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以后,教學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斷地改革,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小學課堂上普遍還是使用“灌輸—接受”的模式,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文章主要探討小學體育課堂如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解決問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0-016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147
從某種角度上說,思維的起點和動力都是“問題”,在小學體育中,當學生無法完成某個動作的時候,就會對這個動作產生一定的質疑,然后去思考和探究,這種行為稱之為體育問題意識。小學生的體育問題意識比較明顯,經常會在體育課中舉手提問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情況就會逐漸減少,主要原因是礙于“面子”,但這并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小學體育課程想要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并順利開展,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營造一種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這是開展高效優(yōu)質的體育課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師的學歷在提高,教學能力也在不斷加強,對課堂的把控程度和駕馭能力都比較強,但是有的體育教師把這種能力當成了一種“權威”,常常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要求學生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很少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和提出問題,想必這樣的課堂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用微笑去面對學生,懂得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的想法,使教師和學生成為一個和諧的學習共同體,一起幫助學生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標準和基礎,教師在使用教材的時候要做到“深”和“細”,所謂“深”,就是不僅要學習技術層面的知識,還要結合學生的知識層面、心理特點,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到知識和技能;所謂“細”,就是讓每堂課都有重點和難點,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小學體育教學也是如此。體育課堂中教師提出的問題通常是圍繞著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而展開的,是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要考慮到問題的難度,以及學生的理解程度、認知規(guī)律,問題的合理性等。不能問那些太淺顯的問題,例如拿著一個籃球問同學們這是什么東西,這樣的問題基本上達不到教學的目的,也沒有意義。教師可以問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例如跳遠、跳高時為什么要助跑,學生就會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去思考,在實踐中尋找答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通過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一般具有連貫性,一步步地引導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做到三問,即敢問、會問、善問。敢問就是不去考慮面子問題,不懂的就問;會問就是經過思考過后的提問,而不是隨意問一些與課堂無關或者是沒有意義的問題;善問就是能夠通過最初的問題而引發(fā)出新的問題,形成新的知識。例如讓學生原地投實心球,先讓學生在原地練習,過了一段時間學生就會思考怎樣用力才能夠投得更遠,然后讓學生自主練習,尋找投球技巧,并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最后由教師系統(tǒng)講解并演示投球技巧,再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進行練習。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舉一反三,就是讓學生打破定勢思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給學生分發(fā)一塊普通的墊子,讓學生自主進行身體素質訓練,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想法做出各種各種的姿勢,如果以十個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身體素質訓練,學生經過團隊合作能夠做出不同的隊形來開展訓練;如果是分發(fā)一張白紙,學生可以用來進行紙飛機比賽,可以團成一個球進行投射比賽,等等。通過開展游戲的方式,讓學生相互交流和互動,相互表達自己的想法,遇到問題時一起解決,有時候學生之間還能夠產生思想的碰撞,發(fā)現(xiàn)有趣的創(chuàng)新活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又有了新的變化。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這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教育行為。小學體育作為學生學習中的一部分,是學生走出教室的一個室外課堂,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體育課堂中小學生能夠較好地釋放天性,思維也比較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得教師的教學變得更為高效。
參考文獻:
[1]周永恒.小學體育課堂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分析[J].好家長,2016(51).
[2]沈挺.探究式教學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考試周刊,2018(19).
[3]石勝利.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策略漫談[J].關愛明天,2016(4).
[4]王建靜.淺談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課堂實踐——運用情境教學,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J].小作家選刊, 2017(28).
[5]劉培剛.小學體育課堂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實施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15(S1).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黃開拯(1974.2— ),男,漢族,福建福州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