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沛
摘要:國家經濟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國有企業的支撐,隨著近些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式的發展變化和我們國家有關政策的頒布,使國有企業得到了更加一步的發展,表現于外在的就是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展,使固定資產占企業所有資產的比重呈現出一個大幅度上升的趨勢,并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隨之而來也出現了很多弊端,不但不利于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和相應成效的取得,也不利于企業的后續發展和進步。基于此,為了實現企業的后續發展和進步,必須做好固定資產管理這項重要工作,所以進行相關分析和研究工作就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價值。本篇文章主要對國有企業所開展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的現存弊端和改善措施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弊端;改善措施
一、現存弊端分析
(一)賬目和處理廢舊設施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當談及資金的話題時必定涉及到賬目這一問題,賬目不符弊端的存在主要表現在下述三個方面:第一,一些企業不重視對固定資產進行專門管理的實物賬的建立工作。實際工作中堅持按照負責財務工作的部門的賬面資產完成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導致賬目不真實問題存在的一大原因;第二,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固定資產處理報廢方面的一些弊端;第三,還存在一些企業內部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和轉移上,不重視調撥手續的辦理,對程序的漠視使本企業運行的正常性和穩定性受到影響。另一方面,處理廢舊設施問題也主要表現在下述三個方面:第一,一些企業出于獲取巨大經濟經濟效益的目的,采取大規模的快速擴張的企業發展方式,主要表現為大量新設備的引進,但是卻帶來了處理以前落后于生產步伐的設備問題;第二,企業在進行擴建工作的時候一般將以前的廢舊設備拆除,企業的固定資產中就包括這些廢舊設備。但是許多企業所采取的是不夠專業的處理廢舊設備方式,例如在倉庫將拆除設備堆放起來,不但使看管費用增加,還使企業的經濟負擔大幅度增加;第三,堆積于倉庫中的大量廢舊設備長期處于不使用的狀態,肯定會發生一些設備的受損問題,使再次利用價值喪失,對企業的發展和進步來說是極其不利的。此外,處理廢舊設施時,還應注意適用稅率問題[1]。
(二)保養固定資產方面的問題
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有一部分就是保養工作,但是這一部分工作卻存在很大問題,主要表現在下述兩個方面:一方面,設備使用中的保養問題。當前,很多企業存在目光短視問題,具體是出于獲取更多經濟效益的目的,讓設備一直處于高速運轉的狀態,使設備使用太過頻繁。此時如果定期性的保養工作不能按時按規開展就會使設備嚴重受損、壽命縮短,更快接近報廢日期,可以看出雖然企業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從長遠來看,設備保養不及時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廢舊設備保養問題。假如不能及時對廢舊設備加以維修和保養,就會使一些設備出現生銹老化的狀況,其實與使用中的設備相比而言,廢舊設備更加需要定期進行維修和保養。此外,還應該注意設備機器等固定資產維修保養費用的計入科目問題,一般計入當期損益,但具體到車間或行政部門的話,則會計入管理費用。
(三)管理固定資產方面的問題
管理就有管理程序,所以管理固定資產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下述兩個方面:第一,由于歷史原因,使早已進行經濟飛速高度發展時代的企業仍然沒能與時俱進,改變以往的在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漠視程序的觀念和行為準則,在新時代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漠視程序、主觀隨意性強就會引發賬目問題,其實資產的詳細登記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具體應該按照相應程序完成資產的使用方面、調動方面、引進方面以及廢除方面的工作。假如工作不按照程序進行,就會發生賬目與資產不符的現象,造成企業資產的大量流失,有時候還會發生惡劣的倒賣現象。第二,一些企業的程序系統不夠完整,或繞開程序開展相應工作,使企業內部管理透明度大大降低、監督機制作用難以發揮、企業常規工作秩序被打亂,最終影響企業的發展和進步。上面提到做好資產的詳細登記和管理非常必要,但是一些企業根本就沒有開展登記固定資產的工作[2]。
二、改善措施分析
(一)從管理意識強化和責任落實方面出發
一方面,人的行為受意識支配,一個企業要想做好管理固定資產的工作,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企業管理意識的強化工作,具體可以通過開展定期性的知識學習和交流活動。這一活動應要求全員參與,還可以通過宣傳一些因為管理工作上的失誤而使企業承受巨大損失的實例,切實從多個方面促進企業管理意識提升。另一方面,在管理體制的建立過程中注意按照分級歸口原則完成適用于主管部門、財務部門、使用單位以及后勤部門這四方工作開展的體系建立工作。例如,報批固定資產是主管部門負責的工作內容;財務部門負責核查與盤點清查固定資產以及整體的分析與總結固定資產所帶來的企業效益;使用單位則按照有關規則使用固定資產;后勤部門在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基礎上完成管理與維修固定資產的工作,從上述可以很好的看出體系的建立有助于落實工作,只有明確的分工,才能使企業的運行和發展不受影響[3]。
(二)從盤查固定資產制度的健全方面出發
首先,使每項資產的完整性得到有力的保障。具體是每半年或一整年開展一次全面清查資產的工作,重視資產質量的夯實。還應注意查明盤盈和盤虧的成因,明確責任,進而按照財務管理制度中的有關規定迅速而妥善的予以處理,徹底杜絕固定資產賬證和賬實不符現象的出現;其次,重視做好分析資產結構和資產管理實際情況的工作。在盤活存量資產的同時盡可能降低固定資產積壓率和閑置率,使其應有的效能可以徹底的發揮出來;最后,對于處于即將離任狀態的資產管理使用工作人員或單位領導,應注意做好核查工作、移交與監交的手續辦理工作,做到自己任期內的人走賬清,謹防出現資產大量流失的狀況。
(三)從處置固定資產更規范和配置資源更優化方面出發
一方面,固定資產的引入、更換以及廢棄等變動情況都應該嚴格按照有關規范予以處理,不能圖輕松、方便而對應走的程序加以簡化,最終使企業中各項工作的開展變得混亂和無序,在嚴格按照有關規范予以處置的時候,還應該注意接受來自本企業和社會的雙重監督。相關手續辦理工作是資產管理部門所負責的工作,注意辦理及時性和轉相關資料至財務部門,幫助其做好賬務處理工作,以免出現因為不從賬務處理出發完成處置實物資產的做法,進而導致出現固定資產賬實不符的情況。同時還應該注意的是在對外出租或有償轉讓固定資產的時候,只有上報主管部門,經其進行相應的研究和審查,并批準通過后,才能完成出租手續或轉讓手續的辦理工作。另一方面,只有做好配置資源更加優化的工作,才能助力企業達成更高經濟效益的獲取目的。因為資源優化配置的工種繁多,所以第一步需要科學而合理的非配現有資產,使企業運行的更加正常。其次還需要對閑置資源的合理安排工作給予高度重視,使每種資源的作用都能發揮出來。最后還需要對再利用廢棄設備的問題予以考慮,杜絕資源浪費現象。對于沒有用處和難以再次投入使用的資產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予以處理,盡可能使資產損失率降至最低[4]。
三、結束語
本篇文章首先對國有企業所開展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的賬目和處理廢舊設施方面的問題、保養固定資產方面的問題、管理固定資產方面的問題這三個現存弊端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從管理意識強化和責任落實方面、盤查固定資產制度的健全方面、處置固定資產更規范和配置資源更優化方面出發,經過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提供一些可供借鑒的實例,使國有企業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同時,實現本企業的長足發展和進步目標。
參考文獻:
[1]楊陽.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問題及建議[J].時代金融(下旬),2017 (5).
[2]吳宇.淺析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問題和解決方法[J].價值工程,2018.
[3]孔美娥.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對策的若干思考[J].會計師,2017 (17).
[4]王美英.淺析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及其優化[J].中國商論,2017 (1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