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目前,財政學課程是我國各獨立學院經濟管理學科各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在經濟學和財政學專業,為專業核心課;在非財政學專業,如會計、國貿等專業,為專業選修課/專業基礎課。總體而言,財政學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起著重要作用,屬承上啟下、由淺入深的應用經濟學課程。加強獨立學院的財政學學科建設,因地制宜地改革財政學教學方法,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最終培養出各行業所需的合格財經人才,都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一、當前獨立學院財政學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財政學應用型教材建設相對滯后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基本載體和依據,但獨立學院的財政學教學又不能拘泥于教材,特別是我國各大公辦院校通用的財政學教材,通篇文字論述過長,圖表不多,案例也太少,課本知識節點鋪墊不夠、課后延展性也較為缺乏,導致課堂熱不起來、活不起來,沉穩有余,活潑不足;加上學生整體缺乏對社會財政實際的具體感知,導致對教材重要難點、重點的理解不夠深入、而往往使學生陷入考前死記硬背、考后過目就忘的怪圈。
2.財政學課堂教學氛圍較為呆板
目前我國大多數獨立學院受制于師生之比偏小、課堂人數較多等客觀因素,導致很多教師在教授財政學時,多采用講授法等傳統教學法,主要體現為:教師滿堂講,學生滿堂記,考試考筆記。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老舊,不能很好地啟發學生思維、拓展學生眼界,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信息化教學法、翻轉課堂等先進教學方式則用紙甚少,盡管絕大多數教師都漸漸采用多媒體方式教學,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仍占主導地位,老師在臺上灌輸知識,學生在臺下抄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未能充分調動起來。
3.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失之偏頗
由于財政學就業更多偏向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加上財政學本身高度強調宏觀與微觀、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使相當一部分學生難以準確把握好學習切入點、重點及難點。而獨立學院往往因襲母校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三七開的模式,但由于平時成績考核不標準、不規范,因此綜合成績仍主要取決于期末考試成績。而期末考試主要采取閉卷的方式,考試內容又往往以死記硬背為主。這種考核方法,極易造成學生平時課前不預習、課中不認真、課后不復習,考試時“臨時抱佛腳”的后果。學生雖然可以通過采取拷貝PPT、復印同學筆記、臨時熬夜強記等辦法力求高分,但體現不出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極易落入高分低能的窠臼。
二、改進獨立學院財政學教學效果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1.編寫適用于獨立學院的應用型教材
教材的編寫可以由獨立學院財政學課程任課教師自行編寫、自行教授的模式,吸引各獨立學院財政學方面的一線教師加入到財政學教材的編寫隊伍當中;對于教材的使用情況,應經常聽取使用單位的意見和建議,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最少兩年一次對教材進行修訂和重編;教材在講授重要知識點時,要更大膽地融入更多時代性強、時效性強的真實案例,加入古今中外對不同財政課題的對比,讓學生自行比較、自行思考;知識點要側重實踐能力培養,多用設問和開放式議題,讓學生能夠各抒己見,在真實財政情境面前,多思考“我會怎么做”、“我該怎么辦”,就能讓教材更生活鮮活,課堂更氣氛靈動;要更多地在教材知識點的在教學中,也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其優勢與專長,允許教師在講授基本內容的前提下有所側重。
2.多管齊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獨立學院往往合班上課,100人以上的課堂并不少見,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是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本人認為,采用案例教學法+課堂討論法+課后調查法+翻轉課堂,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試舉本人關于政府解決中低收入者住房實踐的課堂為例:首先,播放香港30人居住戶均面積不足10平方的“劏房”的視頻案例,提出香港政府解決民眾住房問題的緊迫性;其次,用心設計每一個討論點,比如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考量,是提供租房補貼,還是建設公租房更能達到預期效果;再次,在課堂行將結束之時,布置課后調查作業,調查學生戶籍所在地的政府公租房建設成績;最后,在下節課時,讓至少兩組同學將調查結果形成的PPT,在課堂上公開講述,教師進行點評和鼓勵。這樣,學生能夠全程參與財政學課堂,既能習得理論知識,又能保持很高的學習熱情。
3.大刀闊斧改革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通過上述的課堂效果建設,在課程考核時,要向平時成績傾斜。本人將平時分與期末考的考核比例進行調整,將原先的3:7,調整為4:6,甚至5:5,使得所有學生都能積極觀看案例,踴躍參與課堂討論,努力開展課后調查并形成報告,并樂于分享給所有同學。在這種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一浪高過一浪的學習熱情帶動下,財政學課程取得了不出意料的絕好效果。除了平時成績,本人也將期末考試由理論考查為主,改為案例分析為主(案例與理論比值為7:3),很多問題常常不設標準答案,主要考查學生的多向性思維能力、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寫作表達能力等,使得死記硬背的學生徹底失去考高分的可能,而思維活躍、肯動腦筋、課堂參與度高的學生,往往能在期末考試中脫穎而出。
三、結論
財政學教學改革是個持之以恒的過程,而獨立學院教師若能盡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效果來做一些思考,在改革中不斷創新,適當引入一些新型教學法,做到既能調動課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又能提高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是非常值得研究和總結的一項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