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昂措毛
摘要:在當前社會經濟狀態下,會計工作在經濟市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2014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考察河南的過程中第一次提出經歷新常態的概念,經濟新常態的提出也意味著,我們要擺脫經濟舊常態,經濟舊常態就是在一定階段內,專注于大力發展生產力,經濟增速過高,并且經濟增長帶來了環境破壞、社會矛盾加劇、國際壓力等附加影響,而經濟新常態就是想要通過增長促進發展。本文主要講述經濟新常態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會計核算;增長促發展;問題危害;對策
經濟新常態如果用通俗的話來說,現在各行業生意不好做、整個經濟不景氣,就是經濟新常態;而專業術語說,就是國內經濟發展減檔;老的模式已經逐漸失去增長動力;需要需求新的增長因素。經濟新常態就是想要通過經濟側的改革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以后,國家只專注于大力發展生產力,忽略了經濟結構側的優化,導致了一系列自然災害現象,現在國家意圖改變這種現象。
一、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概述
(一)會計核算概念
會計核算,又稱為會計反映,主要負責記錄人員所進行經濟活動的資金動向和具體金額數據,是經濟活動的數字反映,是進行經濟活動結束后,事后進行統計計算的過程。而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主要是將會計核算運用到事業單位的管理中來。
(二)會計核算過程
對于會計核算的程序來說,可以分為幾種類型:第一是記賬憑證核算程,根據每個憑證直接登記總分類賬簿一個核算程序是記賬憑證核算程。對于記賬憑證核算程,其中大部分是適用于小型企業和提供較少業務量的單位。
第二就是科目匯總表核算程序。科目匯總表核算程序最大的特點就是定期依據記賬憑證來編制科目匯總表,最后再根據科目匯總表登記總分類賬簿。對于科目匯總表核算程序來說,大部分是用在規模比較大,業務量比較多的企、事業單位。
第三種就是匯總記賬憑證核算程序。匯總記賬憑證核算程序與科目匯總表核算程序大體類似,屬于同一種匯總過賬的核算程序,但是由于匯總方法不同,兩者之間也有著很大的差異。但對于匯總記賬憑證核算程序來說,同樣也適用于業務量比較大的企、事業單位。
第四種就是日記總賬核算程序。把日記賬和總分類賬進行合并,直接根據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逐筆、逐日進行登記的會計核算形式就是匯總記賬憑證核算程序。這種核算程序一般用于經濟活動比較少的企業。
第五種就是計算機化會計核算形式。使用電子計算機為計算的工具,對于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過程的分析并為其提供一系列的經濟信息,同時還參與預測與決策的現代會計核算形式就是計算機化會計核算形式。
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面臨的問題
(一)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方面
信息處理滯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公需調用申請資金,導致資金已經使用,但相應的審核工作還沒有完成。有的個別單位規定賬務審批工作集中在年底進行,違背了收付實現制的原則。政府大多是收付實現制,企業大部分是權責發生制,也有交叉的。政府業務本來就簡單,又不需要考慮利潤,也不用把成本按權責發生制算到當期,按收付實現制就是些現金,銀行存款的會計科目,相對簡單的多。就平時買辦公用品,發工資之類。企業當然不同,成本核算,利潤結轉都要按權責發生制。
憑證破損不完整。部分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中,由于對原始資料的忽略,導致原始資料不完整,憑證不清楚,無法完全認證憑證的確實可信。
工作程序不規范。經濟業務應當按照發生順序,逐一登記。部分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過程中,在年底將經濟業務分為不同種類進行登記,按照種類進行登記,最終表現為一本憑證一個經濟業務類型,違背了逐筆登記的原則。
賬單、登記表不吻合。事業單位在上年度已經決定支出的資金,有的計入上年度賬本,有的計入下年度賬本,最終表現為賬、表不一致。
(二)會計信息質量低及基礎薄弱
對于事業單位的賬簿來說,大部分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對于事業單位會計信息所反映的經濟活動不完整,經濟信息比較單一等問題。一般來說會計報告是能夠全面的將會計信息反映出來的,但是事業單位的會計報告在這方面很難做到全面的反映會計信息。有的事業單位會計在日常的會計處理比較慢,摘要寫的太簡單,不能夠全面的反映經濟活動,這就導致事業單位賬簿難以如實的反映所記錄單位的資產情況。
(三)制度建設和管理機制
目前很多事業單位對于會計審核不重視,對于日常進行的經濟活動不能起到監督作用。同時,財政部分只重視財政資金的分配問題,不重視資金的使用問題,沒有構成有效監督資金流向。
內控制度不健全。我們國家的經濟在飛速發展,但是有些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理念并沒有跟上這個時代的發展,對于會計人員的管理理念也沒有到位,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會計核算工作的滯后性。對于會計核算人員沒有得到重視,同時也沒有相對應的科學的規劃。這樣長時間下去,不利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和進步,甚至還會導致人力和物力的浪費。追本溯源,導致這些現象的出現,是因為事業單位建立的內控制度不合理,管理人員對內控制度不夠重視,導致的會計核算工作還只停留在表面。當前事業單位挪用公款現象層出不窮,媒體報導挪用公款的事件逐年增加,主要是因為內控制度不健全造成的。目前,經濟活動中審核、歸納、管理等環節幾乎全部由一人承擔,有的單位即使將各個環節分開設置,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并沒有嚴格要求,這就是內控制度不健全的主要表現。
三、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問題的對策
(一)基礎工作規范方面
事業單位應該定期舉行會計業務知識演講工作,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加強自身職業知識的修養,適應新經濟條件下對于會計審核工作的新要求。同時,事業單位人員也要加強職業思想道德責任意識,認真履行會計審核工作的原則,財政賬單做到日清月結,盡量保證憑證的完整性,定期審核賬單與登記表數據是否吻合。事業單位在招聘的問題上,需要對應聘者的專業素養以及職業道德進行考核,在源頭上控制會計核算人才綜合素質較低的問題。對于在職的工作人員要不定期的進行專業的培訓,及時的解決基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二)制度建設與內控機制方面
事業單位領導人員要明確自身領導作用,積極加強對單位人員的領導工作,定期檢查會計審核工作的進程。建立科學完善的內控機制。明確各個環節的主要負責人,規定發生后果的主要責任人,對于關鍵環節加強監督,形成一個較為科學、合理的內控機制,防止貪污腐敗、挪用公款現象的發生。各個單位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制衡、相互幫助,達到制衡的平衡點,形成科學的制約機制。對于事業單位公費支出問題要設置一定的門檻,加強公費支出管理,對于那些沒有意義的出差工作,盡可能減少,召開會議時,盡可能安排在辦公室會議廳,對于因公宴請的招待費用,設置一定限額,避免浪費,并且要嚴格審核消費憑證。
要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加大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督的監管力度。首先要通過培訓財務管理人員,讓他們對內部管理控制有一個新的認識,將新的財務理念灌輸給他們。同時還要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并且落實到位。還要創建責任追究制度,防止徇私舞弊的現象出現。光靠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不夠的,同時還要不斷的完善監管體系。對于事業單位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時,必須主動接受上級領導的監督,上級領導必須定期對于單位的會計核算進行核查,做到雙管齊下,以便真正提高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
四、結束語
雖然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審核工作還面臨著一定的問題,但是近幾年事業單位實行的各項改革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會計審核工作的部分問題,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會計審核工作一定會更加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鄒學凱.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14 (2).
[2]王新竹.新常態下的中小企業發展展望[J].企業家,2014 (12).
[3]胡舒立.新常態改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談大趨勢[M].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4.