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彬
摘? 要:21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注重教育的發展,在企業招聘時對大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大學生畢業之后,就業壓力就比較大。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很多大學提供了提出了創新創業發展教育。他們可以在實踐中得到經驗,在學習中獲得知識,在應聘中獲得技巧,在溝通、管理、思考、組織中獲得的能力。
關鍵詞:創新創業? 就業能力?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c)-0221-02
1? 大學生就業形式的分析
人工智能的發展,海歸人才的普及都在沖擊著大學生的就業發展。加之就業市場、就業機制的不完善,又無疑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困難。雖然國家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體制的有所改革,但是不夠完善的市場機制,一些體制性障礙仍然存在,一個真正的公正有序、秩序井然的就業市場還是尚未建立。很多企業的就業崗位要不就是內定要不就是已有人選,就算自己的筆試已經很優秀但是缺乏關系還是與之失之交臂。這無疑也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
2? 創新創業發展教育的現狀
隨著大學生就業難度的提升,教育體系也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問題。為了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解決就業問題的難題,而大學生作為如今工作團體的主力軍,首先就得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傳統教育所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在這個知識分子普及的年代,不那么具有競爭力,這就需要創新創業發展的教育,而李克強總理提出“全民創業、萬眾創新”之后,無疑強調了創新創業發展教育的重要性。
3? 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內容
3.1 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
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即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而創新創業教育并不是傳統教育的簡單疊加,而是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將其深度合一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在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下的高校教育,以知識培訓為基礎,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理念、創業意識,從而發揮創新創業能力在個體的職業規劃中創造性作用。
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能力、創新創業人格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是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以加強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能夠使大學生順應時代的潮流,在日后的就業發展中脫穎而出,這是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對人才的的需要所做出的教育模式改革。
3.2 創新創業教育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能力的重要保障
創新創業不僅僅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2015年1月28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會議中指出,要順應時代的潮流,要構建面向人類的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臺,對于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培養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各類青年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創新創業的重要性。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尤其在大數據時代,為了能夠培養出脫穎而出的大學生,在高校開展創新創業發展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使之與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這才能夠更好的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題
創新創業教育可以轉變高校的人才培養觀,更新其就業觀念,以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為了解決就業壓力,創新創業發展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措施。在高校大力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中,大學生就可以擺脫傳統就業觀的束縛,可以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念,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能力[1]。現在大學生創業的比例在不斷提升,不僅僅減少了在人才招聘市場的競爭人數,也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認知自我的機會,知道什么是最合適,什么是最擅長的。除此之外,大學生也得清楚他們的創業本身就是就業,并且還是更高級的就業,不僅僅給自己提供了合適的就業機會,也給其他的同學提供了機會。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以創新帶動就業。這也是大學大力提倡發展創新創業發展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對發展創新創業發展教育的建議
4.1 完善相應創新創業發展教育的課程體系
目前高校教育中,幾乎都開展了職業規劃課、形勢與政策、創業教育等課程。這些課程為大學生為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程奠定了基礎,使之融會貫通。但這些課程學生普遍認為與自己的專業知識并不搭邊,因此忽略了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缺課逃課幾率十分高,就算在課,學生專注力也不高。這就需要學校出臺相應的政策,使學生明白此中的意義。同時,高校也應該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體系全過程,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也需要適當培養學生的創業理念,提升學生的創業技能,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以至于在后來的就業中碰到的一些問題,能夠高速有效的解決。除了有專業課程之外,也要配備與之相適應的時間課程,充分有效的利用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加強與優秀企業單位的合作。讓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夠得到實踐。能夠在理論中結合實踐,在實戰中汲取經驗,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將專業知識和創新創業理論相結合,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4.2 加強師資力量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創業創業教育團隊
目前高校招取老師的要求大多數集中在文憑這一塊,而忽略了教師是否有過創新經驗。而傳統的教育模式下的學生,很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學術理論知識上面。教師在教學時,因為本身并不具有創業經驗,創業課程只能通過現實生活中發現的一些案例來分析,只能傳授給學生自己在這方面的理解,或者解讀一下國家相關的扶持政策。學生興趣低不說,專業和創業教學的融合率也低。因此高校應加強創新創業教師資格力量的投入,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安排相應的培訓,讓教師自身參與到創新創業活動中去。同時,也可以邀請知名企業家召開專業的知識講座,企業家在商場上摸爬滾打出來的經驗,是教師在書本知識中無法獲得的。他們對學生問題的剖析和回答也是一般教師無法解決的,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高校教師和企業家們聯合成立創業導師團,不僅完善了理論,也加強了實踐。可以給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提供更多的幫助。
4.3 增加學生創新創業方式的渠道
學校可以建立相應的創業組織,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不斷的擴大他們的實踐空間,就不會阻礙他們的個性發展,可以確保自己在各種活動中所發出的創造性思維能夠被肯定,實踐活動中想出的新奇想法也可以被認可。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是他們意識到了實踐中的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此外,也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發展大賽,讓學生親身體驗,積極的引導著學生們的個性發展,不斷提高著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使他們意識到實踐中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
4.4 開展相應的創新創業發展講座
據了解,很多高校都會給學生開展相應的講座,這可更新學生的就業觀念,樹立學生正確的創新創業觀。以至于他們在面對就業壓力時,作為不斷擴大的群體,仍能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可以啟蒙他們的創新創業教育精神,從而不被傳統的就業觀念所束縛,將自己的才能和智力充分展示出來。企業家在講座中的引導,不僅提升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5? 結語
綜上所訴,通過對大學生就業市場現狀的分析以及大學生本身自我現狀的分析,要想大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學校就應該做好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工作。同時應該鼓勵同學自主創業,加強實踐活動,借助創業來帶動就業,才能更好的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劉靜.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途徑探索[J].讀書文摘,2017(6):45.
[2] 王曉紅,杜文潔.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30(12):28-29.
[3] 車瑩.“雙創”環境下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對策路徑研究[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8(10):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