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順玲
《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展開反思,促進專業可持續發展。……成為一名不斷進取,具有反意識和創新精神的英語教師。”對課堂的教學堅持不懈地進行反思和總結,是提升教學的實踐性和主觀性基礎,是“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行為的結合。如何才能實踐新課程標準,更有效地提高教學水平?美國學者波斯納給我們總結出一條公式:“理論+經驗+反思=教師成長。”教學反思能力對小學英語教師發展教學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學已不再是只看教學成績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否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小學生能否通過聽、說、讀、練將所學知識化為己有,從而變成真實生活中的語言工具。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注重對語言的基礎知識進行傳授,卻忽視了學習語言之后的交際運用。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英語課堂時常將課本上的知識和外國文化知識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圍繞某個主題開展討論,讓他們跨越教科書的框架,擴充知識面,從而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增強興趣和求知欲,力圖讓他們將所學的英語知識更好地運用于實際生活。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是整堂課成功與否的基本標準,而要達到教學目標就要從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和課外輔導著手,并付諸行動。
(一)對備課的反思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如何才能備好課呢?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難,明確所教內容,明確每個單元大章節的教學目標和小章節的教學目的,思考課堂中應該如何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等等。教師只有一邊備課一邊反思,才能設計出優秀的教案來。
(二)對上課的反思
對上課反思的內容主要是教學目標是否達到、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是否牢固、學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學生在課堂的表現是否體現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該節課所學知識學生是否能運用于生活等。例如,在一次課上,我發現學生情緒低落,上課玩游戲時也失去了往日的興奮勁,學習效果不佳。我反復思考著問題的根源,發現問題在于單詞量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大,課堂活動缺乏新意。沒有激情的課堂確實難以調動10多歲孩子的學習熱情。為了讓英語課堂充滿學習激情、充滿歡聲笑語,我通過網絡平臺,挖掘到“唇槍舌劍”這個很有挑戰性的記單詞游戲,并經過改編,正式實施。此項活動簡單易學,操作簡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成為活動的主人;與同桌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團隊的精神力量,互幫互學。學生的好勝心強,在“唇槍舌劍”之間,一決高下,往往玩得情緒高漲,樂趣無窮,感受到鞏固單詞的快樂,學習效果立竿見影。
(三)對課外輔導的反思
課外輔導有兩方面的內容,即給缺課的學生無償補課;給學習基礎差的學生輔導,及時補漏,不讓學生錯過指導的好時機;給學有余力或學有特長的學生個別指導以拓展加深英語課上所學的內容,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我經常根據該單元的難點、重點知識加入一些課外的相關知識,自編成不完整韻律詩讓程度高的學生填空,學生在鞏固本單元知識的同時拓寬了知識范圍,且因對韻律詩的熱愛而學得津津有味,樂在其中。
(一)對比教學法
對比教學法是指通過觀摩優秀課例,不斷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英語寫作是四年級學生的弱項,我觀看了全國優秀教師田湘軍老師的課例。教材中Sailing,內容是根據I am sailing的曲調進行創作的。當學完這一課后,田老師請同學們編自己的歌曲。通過田老師生動精彩的描述和提示,同學們再進行模仿創作,有80%的同學的英語歌曲完全符合要求,不僅句子連貫,語法正確,并且書寫十分工整。學生真正體驗到了英語學習成功的快樂。觀看課例后感覺受益匪淺,通過對比,我才發現自己在以歌曲引導的課堂方面還有差距,必須進行大的調整。因此,及時反思課堂教學,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進,才能到達有效課堂教學的彼岸。
(二)開通網絡微信,搭建交流平臺
利用現代網絡的有利條件,把自己的教學日記放在網上,聽取來自五湖四海的同行的點評和建議,是非常有效的策略,在這個平臺上能得到更多自己意想不到的收獲。網友Sam看了我的教學日記后對我所教的PEP五年級Unit 2 Story Time的故事課進行評價并提出不同觀點。他認為由于本節課單詞量大并且難度高,最好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2至3個操練類型。我一開始不認可他的說法,于是我們在網上進行了長達一星期的“遠程”爭討論,期間Lily、Susan、Mary、Sue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同行們都加入討論,他們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通過看不見的“面紅耳赤”的辯論后,我們成了從不見面的工作伙伴,解決了很多教學上的難題。
(三)聽課觀摩,相互交流
我們還可以通過觀摩別人的公開課、分析別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共同反思推敲,互助合作,共同商討,在綜合反思的基礎上形成較優化的教學設計。教學相長,相得益彰,使課堂教學更有效,使反思達到了更高境界。
(四)集體會診法
我們在教學的同時要觀察白己的教學情況是非常困難的,為了有效地解決問題,應及時提出課堂上的問題共同探討,并促進相互間的合作與交流。為此,我們可以主動邀請同行觀摩自己的課堂,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評價,廣泛聽取來自不同學校教師的意見。
(五)勤思多記法,撰寫反思札記
作為教師要善于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某方面的體會和感受及時記錄下來,經常翻閱,不斷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實現自我對話,批判性地再認識自我。反思札記從以下多方面思考:教學目標是否得當?哪些教學設計取得了預期效果?學生活動組織是否恰當?學生反映是否良好?學習情感、習慣如何?教師指導幫助是否到位?教師臨場應變能力如何?教學手段如何?得意之作與“敗筆”是什么等等。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進行有效的教學,必須以《英語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科學、全面地分析教學中每一個環節的優與劣、“升華”與“敗筆”,及時調整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把更優質的教學效果呈現給我們的學生。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