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摘 要】目的:分析在COPD穩定期患者中實施肺康復護理對生活質量和肺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68例在2017年4月份-2019年7月份我院收治的COPD疾病患者,根據病床號單偶性分為康復性34例與對照組34例。對照組實施基礎護理,康復性內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和肺康復護理。比較兩組內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結果:康復組內患者的EQ-5D、EQ-VAS等生活質量均高于對照組,康復組患者的肺功能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COPD穩定期患者中實施肺康復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采用。
【關鍵詞】COPD穩定期;肺康復護理;生活質量;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25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COPD疾病屬于氣流阻塞性的肺氣腫或者慢性支氣管炎,會進一步發展成為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等慢性病癥,危及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肺功能、勞動能力等[1]。臨床上治療此病癥的方式比較多,但是針對病情給予治療的同時卻忽略了康復護理干預,進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為此本文將探討COPD患者在治療階段給予康復護理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68例在2017年4月份-2019年7月份我院收治的COPD疾病患者,根據病床號單偶性分為康復性34例與對照組34例。康復組內有男20例,女14例,年齡在1-77歲,平均(61.27±4.83)歲,病程3-18年,平均(11.34±6.38)歲;對照組內有男18例,女16例,年齡在1-78歲,平均(61.17±4.73)歲,病程3-18年,平均(11.25±6.41)歲;分析兩組內患者的臨床資料,P>0.05差異無統計學的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基礎護理,康復性內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和肺康復護理,具體操作有:①給COPD病人建立個人檔案,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和基本資料給其制定針對性的肺護理流程;②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知曉COPD疾病的治療效果和發病因素,以提升病人的臨床治療依從性;③給患者講解專業、正規的呼吸康復方式,并叮囑病人日常適當的進行身體鍛煉,同時進行氧療,以提升肺康復效果。④給患者制定飲食方案,以控制脂肪和鹽分的食用量。⑤日常加強和病人的溝通和交流,對出現抑郁和恐懼等不良情緒的患者給予心理輔導,以緩解負性情緒,進而提高治療效果。兩組內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時間定為6個月,護理干預之后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肺功能指標變化。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內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肺功能指標從FEV1、FVC、FEV1/FVC等進行統計,生活質量從EQ-5D、EQ-VAS等方面統計。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18.0軟件處理本次試驗數據,用標準差代表計數資料,組間用t值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康復組內患者的EQ-5D、EQ-VAS等生活質量均高于對照組,康復組患者的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COPD疾病在臨床上屬于多發病,且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病情也呈現遷延不愈、反復發作的趨勢,進而損傷肺功能,引起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2]。如果不及時治療,COPD患者的肺功能都會出現進行性衰退現象,臨床癥狀也在逐漸加重,進而影響正常社交、工作和生活,容易讓患者出現壓抑、孤獨等不良情感,同時多次入院、病情反復、治療效果的不確定和經濟壓力等因素,也會讓患者出現悲觀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不利于病情恢復,預后效果比較差,經過惡性循環還會降低病人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再治療的同時,往往護理對其實施康復護理和心理護理,進而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3]。隨著現今醫學模式的進步,COPD患者在飲食方面、康復護理方面以及心理方面也受到相應的關注,特別是穩定期的 COPD病人,科學、規范的給予看富護理可以較好的降低急性發作,進而提升患者的預后康復效果,提升生活質量。給予心理輔導充分的體現出人性化服務和人文關懷等理念,能提升護患關系,進而提升患者的治療配合度以及依從性。從本次試驗收集的數據也能看出,實施康復護理能較好的提升生活質量和肺功能,相比基礎護理效果要更好。說明在COPD患者穩定期給其實施肺康復護理,能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提升其身體的抵抗力,延緩病變發展,進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COPD穩定期患者中實施肺康復護理能有效提升生活質量和肺功能,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張海珊.肺康復護理對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7(19):2160-2162.
鐘桂香,傅愛瓊,林冬梅. 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 COPD 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6):151-153
陳溢玲,晏益華,李穎彬等.肺康復護理對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4):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