教師需要使全部受教育者都能昂首挺胸地行走。”在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積極性評價是迸發他們向上情感的最佳手段。例如,一聲“good”,簡單的激勵性言辭,再加上教師肯定的點頭微笑,都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流動一陣情感的暖流。教師還要兼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回答對應程度的問題,充分給予具體性、目的性強的針對性評價,讓他們知道自身區別于他人的特點與優勢,感受一種真正被老師密切關注的情感體驗,由此增強他們的自尊心,樹立學習上的自信。當然,還可以通過學生的互評以及自評,使他們成為評價的主人,提升自我評價能力,進一步濃厚學習興趣,讓各種教學評價能夠靈活運用。
總之,情感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初中英語新教材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深厚的知識基礎,更需要教師的情感投入。
參考文獻:
[1]孫建軍.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8,(1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