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就是愛好,就是好奇,就是喜歡。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打心底里愿意去做,就有了探究知識的動機。學生的內在潛力被挖掘出來,學習動力才足,才持續、長久,教學效益才會高,學生素質才能得以全面發展。而怎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興趣就顯得非常急切而有必要。
關鍵詞:興趣;演示實驗;初中生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1-007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1.067
初中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往往為了滿足好奇心和興趣而去學習,對各種新鮮事物充滿疑問,想去探個究竟。所以如果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就會對教師講的內容感興趣,課堂上就能跟著教師的節奏走,教學效果就會好;相反,就會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從而抹殺主動探求知識的欲望,學習效果大大降低。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呢?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是學生步入初中才接觸的一門課程。化學實驗是學生認識化學的一扇窗戶,促使學生充滿了好奇和疑問。化學實驗能有效組織化學課堂教學,實驗中學生通過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就能較輕松地認識和理解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規律。并且化學實驗中明顯、直觀、有趣、刺激的現象,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習熱情高漲、興趣濃厚。因此,教師要認真做好化學實驗,引導學生全面、認真、細致地觀察實驗現象,從實驗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作為化學教師,我們從一開始就要重視演示實驗,用實驗中有趣的、生動直觀的現象,抓住學生好熱鬧的心理,激發探究欲望,培養學習興趣。
我給學生上的第一節化學課,并沒有要教給他們多少化學知識,而是把重點放在怎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上。為此我設計了一個“無中生有”的演示實驗,拿一支毛筆(毛筆上事先蘸了無色氫氧化鈉溶液),不蘸任何墨水,在一張白紙上(白紙事先浸泡了無色酚酞試液后晾干的)寫字。當寫過后,白紙上清晰地出現了兩個紅色的字“化學”。學生感到驚奇,滿腦子里充滿了疑問,眼里流露出羨慕的眼神。我告訴學生:“這個不足為奇,學好了化學,你就懂得其中的奧妙了。”這樣就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實驗,感受到親自動手實踐獲得成功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主動思考、積極探索,分析化學變化的本質,從而有效地激發和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使之成為學生做好化學實驗的動力,學好化學的動機。所以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造動手參與、動腦思考的氛圍和條件,還可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提出改進實驗的思路和方法。學生對由自己親自實驗探究,看到的現象以及得出的結論,印象深刻,理解透徹,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充分調動了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當下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已經全面進入多媒體時代。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現代化教學手段,為新形勢下的初中化學教學工作提供了便利。在化學課堂上,教師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能將化學課堂引入一個全新的境界。采用動畫演示、音頻視頻資料、課件以及投影儀等輔助教學,能使學生要學習的一些抽象的、不好理解的知識以學生感興趣的、好理解的形式呈現給他們,讓學生在看直觀畫面、聽生動聲音中深刻理解知識要點,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教學中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渴望學習,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同時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能使課堂教學手段更加豐富,使課堂更加靈活和生動,增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理解和認知相關的化學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獲得有效的認知,使學生的注意力維持的時間長,不自覺地使思維處于高度亢奮中,學習效率大大加強,進而激發、培養學生學習初中化學的興趣和熱情。
著名教育家說過:“所有的發明創造都離不開一個問,要在學習中敢問、會問、巧問。”可以說,教師提問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有效途徑,應培養學生多提問。教師對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要把握好火候、時間。問題設置好了,就如同學習道路上的路標,學生為尋求答案而自覺踴躍地思考、分析、推理論證。通過提問,我們能夠使學生明白教師的教學思路,緊跟教師的節奏走。對于學生,多提問能使注意力更集中,更積極地思考教師的問題,促使學生思維活躍,充分展開想象,激發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總之,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嘗試,努力創新,根據學生特點,運用恰當方法,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逐步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范躍光.淺談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亞太教育,2015(20).
[2]劉麗忠.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學周刊,2013(7).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王慧慧(1990.8— ),女,漢族,山東棗莊人,中學二級,研究方向:初中化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