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偲華

【摘要】目的:探究“情緒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臨床患者87例,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所有患者分組為常規管理組(n=43例)和情緒管理組(n=44例)。并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心理健康問題的改善效果。結果:在護理后的心理健康問題的改善效果方面,情緒管理組的焦慮量評分(2.343±1.16)分顯著低于常規管理組的焦慮量評分(3089±201)分。二者之間的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普外科的臨床患者實施情緒管理措施,對于患者焦慮問題的改善有著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引導患者積極投入到疾病問題的改善過程中,是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情緒管理;臨床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7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1.26-01
普外科作為收治普通疾病患者進行疾病治療和護理的重要場所,雖然患者所患疾病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未構成威脅,但是患者依舊會因為疾病的影響而出現身心健康方面的問題,不僅會影響患者疾病治療的依從性,對于也會影響患者疾病治療的效果[1]。因此為了對這一問題進行合理的解決,需要護理人員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給予針對性的護理。為此我院普外科將收治的87例臨床患者進行了護理研究報告的制定,制定的研究報告主要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8年10月份至2019年5月份按照隨機分組法選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7例臨床患者,并將所有的患者隨機分組為常規管理組(n=43例)和情緒管理組(n=44例)。其中常規管理組中男性病患2.1例,女性病患22例,患者年齡25-74歲,均值為(4939±168)歲。另一組情緒管理組男性病患2.3例,女性病患2.1例,患者年齡26-73歲,均值為(4918±155)歲。在年齡和性別等一般資料的比較方面,兩組患者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的實施監測,并且在對患者實施護理期間遵照醫囑進行相關問題的針對性處理。情緒管理組:(1)對護理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手段,大部分的護理人員對于情緒管理措施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因此無法采取有效的手段對患者實施護理。為此護士長在開展日常工作期間,需要加大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向其講解情緒護理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對患者實施護理的必要性,并且指導護理人員通過實踐的方式進行護理方式的訓練,以促進自身護理技術能力、業務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提升,確保患者經過護理后身心健康問題的改善。(2)合理進行情緒調節。部分患者因為疾病疼痛問題的影響而出現了負面情緒,并且部分患者對于自身的疾病缺乏足夠的了解,影響了患者疾病治療的依從性。為此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采取合理的手段進行情緒方面的合理調節,比如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對自身產生的情緒進行記錄,進而根據自身的情緒進行相關目標的設立,并根據這一目標進行消極-積極心理表象脫敏練習,以有效改善自身的負面情緒。(3)健康教育。患者出現了心理上的問題之后,就需要向其講解與自身疾病有關的知識,講解相關疾病對于患者自身的影響以及疾病治療工作的重要性,同時還要講解疾病治療的方式,并給予患者適當的鼓勵,促使患者在恢復期間提高疾病治療的信心,并且積極投入其中。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問題的改善情況。使用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進行心理方面的評分。其中焦慮量評分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患者精神狀態評分越低,越表明患者精神問題得到改善。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40統計軟件包分析數據,以(x±s)和%分別表示相關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對兩組患者的資料進行比較時將t和
SymbolcA@
2運用其中。若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較大,則以P<005表示二者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
2 結果
在護理前后心理問題的改善方面,情緒管理組護理后的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常規管理組。二者之間的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普通疾病不僅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一些疼痛,導致患者身體素質水平的持續下降,同時也會導致患者因為疾病的存在而出現焦慮、緊張、自卑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自身疾病治療工作的依從性,不利于患者疾病問題的改善[2]。因此為了對這一問題進行合理的解決,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一項工作。
其中情緒管理措施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措施,通過對護理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有利于幫助護理人員了解更多相關方面的知識,從而將合理的手段運用到患者疾病問題的改善過程中,是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同時指導患者合理進行情緒調節,并且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有利于讓患者在恢復期間能夠選擇合理的手段改善自身的情緒,并且在投入其中的過程中能夠產生疾病治療的積極性,不僅有利于患者疾病問題得到良好的改善,同時對于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有著積極的幫助,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措施[3]。
結合研究,在負面情緒問題的改善方面,情緒管理組護理后焦慮問題的改善效果顯著優于使用常規管理措施接受管理的患者(P<005)。對普外科的臨床患者實施情緒管理措施,對于患者焦慮問題的改善有著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引導患者積極投入到疾病問題的改善過程中,是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劉雙玉, 陳芳, 彭瀟,等.情緒管理晴雨表在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干預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7,4(3):145-147
[2] 徐海蓉.人性化護理管理對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 28(2):585-586
[3] 王輝, 聶世俊, 孫洪娜.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分診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貴州醫藥, 2017, 41(4):43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