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京燕

摘要:觀花植物是鄉村景觀建設中重要的組成環節,“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是鄉村綠化的基本要求,由此,觀花植物的品種篩選、配置方式選擇、后期養護管理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植物景觀乃至鄉村整體景觀的建設成功與否。本文選取了3個樣本村,對觀花植物的種植現狀進行了相關調查,并提出了品種、配置方式以及養護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觀花植物;鄉村;臺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高速發展,城鄉一體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快速推進,給農村居民觀念的改變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歷來以農業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關系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美麗鄉村”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深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工程、新載體,是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踐的又一重大創新。觀花植物材料是美麗鄉村景觀建設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村口綠化以及以觀花植物為主的庭院綠地面積總和占據了鄉村建設用地面積的重要比例。塊狀庭院綠地通過鄉村道路線性綠地相互連接,形成景觀基底,與村莊其他綠地共同發揮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及村容村貌的作用。美麗鄉村建設活動中庭院景觀營造具有積極的意義,經過統籌規劃經營的美麗鄉村庭院景觀可以展現濃郁的地方風情,傳承地方歷史文化,提升鄉村整體風貌,發展鄉村旅游,乃至打造鄉村的旅游品牌,而此項工作的前提是做好觀花植物的選擇與配置。[1]
1 臺州市鄉村觀花植物應用現狀分析
1.1 樣本村的選擇
為了解臺州市鄉村景觀建設中觀花植物的應用現狀,在全市范圍內選擇了3個樣本村,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進行調查。具體來說,即抽取幾個不同發展方向的樣本村,同時,在每個村進行調查,獲取案例資料。具體選擇了半山村、山門村和擋港橋村,分別屬于保護型村莊、整治型村莊和新建型村莊。
1.2 調查內容
記錄并拍攝觀花植物的種類、數量、規格、生長狀況、植物配置模式等情況,比較分析,總體上掌握樣本村觀花植物種類和應用現狀。具體內容如下:匡植被成分調查:喬木灌木藤本草本種類及成分比重,可見的生態生物學特性。(②植物生境調查:小氣候環境,如樓層高度、周圍建筑、光照條件、空氣質量、溫濕度等;基質結構材料。③植物生長狀況調查:植物特性,喬灌木高度、胸徑或地徑、冠幅,藤本草本植物的高度,葉片長寬及色澤等。④其他:植物配置、灌溉排水系統、降溫保溫措施等。
1.3 調查結果
基于調查發現,半山村(保護型村莊)、山門村(整治型村莊)和擋港橋村(新建型村莊)的觀花植物種植情況如表1。
1.4 主要問題
1.4.1 植物種類單一。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樣本村綠化中觀花植物的種類主要有桂花、碧桃、梅、海棠、李、杏、梨、山茶、紅花檵木、杜鵑、油菜等植物,其中一部分屬于農作物,種類比較單一。
1.4.2 配置方式簡單。樣本村觀花植物的種植設計比較簡單,一般是點綴在綠地中形成中層植被,較少采用孤植、叢植、群植,也不常見規則式栽植形式。
1.4.3 養護管理粗放。樣本村觀花植物現狀管理比較粗放,草坪雜草與植株沒有無定期修剪,也沒有定期肥水管理,基本上依賴自然氣候條件進行水分補充。
2 鄉村觀花植物品種篩選與引種
2.1 品種篩選原則
臺州屬中亞熱帶季風區,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受海洋水體調節和西北高山對寒潮的阻滯,境內夏少酷熱,冬無嚴寒,熱量豐富,雨水充沛,氣候溫和濕潤。全年各月氣溫,1月最低(海島為2月),平均氣溫5.0~6.9℃,月平均最低氣溫0.9~4.8℃;7月最高(海島8月),平均氣溫26.6~28.5℃,平均最高氣溫29.1~34.2℃,極端最高氣溫33.8~41.7℃。年均日照時數1800~2037h,光照充足。臺州市年降水量1185~2029mm,平均降水量1632mm。年降水日數132~171天。降水有2個明顯的雨期:5月下旬~6月下旬,為歷時1個多月的梅雨期,降水量300多mm,占年降水量的20%,平均6~9月降水量占年總量的54.8%。這些氣候條件要求臺州鄉村景觀中的植物材料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鄉村景觀中的綠化樹種管理粗放,光照時間長,對風、溫差變化、干旱、光照等要求有一定抗性,植物材料的生態適應性要求較高。
綜合以上分析,應充分利用臺州當地適生的植物資源,選擇生長強壯、抗性強、容易移植、景觀效果好、養護管理要求低的植物。具體原則如下:①選擇抗旱性強的植物;②選擇耐高溫植物;③選擇耐寒植物;④選擇陽性喜光植物;⑤選擇抗風力強的植物;⑥選擇根系淺耐貧瘠性強的植物;⑦選擇觀賞價值高的植物;⑧選擇低維護的植物。
2.2 臺州鄉村觀花植物引種品種建議
2.2.1 春花類:日本晚櫻Prunus senvlata var.lan-nesiana、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紅葉李Prunuscerasifera、垂絲海棠Malus halliana、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紅花檵木Lorpetalum chindense var.rubrum、金鐘花Forsythia viridissima、杜鵑Rhododendron spp.、紫荊Cercis chinensis、紫藤Wisteria smensis、月季Rosachinensis、碧桃Prunus persica-duplex、棣棠Kerriajaponica、繡線菊Spiraea salicifolia、梅花Prunus mume、金山繡線菊Spiraea×bumalda‘Goalden Mound'、玉蘭Magnolia denudata、含笑Michelia figo、山茶Camelliajapomca、錦帶花Weigela florida。
2.2.2 夏花類:木槿Hibiscus syriacus、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八仙花Largeleaf hydrangea、夏鵑Rhododendron spp.、石榴Punica granatum、廣玉蘭Mag-nolia grandiflora、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凌霄Campsisgrandiflora、桅子Gardenia jasminoides、小葉桅子Gar-denia jasminoides var.radicans、大花六道木Abeliagrandiflora、美人蕉Canna indica、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2.2.3 秋花類:桂花Osmanthus fragrans、黃山栗樹Koel-reuteria hipinnata var.integrifoliola、蔥蘭Zephyranthescandida、韭蘭Zephyranthes grandiflora。
2.2.4 冬花類:茶梅Camellia sasanqua、臘梅Chimonan-thus praecox。
3 改善觀花植物配置方式
觀花植物的配置是臺州鄉村景觀整體綠化配置的組成部分,其改善也必須從整體景觀角度考慮。
首先要注重提高植物自身觀賞特性,選用適應性強,觀賞性強的植物,同時增加鄉土觀花植物的應用。其次,在進行平面布局設計時,充分考慮適用人群,注意平面布局與空間格局的劃分與潛在使用者生活、活動需求之間的聯系。其三,在進行立面布局設計時,考慮植物景觀天際線的設計,大喬木、亞喬木、小喬木、灌木、地被多層次搭配,形成豐富的天際線景觀。另外,植物景觀設計要合理運用科學藝術原則,以臺州本土植物群落特點為藍本,多采用低維護的園林植物,建立相對穩定、觀賞價值高的植物群落。同時鼓勵設計創新,如摸索多樣性植物配置方式、提高綠化的觀賞性;加強民眾參與性,提高綠化景觀的應用價值,基于臺州當地的特點,可創建生態溫室、鄉村攝影基地、生態菜園等。
4 加強鄉村綠化后期的養護管理
任何一塊成功的綠地,管理得當是顯示其魅力的重要保證之一。臺州鄉村綠地,特別是保護性鄉村的綠地管理粗放,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植物生長發育。俗話說:“三分種,七分養”,相對于植物種植設計規劃,養護管理得當更能使植物景觀展現出景觀效果。規范鄉村綠化的后期養護,通過相關規范與標準的制定,加強后期管理,引導村民合理使用鄉村綠化,是鄉村綠化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
5 結語
農村地域和農村人口占了臺州的絕大部分,加快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統籌做好城鄉協調發展、同步發展,才能切實提高廣大農村地區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美麗鄉村景觀營造狀況直接關乎到居家環境的改善、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目標是否達成,對美麗鄉村的生態環境、整體風貌以及旅游發展等各方面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觀花植物是臺州鄉村景觀建設中重要的組成環節,“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是臺州鄉村綠化的基本要求。由此,觀花植物的品種篩選、配置方式選擇、后期養護管理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臺州植物景觀乃至鄉村整體景觀的建設成功與否。[2、3]
參考文獻:
[1]倪云.杭州市“美麗鄉村”庭院景觀營造模式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3(5)
[2]張紅霞.“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環保現狀分析--基于河北省D村的調查[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4)
[3]周兆艷.基于美麗鄉村庭院景觀規劃設計的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