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 姜思遠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溫縣陳氏太極拳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研究發現:目前溫縣陳氏太極拳發展受限于政府宣傳力度有限、鍛煉場地缺乏、未形成陳氏太極拳特色產業鏈等。發展對策:政府要加大對陳氏太極拳的宣傳;加強太極拳練習場地建設;推進陳氏太極拳外延產品產業鏈的形成。
關鍵詞:溫縣;陳式太極拳;現狀:對策
太極拳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源于河南溫縣陳家溝村。太極拳中充滿了辨證的思想,并且將辯證法與武術、藝術、引導術和中醫結合在一起,極富中華傳統特色文化內涵[1]。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體育運動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重視,而太極拳也是人們在平時休閑過程中選擇的一個運動載體。但是目前溫縣陳氏太極拳文化產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一些切實的發展建議。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溫縣陳氏太極拳發展現狀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收集、查閱與本文相關的論文及文獻資料,了解陳氏太極拳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為本文寫作提供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97份,回收率98.50%。有效問卷197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將有效問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 溫縣陳氏太極拳習練者基本狀況分析
2.1.1 練習者性別
調查顯示,溫縣陳氏太極拳練習者中,男性105人,占總人數的53.3%,女性92人,占46.7%。陳氏太極拳作為一種中國傳統武術,自古以來男性習練者就比女性習練者多。
2.1.2 練習者年齡結構
在溫縣陳氏太極拳練習者中,50歲以上占35.03%,40-50歲占比15.74%,30-40歲占12.69%,而20-30歲占14.21%,320歲以下占22.34%??梢园l現:老人練習者較多則是和社會的老齡化現象有關;中青年練習太極拳人群較少。
2.2 溫縣陳氏太極拳練習場地設施滿意態度
調查顯示,溫縣陳氏太極拳場地設施滿意態度為“一般”的所占比例最大,高達61.93%,這表明溫縣陳氏太極拳練習場地沒有達到練習者的要求。而“不滿意”所占比例為5.08%。從以上數據分析可知,溫縣陳氏太極拳的練習場地沒有達到大多數練習者的要求,而主要原因是練習場地分布較少面積較小。
2.3 溫縣陳氏太極拳練習者的練習目的
調查發現,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占84.77%,陳氏太極拳在練習過程中有增強體質的作用已得到大部分人的認識。學習技能占36.55%。治療和緩解慢性疾病占35.53%,緩解壓力占20.81%,習練陳式太極拳使得心態平靜,并減輕心臟負擔,對諸多慢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以對于緩解壓力也有一定效果。
2.5 溫縣陳氏太極拳未來的發展方向
調查顯示,打造陳氏太極拳品牌所占比72.59%,表明大家對推進陳氏太極拳品牌建設有強烈的呼聲。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占比62.44%。積極推進陳氏太極拳“走出去”占比51.78%。舉辦全國性太極拳比賽占比22.84%,說明需要進一步增加大型太極拳賽事,用比賽的方式提升人們對陳氏太極拳的關注[2]。
3.結論
3.1 溫縣陳氏太極拳投入力度不夠,宣傳力度有限。
溫縣陳氏太極拳在宣傳上存在缺陷,很大一部分人認為陳氏太極拳是只屬于老年人的運動,很少的中青年去主動習練陳氏太極拳[3]。如今的陳氏太極拳不僅有傳統的強身健體的功能,還有提高技擊能力,緩解壓力,調節情緒等作用,并且還是促進社會交往的一種方法和手段。
3.2 運動場地缺乏影響人們鍛煉的積極性
調查發現,大部分的調查對象對于場地設施的滿意程度選擇的是一般,選擇滿意或者非常滿意所占得比例較小。練習場地周圍的環境與習練陳氏太極拳起到了相輔相成的關系,一個良好的健身環境可以提升人們的鍛煉積極性。
3.3 溫縣陳氏太極拳與外交流較少。
通過進行專家訪談,兩位訪談對象都或多或少的談到了陳氏太極拳的對外交流較少。因為溫縣陳氏太極拳需要站在溫縣當前的經濟發展角度進行分析,如何使得陳氏太極拳進一步發展同時還能整體帶動溫縣經濟的發展,這是個值得去思考的問題。國內有少林寺這個發展經驗可以借鑒,不能說全部照搬照抄,但是也得去取取經,學習相關優秀的經驗以供溫縣陳氏太極拳使用[4]。
3.4 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產業。
溫縣陳氏太極拳想要發展必須要有屬于自己的品牌,屬于自己的特色產業。譬如,通過陳氏太極拳可以衍生出很多產品,包括太極酒,太極紀念品等等。未形成陳氏太極拳外延產品產業鏈及其品牌,也是制約溫縣陳氏太極拳發展的主要原因。
4.建議
4.1 政府部門要做好陳氏太極拳的發展規劃,重視陳氏太極拳的普及工作
進一步加大陳氏太極拳的宣傳與推廣。要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陳氏太極拳是什么,這是陳氏太極拳發展的基礎。
4.2 加強太極拳練習場地建設
太極拳活動雖然不受場地的限制,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身環境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良好的健身環境也決定了太極拳的練習效果。所以要增加適合練習太極拳的場地,在公園廣場設置專門的練習太極拳的場地[5]。
4.3 促進陳氏太極拳外延產品產業鏈的形成,加強品牌推廣
加大對陳氏太極拳外延產品的設計、研發與生產。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開展陳家溝陳氏太極拳文化產業園的建設等。通過打造陳氏太極拳的品牌與陳氏太極拳文化產業基地的建設,進一步推進陳氏太極拳的發展[6]。推進陳氏太極拳旅游景點建設,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提升陳氏太極拳知名度。
[參考文獻]
[1]李偉昂,劉憲發,孔正.安陽市大眾太極拳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運動,2016(142):149-150.
[2]俞遠文.運城市太極拳健身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武術研究,2016,1(9):49-50.
[3]程傳波,張高華.牡丹江市簡化太極拳的開展現狀與推廣研究[J].民族傳統體育,2018,8(1):179-180.
[4]王乾菁.我國太極拳運動教育發展現狀與對策初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
[5]李偉昂,劉憲發,孔正.安陽市大眾太極拳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運動,2016(142):149-150.
[6]王有鳳.傳統太極拳發展的制約因素與措施分析[J].運動,2018(18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