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英
【摘要】 目的:觀察慢性盆腔炎護理中心理應激對策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及護理的108例
慢性盆腔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4例。觀察組在護理中應用心理應激對策,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觀察臨床效果。結果:護理前,觀察組SAS、SDS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SAS、SDS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護理過程中,應用心理應激對策后,可顯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心理應激對策; 慢性盆腔炎; 治療; 護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4.0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04-0-02
婦科臨床中,慢性盆腔炎屬于常見疾病之一,病情易出現反復,病程長,遷延不愈。通常,急性盆腔炎發病后,治療未及時或未徹底進行,導致進展為慢性盆腔炎。下腹疼痛、疲勞、低熱等為患者常見的癥狀表現,明顯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且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女性不孕,加劇患者的心理負擔,影響治療的順利開展[1]。因此,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時,應有效的干預患者心理狀況,常規護理雖然也包含心理護理措施,但由于缺乏針對性,且多被動實施,導致護理效果并不理想。研究指出,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過程中,將心理應激對策應用到護理中后,可提高護理效果[2]。筆者所在醫院給予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及護理時,即應用心理應激對策,效果較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及護理的10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23~57歲,平均(36.5±2.8)歲;病程7個月~5年,平均(3.1±1.6)年;盆腔積液29例,盆腔包塊25例,輸卵管炎17例,子宮內膜炎
16例,卵巢炎13例,盆腔腹膜炎8例。納入標準:(1)符合相關診斷標準;(2)治療方法靜脈應用抗生素。排除標準:患有其他重大疾病、存在認知及精神障礙者。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治療期間,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包含遵醫囑實施治療、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宣傳健康知識、干預患者表現出的心理問題等,具體如下:(1)治療期間管理。①傳授患者的急性心理應激的管理策略,特別是在癥狀發作時,患者可通過情緒轉移、肌肉放松、內關穴按摩等方法控制心理應激。②必要性安排撫觸,要求家屬做好陪護,特別是在患者疼痛等癥狀比較明顯時。(2)緩解期與康復期的管理。①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解決焦點問題,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問題,主要包括擔心預后不良、擔心盆腔炎復發、擔心會影響今后的生育能力、擔心誤漏診,需要加強健康教育,針對患者擔心的問題,耐心解釋。②住院期間可以通過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故事、電視劇,讓家屬述說最近的家長里短、親友的祝福,引導患者從悲觀、低沉的心境中走出來。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護理中應用心理應激對策,具體如下:(1)支持性心理護理。①入院時,立即由經過培訓的護士進行1次全面的支持性心理護理。主要流程為:傾聽與解釋→支持與鼓勵→說明與指導→給予適當的保證→控制與引導→改善處事態度、改變外在的環境。支持性心理護理的要點:與患者(有條件家屬也需要參加)進行有效的溝通,引導患者說出自己的心理困境,如擔心預后不良、擔心盆腔炎復發、擔心會影響今后的生育能力、擔心誤漏診。②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后,進行健康教育,解決焦點問題。如針對備孕、不育癥的對象,需要引導患者進行反向思考、縱向對比,患者并不是個例,慢性盆腔炎并不是絕癥,可以進行治療,強調過分的擔憂不利于患者的康復,患者需要充分地相信醫護人員[3-4]。(2)指導患者掌握基本的心理自我調節策略:除肌肉放松、聽音樂、內關穴按摩外,還可以嘗試學習正念治療、心理行為療法,在網絡上下載正念治療的軟件,自行自我學習。(3)同伴支持。邀請有慢性盆腔炎病史康復較好的對象對患者進行同伴健康教育,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4)重視不良心理狀態的預防:推薦閱讀積極心理學的書籍,如《生命的意義》《積極心理學》相關的書籍。(5)其他。①應用微信技術,多在微信群中進行主題式討論,就不良情緒的危害、性格的養成、社交、與家庭成員的交流等主題進行討論。②重視提供個更多的社會支持,做好家屬的工作,不要以同情的心理對待患者,不要過度的保護,以正常的態度對待患者,給予更多的真誠的關心、愛護,創造相對寬松、樂觀的家庭環境。③鼓勵患者與陌生人特別是醫學生、高素質人群進行交流,展現自己積極的態度,認識到自己的疾病并不是個例,在專業人員的眼中,慢性盆腔炎并沒有特殊性[5-8]。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治療效果;評價心理狀況,護理前后各1次,工具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分數越高,不良心理越嚴重;評價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工具采用生活質量評定表,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6-8]。
療效判定分為三個等級,痊愈:完全消除臨床癥狀及體征,停藥后3個月內無患者復發;好轉:改善臨床癥狀及體征,檢查顯示縮小盆腔包塊,幅度超過50%;無效:未明顯改善臨床癥狀、體征、盆腔包塊大小[9]。總有效=痊愈+好轉。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況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SAS、SDS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臨床上,月經紊亂、白帶增多等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主要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若該疾病發生于育齡期女性,有可能發生不孕,這不僅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且使患者承受極大的心理負擔,心理狀態比較差[10]。另外,因慢性盆腔炎的特點表現為頑固性、反復性,治療必須要長時間開展,也使患者心理負擔進一步加重[11]。因此,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時,心理護理必須要積極開展,以使患者心理負擔減輕,心理狀態得到緩解,進而將治療效果提高,促進患者康復[12]。傳統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對患者心理狀態的關注比較少,且缺乏主動關注,導致患者治療期間的心理狀態比較差,造成治療效果不理想。心理應激對策是一種新型的心理干預對策,以人們的認知情況及人格特點為依據,給予患者適當的刺激信號,再經大腦轉化、處理、加工,在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發揮作用,促進心理狀況改善、疾病治療效果升高[13-14]。
心理應激對策應用到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及護理過程中后,可有效地轉變護理人員的護理觀念,變被動為注重,并高度患者心理狀態對治療效果的影響,積極地采取適當的措施干預,疏導心理,使不良心理狀況不斷的減輕,并讓患者能夠以良好的、自信的心態面對疾病和治療,提高患者依從性及配合程度,最終提高治療效果[15-1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應用心理應激對策后,患者不良情緒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而治療總有效率及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則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時,將心理應激對策應用到護理中后,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減輕負性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促進治療效果提高,讓患者盡早康復出院,并預防復發,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梁銀彩.心理應激策略在慢性盆腔炎護理中的價值探析[J].黑龍江醫藥,2018,31(3):690-692.
[2]蒲全燕.慢性盆腔炎患者護理中心理應激對策的治療效果探討[J/OL].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16):73-74.
[3]王秋英.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盆腔炎治療效果的影響分析[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8):105.
[4]于萍,胡碧華.慢性盆腔炎護理中心理干預的價值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3):174-176.
[5]許桂華,甄建青,辛夫彩,等.慢性盆腔炎合并抑郁/焦慮患者的心理特點及治療效果研究[J/OL].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34):74-75.
[6]熊晚貴.整體護理在16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0):129.
[7]伍潔華,葉桂芳,程少霞,等.綜合心理護理對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天津護理,2017,25(3):263-264.
[8]郝彩娥.心理應激對策在治療慢性盆腔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OL].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7,6(1):119-120.
[9]楊云枝.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150-151.
[10]張小麗.心理護理干預在慢性盆腔炎中的臨床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6):410.
[11]馬俊芳.慢性盆腔炎護理中心理應激策略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6):425-426.
[12]江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焦慮狀態及護理干預效果評價[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11):1695-1696.
[13]劉麗,張奕堅,張迎輝.心理應激對策在慢性盆腔炎護理中的實施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2):404.
[14]法慶蓮,陳華,陳立云.慢性盆腔炎護理中心理應激策略的應用分析[J/OL].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7):163,165.
[15]朱孔娉.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干預效果分析[J/OL].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3):177,179.
[16]郭莉娜,劉春麗.精神心理因素、細胞因子與慢性盆腔炎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1):184-186.
[17]牛紅玲,虎琳.固原市女性慢性盆腔炎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5):68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