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美玲
【摘 要】目的:對急性心肌梗死重癥監護患者使用優質化護理干預的效果及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程度進行分析。方法:研究回顧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間我院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重癥監護治療的32例患者資料,隨機將患者分成了對照組(n=16)以及觀察組(n=16)。對照組患者采取護理措施為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使用護理措施為優質化護理措施,之后對比兩個組別患者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以及出現不良反應概率。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以及抑郁評分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 > 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以及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別之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概率高于觀察組,組別之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心肌梗阻患者進行優質化護理措施能夠減少患者出現并發癥概率,緩解患者的焦慮以及抑郁情緒,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 重癥監護 患者 優質化護理 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前言
在臨床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嚴重冠心病的一類,高致死率、高致殘率以及高發病率是該疾病的主要特點。由于急性心肌梗死一般發病比較急且復雜,患者容易出現許多不良情緒,必須對其采取合適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文正是基于此,選擇了3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急性心肌梗死重癥監護患者使用優質化護理干預的效果及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程度進行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回顧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間我院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重癥監護治療的32例患者資料,隨機將患者分成了對照組(n=16)以及觀察組(n=16)。對照組男女性患者分別是9例和7例,年齡范圍為51歲至74歲,平均年齡為62.1歲。觀察組男女性患者分別是10例和6例,年齡范圍為52歲至73歲,平均年齡為61.5歲。所有患者資料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能夠分析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性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使用優質化護理措施,醫護人員需要依據患者情況進行個性護理計劃的制定,主要內容為:1.心理優質化護理: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對患者的情緒進行關注,積極分享其他患者的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對于治療的積極性[1]。2.健康教育優質化護理:醫護人員可以適當使用動畫以及宣傳片等等方式提升患者對于護理的重視程度,同時告知患者這一疾病的發病機制以及注意事項。3.心電以及血壓監護優質化護理:醫護人員必須對患者的心電圖進行二十四小時的關注,一旦發現患者心電圖發生異常必須立即對患者使用搶救處理[2]。醫護人員同時需要對患者尿量、體溫以及血壓變化進行監控,患者一旦存在問題必須立刻處理。4.氧氣護理:在患者進行氧氣機的使用時必須對氧氣濃度進行注意,避免患者出現心肌缺氧。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并發癥出現情況以及護理前后焦慮和抑郁評分進行對比。患者焦慮評分使用Zung 制定的焦慮自評表進行評估,抑郁評分使用Hamilton 制定的抑郁量表進行評估,總分均為100分,五十分是患者是否存在焦慮和抑郁情況的臨界點,患者分數在50至59分為輕度焦慮抑郁,分數在60至69分為中度焦慮以及抑郁,分數高于70分為重度焦慮抑郁,患者分數越高說明其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
1.4 統計學處理
本文研究使用軟件為SPSS21.0統計軟件,P<0.05說明組別之間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使用檢驗手段分別是χ2檢驗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以及抑郁評分之間的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以及抑郁評分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 > 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以及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別之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對比 對照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概率高于觀察組,組別之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當前臨床當中具有較高死亡率和發生率的疾病之一,由于患者發病比較急大多會選擇在重癥監護室進行觀察治療,同時需要予以護理干預。優質化護理措施通過心理干預以及健康教育等等方式對患者負面情緒進行干預,提升其對于治療的信心。同時由于優質化護理分工比較明確,大大提升了護理治療以及效率,從而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3]。在本研究中,回顧了32例患者資料,隨機將患者分成了對照組(n=16)以及觀察組(n=16)。對比兩個組別患者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以及出現不良反應概率后發現,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以及抑郁評分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 > 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以及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別之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概率高于觀察組,組別之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急性心肌梗死重癥監護患者進行優質化護理措施能夠減少患者出現并發癥概率,緩解患者的焦慮以及抑郁情緒,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劉功暉,陳鑫鑫,黃曉銘. 探討重癥監護優質化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響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9,9(11):58-59.
楊文梓,湯麗麗,孫亮. 重癥監護優質化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響研究[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7(02):212-215.
姬東坡. 重癥監護優質化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復的影響[J]. 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