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蓮
摘要: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首先提出了行政事業單位強化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的意義,而后,對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羅列,并結合市場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人才引進;監督管理
一、行政事業單位強化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的意義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便引入了市場經濟,該種發展模式對我國各個領域的實際發展與完善都具備極為重要的影響。這也對我國各個經濟主體的發展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而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我國主要的政府職能部門,其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也應該全面順應市場的發展,強化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滿足人民的需求。在該種形勢下,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對人才素質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就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實際發展的狀況而言,雖然已經具備極為優化的發展形式,但在內部控制建設等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較為明顯的不足,主要可以表現為以下四方面:
(一)內部控制意識薄弱且環境較差,造成該種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我國存在部分行政單位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擁有的內部控制概念尚不清晰,難以領會其所具備的深層次含義與重要作用;其次,由于內部控制工作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對權利存在較為明顯的規范、約束等作用,使得部分工作人員在該項工作實施過程中,存在排斥情緒,難以有效落實;最后,為了落實內部控制工作而導致單位內部各項制度變的更加繁復,引起其后續發展中的成本逐步提升。
(二)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控制不足。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其重點工作項目是控制預算,但是在現階段我國各個行政事業單位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其內部的各項預算控制工作均無法滿足合格標準,造成了較大的預算風險。
(三)內部控制工作的監督性較弱。目前,我國各個事業單位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其內部未擁有較為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與監督的相關部門,而在該方面進行管理與監督工作的工作人員也極為匱乏,所有事宜均交由財務部門工作人員進行管理,且其他部門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并沒有過問財務部門實際發展形式的權利,容易造成管理者的腐敗。
(四)行政事業單位中內部控制的人才匱乏。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的人才引進渠道匱乏,且人才培訓管理機制嚴重不足。
三、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對策
(一)提升內部控制意識并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為了能夠全面改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所擁有的控制意識薄弱與控制環境惡劣的問題,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在后續發展與工作中,逐步強化組織領導、培訓、宣傳以及為內部控制創建良好的環境氛圍等工作。具體的工作狀況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形式:(1)組建內部控制小組,該小組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組長為單位負責人,并逐步強化單位內部負責人作為內部管理、控制建設工作進行階段的第一責任人的想法與意識,使得內部控制體系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推進與落實;(2)逐步完善與內部控制工作具備關聯的條例、知識等方面的培訓與宣傳工作,進而,全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員工在內部控制工作方面的規范意識,使其能夠對其擁有更加系統、全面的了解;(3)在建設、實施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相關的管理人員應該明確內部工作的具體職責、人員分配等工作,使得每一名員工都擁有明確而具體的責任,并將該項工作的完成情況收錄到年終考核的指標體系中,全面強化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的內部控制工作意識。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內部預算與評價機制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開展內部控制工作主要的目的在于能夠以更加優良的形式開展財務相關的戰略性目標。在該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工作便是預算機制,為了能夠全面打破傳統化預算模式,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有意識的建立與之相對應的預算評價機制,對現階段已經存在的預算工作模式進行一系列的探討與分析,而后根據市場的實際發展狀況進行修改與調整,使得行政事業單位中的預算機制能夠得到不斷的完善。
另外,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應該對其內部的各項財務進行分類,分化為基本項目支出和非稅性收入等形式,并根據該年度發展的實際狀況,制定出下一年度發展過程中所需支出的實際預算。所做的預算需要在后續發展的過程中,被各個部門進行統一化審核,最后經由內部控制監管等相關部門系統化核算,才能夠由管理者認可并簽字確認。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將現階段經濟時代中預算模式與經濟形式相結合而后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推算出行政事業單位后續工作過程中,需要的必要與非必要性的支出,不僅需要保障公共環境中的財政能力,還需要不斷完善對事業單位中運行成本的精簡,使得財務預算的相關工作能夠得到系統的落實與實施。不僅如此,為了能夠進一步保障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方面的安全性,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創建更加合理有效的預算核算的流程,為其內部發展階段中各個部門計算出預算的額度,并以此為基準,全面規范各個部門工作者的日常性工作內部,但該項預算工作中,不包含計劃之外的支出錢款。若存在突發性事件類支出,則需要召開相應的部門大會,對其具體的支出、預算進行分析匯總,最終確定是否可以進行項目支出。
(三)強化內部機制的監督效力
為了能夠全面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大部分的機構都需要設立與之相對應的內部監督機制,該部門所完成的監督、評價工作,能夠進一步加快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現今時代發展中的管理方案先進水平的發展速度,也能夠以更加科學的方式為內部控制工作的落實、完善確立具體的發展方向。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能夠為國家的整體發展呈現更加優質的戰略方案,也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降低行政事業單位在應對市場發展時的風險。因此,在后續發展的過程中,政府的相關機構應該以積極的心態接受行政事業單位等監管部門中監督管理工作,并結合具體的工作流程、內容進行嚴格而具體的監測,最大限度的降低貪污、腐敗等相關問題,在極大程度上全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所具備的自我監督、檢查能力,使整個單位都能夠逐步形成更加公正、公開化的工作風氣。
(四)注重行政事業單位的人才引進與培養
對于國家的發展而言,人才是基礎也是社會發展與前進的主要動力。故而,行政單位在后續發展的過程中,要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與發展。就我國目前行政事業單位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來說,解決人才的培養、來源等問題是現階段的主要問題之一。
第一,就人才的渠道而言,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人才來源的渠道較為單一,即國家統一考試的形式。為了能夠為該事業單位創建更大的人才體系,相關的管理部門應該擴大人才引進的渠道,使其能夠招收更多能夠為單位發展創建實際利益的人才;第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者也應該逐步提升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視程度,人力資源部門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逐步強化對人才引進工作的重視程度,還應該強化對人才培養方面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實際工作進行的過程中,為單位創建多種不同形式的講座與會議,使人才能夠擁有更加開闊的發展事業與平臺空間;第三,利用黨建等工作形式開展豐富的內部活動形式,并以該種形式不斷的強化人才工作過程中的向心力與凝聚力,通過活動使部門之間的工作人員能夠擁有更強的默契度與團隊意識,進而全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核心競爭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內部控制的完善與發展對我國整體運行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本文在研究階段提出了提升內部控制意識并優化內部控制環境、構建科學合理的內部預算與評價機制、強化內部機制的監督效力、注重行政事業單位的人才引進與培養等四種優化措施,對其后續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進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海珊.淺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指導意義和不足——基于《2017年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解讀[J].財會學習,2018,15 (23):232-233.
[2]傅建英.行政事業單位建設項目內部控制常見問題與對策分析[J].會計師,2018,44 (1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