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梅 金玉潔


摘要:本文以長沙師范學院工業設計(玩具方向)專業為例,通過分析當前工業設計行業需求,立足于服務湖南輻射周邊地區經濟發展,重新定位了新工科背景下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目標。將培養目標內容分解為各項能力要素,運用模塊化知識體系對應實現能力要素,提出了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構建方案。
關鍵詞:工業設計;培養目標;模塊;培養方案;課程體系
中國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6-0028-02
科技進步、產業變革以及新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學科與新技術,并由新技術產業化后形成了新產業。應用型院校開展新工科人才培養,樹立以工科基礎為內涵,拓展人才潛力為向導,倡導學生學習內容的學科交叉融合和對專業發展知識更新升級,提高學生服務地區和行業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針對當前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培養多維度、多元化、包容性和開放性的新工科人才,探索具有培養現代工業設計師的教學課程體系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的根本。
1 新工科背景下工業設計專業培養目標確立
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專業培養方案的綱領,是課程體系設置和課程內容制定的指導,培養目標應該根據辦學條件、辦學歷史、學科依托、行業或區域依托合理、準確地設計。結合新工科教育要求、湖南地方工業設計服務要求及本校的辦學條件和學科專業基礎,并通過能力逐層遞進確立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目標,具體思路如下(如圖1所示)。
1.1 新工科背景下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目標
新工科的建的人才培養應該以人的全面發展,滿足社會需求為要義。工程人才的培養目標應突出學生學習內容的學科交叉融合,強調工科的原理知識與應用性,蘊合人文素養于工程設計教育。在這種背景下,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傳統專業工業設計培養目標要突出新工科特色,以培養具備跨學科的工程技術、人文社會科學、技術經濟和管理知識,能夠勝任行業與跨學科專業融合發展的工程技術,具有創新意識的現代工業設計師為培養目標。
1.2 行業需求多元化的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時代的發展,工業設計的內涵在不斷地豐富,工業設計含蓋產品的功能、結構和外觀設計,是產品的全案開發,是創造性和決策性地進行產品、系統、服務及體驗的設計活動。國家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指出,工業設計是以工學、美學、經濟學為基礎對工業產品進行設計。無疑優秀的工業設計工程師必須具有多元化[1]、多學科交叉知識,因此,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是工業設計專業培養目標。
1.3 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培養目標
一般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設上要聚焦于地方行業和產業,以滿足地方要求為建設標準[2]。目前湖南工業設計發展氛圍良好[3],現有湖南省三一重工工業設計中心、湖南長豐汽車工業設計中心、湖南省交通工具工業設計中心[4]。等工業設計團隊,極大地推動了湖南工業設計創新。“十三五”期間,打造3-5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40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5]。由此可見,地方需要大量的具有工程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工業設計師。新工科建設明晰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我校工業設計人才培養以立足湖南經濟文化發展,輻射周圍地區為培養目標。
1.4 專業鮮明特色培養目標
地方應用型院校根據其所處地域及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形成學科的自有特色。長沙師范學院百年的學前教育辦學歷史并取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成果,所以工業設計專業培養目標在學校辦學理念的指導下,以機械、電子、材料、藝術、學前教育等為支撐,以兒童玩具為載體,培養工程與藝術相融合的工業設計應用型人才。工業設計目標為:培養“厚知識、會設計、能制造、懂管理”、具備處理工業設計與兒童產品(玩具)、機器人、家用電器、電動工具、交通工具等現代化的、科技化的“動態產品”的環境、功能、造型、色彩、結構、材料、工藝的相互關系的工業設計應用型人才。
2 新工科背景下工業設計專業知識體系構建
我國的工業設計專業大部分源于工藝美術專業,教學思想、教學體系以及課程設置參照包豪斯,但我國高校的工業設計專業培養方案欠缺包豪斯精神的精髓——革新。因此,設計教育還需要尋找更好的方法來建設工業設計專業。根據培養目標,工業設計專業人才應掌握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掌握工業設計的工程基礎知識,掌握設計理論知識,達到工程技術、藝術、人文、經濟、心理等多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兼容并蓄;具有嫻熟的設計表達技能和工藝制作實踐能力,根據項目的設計方案,要求學生按照工程實際情況完成設計產品的制造或模型制作;具有設計能力,根據項目要求能進行市場營銷推廣展示設計、人機交互設計、環境及展示設計及小型工業品等設計。因此,基于新工科背景下,針對專業培養目標,重構現代工業設計師培養的知識體系,流程如下(如圖2所示)。
圍繞新工科背景下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體現代工業設計由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共同組成的相互綜合、相互滲透、相互交融性,體現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前沿性,避免知識點的重復,打破傳統的課程體系的藩籬,以圍繞培養專業某一個特定能力所需要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集成在一起作為一個模塊,構建具有地方應用型校院培養現代工業設計人才特色的專業知識課程體系,專業知識課程體系設置“設計原理模塊”、“設計表達模塊…‘設計方法與創新思維模塊”、“工藝制造模塊”、“綜合能力訓練模塊”。
設計原理模塊,重點培養學生設計工程技術能力和產品工業設計能力,強調厚基礎、寬口徑、重創意的工科特色。包含自然科學基礎、工程基礎課程群,具備產品設計相關的工程學科基礎知識,具備結構設計、結構評估、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包括工程圖學基礎、工程力學、材料學、電工電子學、機械基礎、傳感器技術及運用、人體工程學、市場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