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劉潮銘
【摘 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上市公司在面臨著許多的機遇和挑戰。同時,部分上市公司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會造成經濟實際收益與預期的偏差,甚至出現破產的可能性。如果上市公司不能預見這些危機,并加以改善和防備,一定會產生財務風險,影響公司的經營和盈利能力,最終影響到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因此上市公司有必要關注自身的財務風險問題。本文從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的現狀出發,挖掘目前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當中所存在的等問題,相應地提出等對策,預防融資風險、控制投資風險、防范收益分配風險。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
一、前言
由于市場環境的惡化,使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方面的問題增多,所以需要預測影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諸多不確定因素,有效地采取預防措施,將財務風險管理納入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使上市公司承受風險和化解風險的能力提升,減少商業活動帶來的財務風險,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在潛在的財務風險環境中,上市公司應構建財務風險管理系統,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確定合理的企業資本結構,強化財務風險管理職能,及時采取措施控制風險,把風險扼殺在搖籃里。
二、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內涵
上市公司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綜合體,主要是一個經濟組織,上市公司的主要目標是經濟目標的實現,表現在財務上就是上市公司財務目標。財務風險是指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投資者不能實現預期財務收益,給公司的財務造成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管理是一門特殊的管理科學,是在財務風險管理經驗和成就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管理科學,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是上市公司處理財務方面問題過程中,對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分析、預防和控制處理,保證上市公司財務活動正常的運作的管理過程。
三、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財務風險預警體系
財務信息是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管理活動的質量和效果的綜合反映,通過一系列財務指標建立財務預警系統,可以對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進行適時監控和預警。實踐中,很多上市公司財務部門不善于運用財務指標來構建財務預警系統,經營者又對財務預警系統重視不夠或缺乏對財務預警系統的理解,導致財務預警系統難以發揮其實際的作用甚至缺失,最終造成財務風險噴發。目前中國許多上市公司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足,使得這些公司長期暴露與風險中,難以對財務風險實施有效的管理。
(二)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
資本結構是企業長期資本構成及其比例關系,資本結構不合理的企業是難以維持長期穩定發展的,特別是對于上市公司,如果公司的負債比重過高,將嚴重影響企業的償付能力、導致財務風險的爆發。在我國,由于市場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資本市場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使得我國很多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不合理,負債所占的比重比較高,而且多數是銀行負債。由于借款產生的利息可以在稅前扣除,能夠享受利息抵稅政策,因而銀行借款是主要的舉債方式。上市公司對銀行的依賴程度較高,當上市公司因為經濟波動、或是營運狀況不佳而出現支付危機時,將會加大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同時又因不能償還到期借款而使自己的融資成本大大提高。
就當前情況看,目前中國上市公司缺乏合理的企業資本結構導致了籌資來源結構不當,籌資方式及時間選擇不當和應收賬款等財務風險問題,這些問題會使得企業資金周轉出現不良狀況,甚至引起資金鏈的斷裂使企業經營面臨難題。由此可知,不合理的企業資本結構加大了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
四、解決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
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是以數理統計原理、數學定量方法為基礎,測量并構建財務風險模型,參照財務預警的各條警戒線判斷公司財務狀況,從而制定下一步應對措施的系統體系。上市公司應當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以實際情況制定警戒標準,把監測的重點放在對現金流、到期負債等重點資金項目上,一旦發出預警應能夠迅速出臺解決方案并實施。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有利于企業管理者盡早發現財務惡化的苗頭、盡快采取應對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公司在激烈的競爭者化險為夷、立于不敗之地。
上市公司在面對風險的時候,首要的是預測企業面臨何種風險,采取有效的措施安排,其次是企業應加強對競爭力風險控制能力的訓練。
(二)確定合理的企業資本結構
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要求公司必須確定合理的企業資本結構。上市公司想要了解自身的資本結構,就需要從自身的四個財務活動入手,即從公司的籌資、投資、營運和分配活動入手。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籌資的方式,主要涉及銀行借款、企業發行證券以及融資租賃等,籌資的過程不應該是盲目的,應當從本公司籌集資金的目的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資本結構決策,充分考慮資本需求、成本和風險問題。負責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為了既取得杠桿收益又避免風險,公司要考慮何時的負債比重。
上市公司在計算負責的風險時,要充分考慮到各種影響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本公司的財務規模、本公司的收入成長和穩定程度、本公司資本結構的彈性和本公司的償債能力等。同時,上市公司需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和部分,專門對復雜多樣的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管理,上市公司一般會根據相關法律的要求設立專門的審計人員,但審計人員的建立并沒有能從根本上強化風險管理職能,組織化的風險應對有助于及時有效地管理的實施,才能得到公司各部門的高度重視。
五、結論
我國經濟體制的深入與發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迅速的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建立,市場環境瞬息萬變,各種不確定的影響因素日益增多。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先鋒,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復雜多變。通過對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的研究,可以強化財務管理的監控職能,實現規范化管理,實現資產效益最大化,資本結構最優化。本文根據財務風險的概念,劃分的種類,以及財務風險管理的概念、內容、特點、現狀等內容,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財務風險管理系統不完善,缺乏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財務風險管理不規范等,通過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確定合理的企業資本結構,強化財務風險管理職能,對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進行全面防范和控制,以加強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以上是我對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問題的初步見解和建議,雖然經過了大量的翻閱書籍和漫長的整理過程,但還是不夠深刻全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研究。
【參考文獻】
[1] 金勇,吳濤.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當代經濟,2014,(2):60-61.
[2] 黃冬琴.淺議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財經界,2015,(27):203-204.
[3] 溫小琳,王大偉.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現存問題及對策.商,2015,(48):18-19.
[4] 朱美丹.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缺陷的治理策略.現代商業,2014,(27):231-235.
[5] 許紅女.論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與防范.邊疆經濟與文化,2014,(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