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摘要:隨著越來越多的90后人群成為父母,不一樣的消費觀念,使得更多的嬰幼兒便攜產品步入人們的生活,成為現代新式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育兒工具。本文根據目前市場需要,結合長期嬰幼兒產品設計實踐經驗,對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設計的人機系統構成、設計研究的原則和設計研發流程三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為今后同類產品設計實踐提供更專業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便攜工具類產品;設計原則;人機系統
中國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6-0064-02
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是隨著人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而發展起來的新類型產品,它是指在兒童出生到三歲之間作為攜帶、看護、撫育而使用的工具,如嬰兒提籃、背包、餐椅及推車等。
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在我國有著巨大需求,每年有近3000萬左右的新生兒出生,兒童產品消費已占家庭總支出的30%左右,全國0-12歲的孩子每月消費總額超過35億元。目前,我國處在育齡期的女性大多數文化層次較高,健康意識較強,消費觀念也比較超前,對嬰幼兒消費用品的花費上尤其舍得投入。
面對如此巨大的內需市場,針對此類產品設計的系統化研究非常重要,尤其此類產品的使用人群并不唯一,人機關系比較復雜,因此在設計中針對人機關系的研究尤為重要。
1 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人機系統構成
在產品設計之初就要首先建立起良好的研究系統,從產品使用環境中兒童、攜帶者兩種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出發,評估兩套截然不同的人群的需求,并最終統一在一套產品上,以滿足產品的最終使用功能。因此,從產品的這一特殊屬性上,我們可以得出在同樣的使用環境下,在同樣的便攜工具上,我們要對比研究嬰幼兒和攜帶者的兩種生理、行為感受,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深入探討便攜工具類產品最終表現形式(如圖1)。
2 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人機系統研發的原則
2.1 安全性
嬰幼兒產品的安全性是設計的重要衡量標準。在設計過程中,產品的尺寸、形態、結構有一定的安全范圍標準,它們是設計的參照,能避免兒童發生意外的幾率。
1)尺寸安全。嬰幼兒產品設計在尺寸設計上的要求主要是為減少產品對36個月以下兒童造成的攝入或吸入危險。現在中國嬰幼兒產品尺寸上的依據更多是參閱了美國消費者商品委員會(the U.S.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1989年出版的《聯邦法律規范》,玩具或物品不能下到可以完全放入圖示所描繪的圓柱體中,玩具產品的部件不能穿過測試設備的空腔。測試設備尺寸(如圖2)。這些要求都是使便攜工具在部件尺寸設計上,能按照規范要求進行設計,以減少對嬰幼兒產生的可能性傷害,比如防止吞咽、夾住等危險事件的產生。
2)形態安全。嬰幼兒便攜工具形態安全是其外觀設計非常重要的要求。產品設計時要減少可接觸利邊、可觸及利尖;不得產生形態剛性突起;要有金屬絲和桿件的安全防護;消除輪、輪胎和輪軸的潛在危害。
3)結構安全。嬰幼兒便攜工具的結構安全設計是產品設計的重中之重,也是設計轉化成商品的重要考量標準。產品的折疊裝置和鉸鏈安全設計,孔、間隙和機械裝置的可觸及性設計,穩定性和超載設計要求等因素是其中重要內容。
2.2 便捷性
便捷性是這類產品價值所在,產品的有效性、效率、易學性是其便捷性重要設計要點。有效性,主要指產品能幫助用戶準確地實現他們的目標并省力;效率,是用戶用較短的時間完成使用目的,體現省時的觀念;易學性,即產品操作界面、交互方式設計合理,便于理解,容易掌握。
2.3 舒適性
嬰幼兒便攜工具一方面的功能是方便家長看護、攜帶,另一方面是讓嬰幼兒感受到安全且舒適。因此在人機關系設計上兩種目標人群的舒適都是重要的標準。對于家長來說要考慮其攜帶方式,對于兒童來說要符合其生理、心理生長發育特點,具備多性能可調節功能,使產品安全、平穩、有效。
2.4 功能性
嬰幼兒便攜工具因為面向對象的特殊性,需要比較強的功能性,以解決兩種人群的使用需求。首先,強調產品設計對使用目的有針對性,有目標性,能應對需要;其次,才是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增加功能的多樣性,以應對不同的使用要求。
3 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人機系統研發的要求和流程
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人機系統的設計程序符合一般產品設計的程序:“任務下達——系統調查——系統分析——人機設計評價——人機優化——產品方案生產導入”但這類產品因為面向兩類目標人群,因此在內容的分析研究上,需要更具體的區別。
3.1 人機系統研發的基本要求
1)系統調查是對產品研發的必要條件和內、外部環境的調查。包括便攜工具產品設計要滿足兩類人群的使用需要及使用環境的要求。
2)系統分析是運用人機學知識對系統組成、人機聯動關系、作業方式進行方案設計方案的分析。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的設計中考慮到兒童的生理特點,生長發育較快,一般的產品使用周期比較短,為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節約能源,在產品的功能設計上考慮了一種功能集合式設計,在保證基本人機數據基礎上,研究各種連接結構、適用材料,以期最大限度地滿足嬰幼兒的使用需求。并且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的設計是基于現有市場需求變化趨勢的研究,產品的人體數據分析采集來源于近三年的醫學資料,產品設計從形態、功能、色彩、材料工藝都進行了全方位地系統分析。
3)人機設計評價是為維護產品目標的實現,建立綜合的評測方法、標準。設計評價對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高效性、完整性和經濟性做出綜合評價,確定方案的商品化可行性。這種體系終極目標的設計要符合可持續發展,滿足人性化設計的整體目標。
4)人機優化是人機整體配合關系和產品設計達到的目標,并以此優化,分析人、機作業的合理分工,功能達到的目的要求,人機作業時的配合度。
3.2 便攜工具類產品人機系統研發的流程步驟歸納
人機系統開發過程及構成復雜多樣,但是設計的總體目標都是一樣的,這就是人機設計的目的所在。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系統設計是要強調設計從宏觀的角度運用系統論、優化論來控制產品的整體設計過程。
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人機系統設計運用系統科學的思想和方法把整個設計流程的人機關系采用分解、綜合與反饋的工作方法,區分成四項內容和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包含若干子系統或要素。細化便攜工具人機系統研發內容及程序的內容,也是為了建立嚴謹的設計邏輯,完成高水準的產品設計。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這一過程實施中,從設計計劃開始到設計完成為止,都要進行分階段及總體綜合評價,對完成的各項工作進行修改和完善,以便最終論證出最優方案(表1)。
4 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兒童產品人機系統的構成指出設計涉及到的各種要素,明確此類產品設計的范疇,并從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的特殊性上著手,理清兒童產品設計的安全性、便攜性、舒適性、功能性原則,為設計實踐建立初步的設計觀念,理解兒童產品設計的特殊性,明確兒童產品設計的限定條件。通過對嬰幼兒便攜工具類產品人機系統的要求和流程進行總結,運用系統論來歸納設計具體的步驟和內容,進而控制產品的整體設計過程,以保證設計目標和結果的統一,設計出滿足市場真正需要的產品。
參考文獻
[1]陳幗眉.學前心理學[M],南海出版公司,2009.
[2]阿爾文.R·狄里,亨利德雷福斯事務所.設計中的男女尺度[M].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
|3]丁玉蘭,人機工程學[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
[4]朱道鑫.當代產品設計的市場意識與用戶需求關聯性探討[J].工業設計,2019 (01):95.
[5]施陳輝,劉燁雯.針對0-3歲嬰幼兒家庭的智能家居產品設計[J].設計,2018.
[6]葉厘,王璇.0--3歲嬰幼兒裝結構造型設計研究[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