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彥豪 胡峻榕
摘? 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存在的與人民群眾生活相關的,世代相傳的文化表現形式,例如各類表演藝術,傳統文化和技能等,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指祖先在長期的歷史文化中所沉淀下來的傳統體育文化,這也就體現出了我國的各個民族對于體育文化和對體育文化審美大致相同,它既有與體育活動相關的競賽程序、器材制作、比賽規則等身體運動內容,又是與各民族的社會特征、經濟生活宗教儀式、風俗習慣、歷史文化息息相關的傳統文化現象,是一種“活態人文遺產”,它體現著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的瑰寶。
關鍵詞:體育? 非遺文化? 口述史? 價值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179-02
體育非遺文化作為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上講都需要我們做好非遺文化的繼承工作,目前通過影視資料,文字記錄進行非遺文化的傳承,但是這些記錄方式將體育非遺文化分割記錄,對于后期的非遺文化的繼承有所影響,隨著技術的發展,影像資料可以更加的保護體育非遺文化的繼承,但自近代以來,維系這類民族體育傳承與發展的文化背景,生存形態和生存環境逐漸消濁,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快速提升和經濟文化的一體化,民族傳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弱化與衰頹之勢。因此需要做好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體育“非遺”承人口述成為做好非遺文化繼承的關鍵途徑之一,本文通過對體育“非遺”傳承人口述史的價值進行分析。
1? 非遺傳承人“述史”研究的價值分析
述史亦稱口碑史學,在國際上是一門專門學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頭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種歷史研究方法學科分支。述史作為史學研究的一種方法,近年來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在進行非遺文化的傳承上可以依靠新技術進行保存珍貴的影像資料,在進行傳承人口述影像資料的剪輯過程中需要考慮謹慎,保留好口述人對體育文化遺產“記憶”的關鍵資料,同時盡可能地將口述人所述的文字進行記錄,錄音資料需要充分保留,體育“非遺”對于我國的當前的體育發展具有指導意義。體育“非遺”是經過時間的沉淀,在經歷了祖先長期的體育活動而形成的,通過非遺傳承人口述史可以了解到體育“非遺”在傳承過程中的優勝劣汰,呈現了我國體育文化遺產的瑰寶。
作為非遺文化的傳承人,自身就有責任和使命將文化傳承下去,在進行體育“非遺”的口述人的采訪中,通過對述人的口述史進行研究,清晰地將體育傳統文化記錄了下來,讓體育傳統文化能夠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體育文化發展的歷史征程,同時對于體育“非遺”口述史的研究,可以進一步為體育“非遺”發展贏得更多的空間,并且對于口述史的認知度也是有著巨大的作用。口述史是新興的文化研究方式,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有效的保護好體育“非遺”,進而做好傳承和記錄工作。
非遺文化口述史是目前一種全新的記錄和保存的方式,這種對于口述史的研究是一種操作性很強的方式,通過對于口述人的口述做好記錄和影像記錄,可以最大限度的還原整個體育非遺文化的原面貌,這樣可以使得體育非遺文化遺產可以得到準確的傳承,也更能搶救即將消失的體育非遺文化,體育非遺文化資源十分繁多,口述史作為較快的記錄和整理的方式,應用技術的發展十分巨大,所以做好口述史的價值研究才能使得擴大應用。
述史是通過對于繼承人的對于體育文化的見解和文化本身進行記錄,研究口述史就是對繼承人口述見解進行分析,揭示體育文化遺產的本質和發展規得。當然進行口述者對于體育非遺文化都有著較深的理解,因此對于所述內容是十分專業的,并且在口述史研究過程中發展與實際不符的現象,及時查找問題,進而為后面的工作保留更加準確的記錄。
2? 非遺傳承人“口述史”的價值
2.1 述史資料音像文獻檔案價值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更多的學術資料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宣傳和保存,體育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鍛煉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體育非遺文化的傳承更受到人們的重視,同樣也會有更多想關注和了解的體育非遺文化,因此口述史的出現可以讓更多的人群了解體育非遺文化,加入到體育非遺文化的繼承當中,從而使得體育文化傳播更加廣泛,同時口述史具有準確性和可操作性,有興趣的人甚至可以自身了解到體育非遺文化的精髓所在,技術的發展使得口述史影像資料可以進行保存,這極大地解決了科研人員對于體育傳統文化的研究工作的開展,并且這種影像形式下的口述史可以進行共享,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提取和研究,增大了口述史的理論支撐,從而確保口述史的長期發展。
2.2 非物質文化遺產口述史模式整合
述史可以作為文獻資料的補充,這是相當有必要的,但目前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生活地域、文化層次、生活習慣或民族信仰不同,口述記錄的調研和整理工作面臨一定困難。口述史的保存、整理、歸檔問題是研究的重點,在一定條件下,口述人及資料的正規性、完備性,以及資料的反復修正和記錄的真實性是需要人們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從技術層面來說,在研究口述歷史的實踐中,人們嘗試使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手段,如錄音錄像設備、網絡技術、檔案儲存設備以及網站管理等,對口述史研究進行新的全方面的整合研究。回顧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走過的歷程,不難發現,我們一直以來在挖掘、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卻很少考慮非物質文化遺產持續傳承的問題。民族體育文化大多都是我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留下來的,是農耕時代的產物,有上千的歷史。在數千年的農耕時代,農村是最基本的社會單元,廣大農村至今依然保持著以師徒傳承、家族傳承為特征的民間體育,可以說中國民族體育文化的根基在農村,風格各異的民族體育形式也大多分布在農村,因此,民族體育文化的普及工作要以鄉(鎮)村為重點。這類口碑相傳對于體育傳統文化的繼承也起到了積極作用,保證了文化的不丟失。
3? 結語
我國作為整個世界的文化大國,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的優秀文化進行了自我沉淀,最終形成了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人類創造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體育文化遺產作為人類發展史上的關鍵,從創造初期就伴隨著人們的日常活動,從而改善了人類的健康體質,隨著社會的發展,部分的文化遺產已經丟失當然這也包括了許多我們所不知道的體育非遺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民族的發展需要有自身的文化基礎,全社會都需要保護我們的文化根本,傳承人口述史的出現使得更多的體育非遺文化得到了儲存和保護,口述史不僅僅是簡單的影像資料,在后期對于體育非遺文化的研究也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近些年我國的政府開始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成立了專門的非遺的保護部門,建立了完整的體系和傳承策略,所以未來的發展中口述史將成為我國保護非遺的一種重要形式。
參考文獻
[1] 羅興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口述史研究的實踐與思考[J].文博學刊,2018(3):110-116.
[2] 劉少英,黃文輝.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實證考察——以湘西為例[J].河池學院學報,2018,38(4):33-39.
[3] 馮云.我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口述史數據庫建設意義探討[J].西藏研究,2017(6):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