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炯宇
摘要:2015年1月,我國相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該《意見》中指出,要“積極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工作。近年來,全民藝術普及作為我國面臨的一項主要任務,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工作中,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完善,初步取得不錯成效,全民藝術普及方面也呈現出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全面升級的良好發展態勢。創新全民藝術普及機制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國民綜合素質,提升公民個人修養,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方面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全民藝術;公共文化;文化建設
引言:
在我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文化藝術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既保持著對歷史的傳承,也隨著時代發展不斷進行創新,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現狀縮影。故而,創新全民藝術普及機制一直以來受到黨和人民政府高度關注。在新的歷史時期,文化館作為開展全民藝術普及的重要文化藝術發展載體,因其互動性、全民性的工作特點,獨特的文化職能,賦予了全民藝術具有時代意義的創新研究,在全民藝術的普及推廣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全民藝術普及過程中,眾多藝術工作者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促進全民藝術不斷發展、增加文化藝術感染力、推動我國民族文化不斷推陳出新、提高公民個人修養和國民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因此,筆者通過對相關資料的調查研究,針對如何促使全民藝術普及機制不斷創新進行分析,簡單闡述以下觀點,以供各位讀者參考。
一、創新全民藝術普及機制分析路徑
(一)推動文化管理機制建設
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主流思想的傳播過程中,因黨中央和政府部門的正確引導,促使其發展始終處于正確方向。由此來看,關于文化事業建設工作,深受黨中央和人民政府的重視。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相關領導人對構建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的文化監督機構,加強文化資源管理的引導方向,提高文化資源的管理力度等方面做出了深刻闡釋。從宏觀角度推動文化管理機制建設發展,促進文化資源管理體制不斷創新,立足于我國文化事業建設的整體布局,推動文化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是開展創新全民文化普及機制的重要策略,也是促進我國文化事業建設不斷變革的重要舉措。
(二)完善文化市場體制
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傳播過程中,文化機制建設與文化建設發展具有極其密切的關系,二者相互進步,才能促進我國全民藝術的快速普及,提高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增強公民文化素養。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要積極發揮其引導功能,結合文化市場自我調節能力,促進創新全民藝術文化在普及過程中,推進公平、統一、科學、合理的文化建設機制不斷完善,從而提高相關工作部門引導文化建設工作效率,增強我國文化市場的資源流動性的主體競爭力,充分調動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學習文化藝術的積極性,推動全民藝術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同時,創新文化機制,促使我國文化資源配置更趨公平化,合理化、高效化,努力構建完善文化市場體制。
(三)建設公共文化現代服務體制
創新全民藝術普及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進步。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快公共文化的現代化服務體制建設,對全民藝術普及工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建設公共文化的現代化服務體制,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重心,推動文化創新體制積極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加快廣大人民群眾文化藝術教育的普及工作,有利于文化服務體系發揮其傳播作用。同時,加強公共文化現代化服務體制建設,促使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我國文化建設中去,在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加強我國人才隊伍建設,不斷豐富文化事業等方面,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二、創新全民藝術普及機制開展方式
(一)開設文化館等文化機構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全民藝術普及工作的渠道也愈發豐富,文化館作為國家設立的基層文化建設機構,在創新全民藝術普及機制過程中,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文化館的基本職能是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和提高民眾個人素養,因此,一直以“開啟民智、提升素質、凝聚力量、改良風俗”為辦館宗旨,發揮著文化傳播的作用。就筆者來看,文化館在開展文化傳播活動的過程中,要結合所在地實際經濟水平,群眾整體文化水平等因素,積極開展對社會公眾的文化教育活動,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其中。同時,促使人民群眾在文化館舉辦的文化活動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從而促進精神境界的提升,切實踐行文化館的辦館宗旨。
(二)加強學校的普及工作
學校作為全民藝術普及的主要場所,不僅注重學生個人文化技能的提升,還應注重藝術文化素養的培養。學校可以通過課堂教學,校內活動等多方途徑,加強藝術文化在校園內的推動。全民藝術普及在校園內的推廣,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藝術潛能,放松繁重學業帶來的壓力,豐富其日常生活,開發想象力,提高學習興趣,對學生未來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對我國人才隊伍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在我國開辦的多所老年大學中,可以通過對其進行專業的學習和培訓,促進老年人群體藝術素養的不斷提升,提高我國公民的整體文化水平。
三、創新全民藝術普及機制的主要意義
近年來,全民藝術普及在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為繼承我國歷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了重大貢獻。全民藝術普及體制發展創新,有利于塑造我國國民精神,提升我國民族品質,保障民族未來健康發展。在建設社會主義強國背景下,構建公共文化的現代化服務體系,是適應時代發展趨勢的需要,文化館等文化機構的文化活動,也從一定意義上突顯人民群眾在全民藝術普及和公共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促使社會主義文化成果實現全民共享,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進步。同時,全民藝術普及機制的創新性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下,不斷推陳出新,發展進步。為提高我國人民群眾整體文化水平,實現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不懈努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何推動全民藝術普及機制創新性研究,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仍是我國黨和政府需要切實關注的熱點問題。它的實現是一項長期的、艱難的工程,但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對提高我國國民綜合素質,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加快實現我國文化強國戰略目標等方面,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柯林海.論全民藝術普及新形勢下社區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文化藝術研究,2016 (09).
[2]李曦.談群藝(文化)館“精準服務”在推進全民藝術普及中的作用[J].北方文學(中旬刊),2016 (11).
[3]朱亞超.分析全民藝術普及在國民審美素質提升中的作用[J].青年時代,2016 (21).
[4]程菲.淺談全民藝術普及在國民審美素質提升中的作用[J].明日風尚,2016,13:4.
[5]王煥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制機制創新若干問題的思考[J].菏澤學院學報,2014,01:34-37.
[6]孫潔.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動力機制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2.
[7]蔡元培.美育實施的方法——蔡元培美學文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155-156.
[8][美]亨廷頓(主編).文化的重要作用——價值觀如何影響人類進步[M].程克雄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