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榮
【摘 要】在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人們也漸漸的認識到了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本文通過對目前我國的國情進行分析,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和提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以下觀點。
【關鍵詞】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重要措施
我國國土資源和可持續利用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保障。基于目前我國土地資源的應用,加強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一項重要的措施,在對土地資源的管理過程中,要以整體、節約、高效的角度出發,貫徹落實國土資源的保護政策,加強國土資源的管理,從而有效的促使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
一、國土資源和經濟社會的現狀
國土資源的有效管理是國家為維護土地制度、合理組織土地利用、調整土地關系而依照國家法律規定采取的管理措施。基于目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情況,且缺乏一定的節約保護意識,從而使得土地資源和浪費的現象普遍的存在。主要表現在農村用地、城鎮用地以及工業用地方面。首先在農村用地的過程中,由于人口流失以及農村人員分布局域化,土地拋荒現象持續增長,土地資源的浪費現象十分嚴重。而城鎮用地當中,相關責任人缺乏長遠的規劃意識,造成城市土地的閑置與浪費現象嚴重,土地資源總體的表現特征為粗放化、利用率低的特點。在工業用地過程中,由于產業結構失衡的問題普遍存在,投資強度與用地不匹配,限制了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土地使用效率。從而在一定的基礎上限制了經濟社會的有效發展。
二、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一)提升社會人員的節約意識
在國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全面的提升社會人員的節約意識是落實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保障。作為國土資源管理的相關政府部門,要切實落實自己的責任能力,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要不斷的通過媒體平臺和一些社交軟件來宣傳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性,呼吁社會各個領域的人員不斷的提升土地資源的節約意識,從而落實對土地資源的節約利用。除了宣傳教育,相關管理部門還要注重法治建設,從政績考核、財稅體系,標準規范等角度切實落實資源有效利用的相關政策。在相關責任落實的過程中,要全面的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權利,加強管控和引導,調整整體的資源管理結構,從可持續的發展角度出發,確保落實各個環節的資源節約和優化配置。
(二)提高利用率,減小浪費
在我國土地資源的發展過程中,要想有效解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安全問題,就要從整體的發展角度出發,不斷在發展過程中有效的減小工業用地、農村用地以及城鎮用地對土地資源造成的浪費,在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提升其經濟效益。基于目前我國土地經濟的發展現狀,要想從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角度帶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要不斷的轉變土地管理模式,切實的認識到土地管理模式的創新與發展為經濟社會的未來發展的促進作用。基于人們目前對土地資源的觀念,土地的功能不再是為了保障人們的生存而發展的,土地資源的功能逐漸向增值方面演變。尤其是在工業用地的發展過程中,土地資源的整體經濟效益在全面的提升,基于此,相關管理部門在工作過程中,要切實落實對土地資源的管理運用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減小對土地資源的浪費和污染,從而落實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生態環境的建設
在落實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過程中,除了推進二、三產業發展,還要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理念,加強落實生態環境的建設,從而有效的推動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在確保農業用地、城鎮用地、以及工業用地正常供給的同時,要切實落實對土地資源的保護。針對目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的問題,在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中,要切實加強植樹種草的建設力度,針對一些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要鼓勵當地農民響應國家的號召,推行退耕還林的政策。在此過程中,既有效實現了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還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四)制定可持續利用戰略
在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發展過程中,國家相關部門要從長遠的發展角度出發,制定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依照一定的法律依據和經濟調控措施來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首先,在土地資源的應用過程中,要全面的認知到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耕地的使用效率,從而推動城鎮化的全面發展,同時合理管控土地的使用量,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調控人口分布,減小局部土地的人口承載壓力。促進土地使用者自覺堅守土地基本政策,促使土地資源實現可持續利用,進而帶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五)保護耕地,維持動態平衡
基于目前社會發展現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土地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為有效的保護耕地,維持動態平衡,就要從政府的角度出發,確保相關政府部門在保護耕地的過程中,切實落實自己的監管責任,有效的防止在土地運用過程中不科學的應用和污染。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土地利用規劃的法律效力,制定專門的土地保護計劃,嚴格的對土地使用人員進行管制,確保土地在運用過程中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加強對地方政府部門責任能力的嚴格監督,確保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過程中有效的落實相應的責任能力,確保各個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素養,有效的避免濫用職權劃分土地資源的現象。基于目前科技水平不斷發展,要建立全國土地資源的動態監測系統,科學有效的對土地資源進行監測管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切實加強國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從根本上落實土地資源的管理制度,確保土地資源的經濟效益實現最大化。并且從未來的發展方向出發,全面的提升社會人員的整體節約意識,從而有效的帶動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緩解和協調人與地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矛盾,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曲士軍,于文華. 完善城鄉土地市場體系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C].//2015海峽兩岸土地學術交流會論文集.吉林省遼源市國土資源局,2015:37-40.
[2]陳鐵雄. 全面深化國土資源管理改革創新 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全省國土資源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J].浙江國土資源,2014(02):5-9.
[3]王丕坤. 加強水資源保護利用 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即墨市水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6(04):117+119.
[4]劉玉銘. 立足水情 強化管理——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