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時蕙
摘 要:中國夢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戰略思想。在思政課教學中實現中國夢之“三進”,包括“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三個一以貫之的環節。本文從筆者本學期講授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出發,闡述了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實現中國夢“三進”的提出,揭示了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實現中國夢“三進”的原因,探析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實現中國夢“三進”的基本路徑,希望為高校思政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中國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三進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05-0141-02
“中國夢”的思想已經漸漸深入人心,而作為“中國夢”的實踐擔當者的大學生能否通過課堂將這一思想融入信念當中,對于其今后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引導其努力追求理想具有關鍵作用。下面就是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將“中國夢”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探討和研究。
一、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中實現中國夢之“三進”的提出
如果要問現在最火的詞,一定是“中國夢”!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國家博物館時提出了偉大的戰略思想“中國夢”。中國夢不僅是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的主線,更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現代化思想之根源。只有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中國夢由夢想變為現實。在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轉述漢代王符的話:“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1],講的就是:共為以共識為基礎和前提,只有在“知”的層面達成共識,才有可能在“行”的層面促成共為。
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筆者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職業態度,一方面教書育人的同時鞏固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另一方面結合自己的思政教學課程進行沿流溯源的探討。在新形勢下,人們都在追求時代發展的步伐,將最有時代特色的“中國夢”的思想加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中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事情。
就大一新生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而言,本課程通過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三觀、形成法治思維從而成就大學生的“中國夢”。以此我們可以看出,高校思政工作者作為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引領者,更肩負著對其進行系統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教育的重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讓“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發揮最大作用從而推動中國夢的實現,來完成高質高效的思政教育,是教育體系發展中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
二、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中實現中國夢之“三進”的原因
“進教材”的前提和基礎是“進課堂”“進頭腦”,同時也是整個“三進”工作的開端。2018版教材中加入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以及黨的“十九大”精神,例如:緒論中的第二點加入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夢”和“新時代”的論述,以及黨的十九大提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戰略要求[2]。讓學生們清晰地認識到我們已經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于肩負著民族復興重任的大學生們,在人生中最精彩、最有活力的時刻,應當用青春之火點燃照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之路;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問”讓同學們在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的同時,還需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緊密結合起來,成就出彩人生;第二章“堅定理想信念”指引大學生們乘風破浪、搏擊滄海,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第三章“弘揚中國精神”通過學習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堅定信心,為實現中國夢做準備;第四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們先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的內涵,然后明確青年正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并且青年的價值取向還將決定著整個社會未來的價值取向,意義非凡,因而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必須通過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自覺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在提高大學生自身道德素質的同時,需自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和中國革命道德;第六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旨在告訴大學生們,作為承擔著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青年,不僅要加強思想理論,還需要努力提高法治素養,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特征和其運行機制,用實際行動做一名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這些內容正是思政課教師推動新時代思想“三進”的前提條件。思政課教師在平時的備課和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仔細閱讀新版教材和相關材料。要在課堂中傳播中國夢的思想,了解并準確掌握中國夢的內涵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要把中國夢“是社會成員應該具有的一種良好道德素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倡導與中國夢的關系等基本觀點講清楚,幫助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法律素養”[3]等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4]大學生是夢想的參與者、執行者,在中國夢的指引下大學生應當找到自我、確立人生理想的新坐標。在高校思政理論課中推動中國夢“三進”工作,就是要讓他們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黨的領導的信心,厘清個人理想與中國夢之間的關系,將個人的夢想同歷史、同祖國、同人民聯系在一起,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重任的實踐者。課堂教學是大學生教育的主要渠道,“中國夢”教育,一方面可以增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內容和功能,另一方面通過積極方式幫助和鼓勵學生進行正確思政態度的引導建立,從而使他們具有積極的思想,這對他們的后期成長和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中實現中國夢之“三進”的途徑
1.結合“中國夢”的時代意義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互聯網科技的快速成長,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領域也逐漸趨于多元化的發展。現在的社會充斥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毒霧霾”,國家和學校對于這類公開課的不重視使得大多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顯感覺到力不從心。而在大部分的學生心目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課堂是他們用來完成專業知識或是睡覺玩手機的課堂,只要期末考試能夠及格成了他們的目標。上課期間學生抬頭率極低,甚至有些同學認為這類課程就是在“洗腦”。在這樣的價值觀促使下,根本無法讓大學生們理解認同并真正肩負起實現“中國夢”的重任。
“中國夢”體現出了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愛國情懷,在高校思政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具有與時俱進的教學認識,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與“中國夢”的思想內涵以及中國精神緊密結合,適當加入一些案例和視頻資料,增強學生們的興趣,讓大學生在面對時代考驗的時候,能夠不被腐朽、物欲的思想所侵蝕毒害,做到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有機統一,在新時代這個廣闊的舞臺中實現自我價值。
2.結合“中國夢”的本質內涵凝聚大學生的思想意識
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如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中國夢”的核心目標呢?作為催化劑和推進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首先應當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旗幟和道路正確了,全國各族人民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團結一致,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對于剛剛進入學校平均年齡僅18周歲的大學生而言,在2035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的時候,他們還只有35歲;到2050年第二個一百年目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的時候,他們才50歲。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們,他們見證并且參與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他們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主要成員。因而,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融入“中國夢”的內涵,強化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進而能夠將“中國夢”的思維融入大學生們的奮斗目標當中,真正做到將“中國夢”的觀念轉化成“中國夢”的信念。讓學生們認識到理想信念對于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以此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從而樹立遠大夢想而奮斗。
3.結合“中國夢”的思想精髓提高大學生的理論水平
在新時代背景下,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中國夢”已經融入每個人的生活當中。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夢”是我們最天然的素材,將“中國夢”的理論精髓作為契合點,指引大學生在實踐生活中感悟其深意,提升理論知識的延伸。作為高校思想政治老師們,近年來面對的都是有個性有思想的90后、00后學生們,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對學生也應當予以尊重,積極引導大學生們自覺主動地接受和認同“中國夢”,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進入社區、下到基層進行實地的調查和實踐等方式讓大學生們將新時代正確價值觀和利益觀在腦海中根深蒂固,并且運用這種新時代價值觀來指引和規范生活實踐中的種種行為方式,以此達到“中國夢”實踐性的增強。同時在校園文化建設當中融入“中國夢”,營造濃厚的校園氛圍,實現高校精神與時俱進。在高校的社團等實踐活動中同樣需要融入“中國夢”的精髓,提升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同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將“中國夢”傳遍整個校園。
四、結語
通過本學期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融入中國夢教育的實踐教學過程可以發現,學生們對于中國夢的認識有了顯著提升,對于思政課整體教育的實效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高校思政課程教育就是針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而開展的教學內容,良好的思政課程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培養出具有高素質標準的人才,這也是社會發展對其提出的新要求。在中國夢的教育下學生們能夠更加堅定“四個自信”的內容,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人民幸福的大道前進[5]。
綜上所述,在追求時代發展步伐的同時能夠高效率實現“中國夢”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中,通過培養大學生們思想政治意識和法治素養,讓“中國夢”真正融入大學生們的血液和骨髓當中,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的飛躍,全面提升大學生們的素質和水平,必須做好“三進”工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N].人民日報,2014-01-01(2).
[2]習近平.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N].人民日報,2014-2-19(2).
[3]王淑芹.國家、社會、個人:中國夢的價值主體[N].光明日報,2013-04-10.
[4]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
[5]趙勇.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政課堂教學改革探究[J].文學教育,2016(5):17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