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儀


【摘要】 目的:探討對膽總管結石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以預防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手術相關并發癥的價值及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2015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92例膽總管結石患者的資料,將其中接受常規護理的46例作為對照組,接受預見性護理的46例作為預見組,觀察比較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9.57%,高于預見組的6.52%;對照組護理總滿意率為84.78%,低于預見組的97.83%;預見組住院時間為(3.49±0.98)d,短于對照組的(5.93±2.19)d,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ERCP手術的膽總管結石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能夠預防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并縮短住院時間。
【關鍵詞】 膽總管結石; 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 預見性護理; 效果; 并發癥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2.05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12-0-02
膽總管結石臨床常見,臨床多表現為黃疸、腹痛、寒戰高熱等,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是治療膽總管結石的主要方式之一。盡管ERCP具有損傷小、康復迅速等優勢,然而患者術后仍有可能發生與手術相關的并發癥,比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1]。這類并發癥不僅會對患者的康復帶來影響,還會增加患者心理壓力,導致預后不佳。為此,醫護人員要注重在手術結束后開展高效的護理,盡可能降低各類并發癥的發生,縮短恢復所需時間[2]。鑒于此,本研究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5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92例膽總管結石患者,分析給予預見性護理對預防ERCP手術相關并發癥的價值及效果,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2015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92例膽總管結石患者的資料,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膽總管結石的臨床診斷;(2)患者病例資料完整。排除標準:
(1)罹患惡性腫瘤、重型精神病癥的患者;(2)罹患重型肝腎疾病及心臟病患者。(3)妊娠期與哺乳期女性。將其中接受常規護理的46例作為對照組,接受預見性護理的46例作為預見組。對照組中,男37例,女9例;年齡24~71歲,平均(47.0±20.6)歲。
預見組中,男36例,女10例;年齡25~72歲,平均(48.2±21.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
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隨時把握患者的相關身體情況,如心率、血壓、肝功等,注意患者排便、進食情況并進行記錄。
預見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預見性護理:(1)預防胰腺炎發生。在ERCP術后,患者容易發生胰腺炎,原因可能與胰管開口受損,從而引發水腫有關[3]。術后及時檢測血、尿淀粉酶,結合癥狀和檢查結果進行判斷是否異常。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是否有腹痛、腹痛范圍、持續時間等,對嘔吐后仍腹痛明顯或合并持續高熱的患者,應立即報告醫生并及時處理;患者嚴禁進食過辣、油膩食品,避免腸胃刺激,降低胰管開口受損的發生率。應遵照醫囑給予患者抑制胰酶分泌類藥物,輔助舒緩病情。(2)預防膽道感染發生。膽道感染也是ERCP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主要因為膽汁引流不暢而引發。此外,病菌侵襲膽道引發感染,進而發生膽道梗阻也是關鍵因素[4]。因此,醫護人員應全方位穩固引流管,并記錄引流液相關數據,隨時監測患者的身體情況,并把握其發生寒戰、黃疸等相關表現。為了預防發生膽道感染,醫護人員應維持病房環境與各類醫療設施的清潔。(3)預防消化道出血發生。消化道出血一般是因為在手術期間相關操作不當、止血不徹底而引起,其相關癥狀為血壓下降、面部蒼白、咖啡色嘔吐物、排黑色大便流管內出現血性液體等,醫護人員在平日的護理期間,應嚴密監測,如有上述相關癥狀,應立即告訴醫生進行止血、擴充血容量等處理。(4)預防消化道穿孔發生。消化道穿孔是ERCP術后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其是因為在實施手術期間乳頭肌分離過多而引發的。對術后腹痛者應及時進行腹部平片X線檢查,對于膈下出現游離氣體者,需高度警惕消化道穿孔可能,應及時進行處理,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5]。(5)心理護理。在ERCP手術結束后,膽總管結石患者一般身體十分虛弱。然而,因為其社會角色發生了轉變,對醫院環境不適應,加之要應對病癥所帶來的折磨,許多患者會生成焦躁、懼怕等各類負性心理,這類負性心理對于患者十分不利,有可能影響預后,同時還會降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為此,醫護人員應多與患者開展交談,了解其身心方面的需要,并對其給予激勵及撫慰,以輔助舒緩其負性心理,提升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讓其主動接納相關治療與護理。(6)健康宣講。醫護人員應對患者與其親屬借助通俗的言語解釋膽總管結石相應的引發因素、治療進程、護理進程、所需注意的事項等,以清除其各類憂慮,并改正其對于膽總管結石的誤區,提升護理的成效與質量。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2)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包括消化道出血、膽道感染、消化道穿孔等。(3)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總分100分,滿意:86~100分,基本滿意:60~85分,不滿意:<60分;總滿意率=滿意率+基本滿
意率。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住院時間等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并發癥的發生率、護理總滿意率等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9.57%,預見組為6.5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總滿意率為84.78%,預見組為97.8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住院時間比較
預見組住院時間為(3.49±0.98)d,短于對照組的(5.93±2.19)d,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膽總管結石為臨床中十分普遍的外科疾病,其容易引發許多并發癥,如膽道感染、胰腺炎等[6-7]。隨著我國內鏡技術的發展,ERCP在臨床獲得廣泛開展應用,其通過十二指腸鏡進入膽管,根據患者的膽總管結石大小、梗阻情況等,切開乳頭括約肌處并進行取石、解除梗阻,臨床效果較為滿意[8-9]。由于該手術具有臨床手術禁忌證少、成功率高、微創、癥狀緩解和術后恢復快等優點,獲得了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青睞[10-13]。但隨著ERCP手術的快速開展普及,手術后容易引發各類并發癥的情況也獲得了重視,因此,對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十分關鍵。
預見性護理為具備針對性且護理成效較優的新興護理方式,現階段在臨床中獲得了大量的運用。預見性護理能夠對患者發生并發癥的各類危險因素加以應對,并針對性地對患者給予心理方面的護理,增強對其給予健康宣講,使得許多疾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因此也獲得了許多患者與醫護人員的認可與接納。
筆者通過對以往ERCP常見的術后并發癥進行總結,并進行預見性護理干預,發現干預組的并發癥發生率(6.52%)明顯低于對照組(19.57%),表明預見性護理對預防術后并發癥的效果較好,其原因可能與預見性護理對各相關并發癥有針對性,對各種高危因素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因此避免了并發癥的發生。預見組住院時間為(3.49±0.98)d,短于對照組的(5.93±2.19)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主要是預見性護理針對ERCP手術的患者圍術期展開護理干預,減少了患者的心理負擔,提升了患者適應性,同時也縮短了術前準備時間,術后康復護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因而縮短了整體的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對進行ERCP手術的膽總管結石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能夠預防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并縮短住院時間,值得推行與運用。
參考文獻
[1]彭沙沙,郭浚,裴斐,等.腹腔鏡肝左外葉切除術中經肝斷面膽道鏡探查取石治療肝膽管結石的臨床研究[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7,24(11):1357-1360.
[2]李曉云,廖曉鋒,張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聯合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治療老年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17,25(5):367-369.
[3]張锎,丁輝,李蕓.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治療高齡膽總管結石療效觀察及安全性評估[J].中國內鏡雜志,2015,21(3):255-258.
[4]蔣秀娥,顧建芬.膽道梗阻患者行十二指腸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感染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0):2351-2352.
[5] Troendle D M,Barth B A.ERCP can be safely and effectively performed by a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ist for choledocholithiasis in a pediatric facility[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13,57(5):655-658.
[6]李志雄,黃玉萍,陳錦鋒,等.膽總管結石行經十二指腸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加內鏡下乳頭括約肌切開術的中醫證型變化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7,26(10):1744-1746.
[7]王樹金,李寧,李蓓,等.LC聯合LCBDE對老年與非老年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6,23(12):1455-1459.
[8]劉進衡,王妍亭,易斌,等.加速康復外科策略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膽總管切開取石Ⅰ期縫合術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6,32(11):2141-2145.
[9]中華消化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內科診療共識意見(2014年,上海)[J].中華消化雜志,2014,34(12):795-799.
[10]張宗明,苑海明,張翀.雙鏡聯合同期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策略[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5,14(4):280-283.
[11]孫海,張豐深,鄧小明,等.ERCP術后急性膽囊炎的臨床特點及診治[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5(13):1430-1431.
[12]胡亦懿,杜國平,李鳳棉,等.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和球囊擴張對膽囊功能影響的研究[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4,31(1):9-13.
[13]劉和榮,沈文華,周厚吾.ERCP+EST術后早期行LC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7,34(3):556-558.
(收稿日期: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